芝加哥除了被称作“风城”,“第二城”,在历史上也被称作犯罪之城,因为它是一个频发枪击案件的地方。电影《芝加哥》中,记者在同样是枪击杀人案件主要嫌疑人的罗茜小姐和凯莉小姐面前,显得格外荒谬愚昧。记者们在每一次和嫌疑人的“较量”中,都像是一群没有灵魂的傀儡被嫌疑人和律师耍的团团转。
在罗茜小姐与警察走出公寓之时,十多位记者迅速地蜂拥上前,镜头也随之晃动。记者们都热切地想要拍到罗茜小姐被捕的照片,观众们也被带入了这种杂乱拥挤的氛围,仿佛自己也身处于记者们之间,想要一探究竟。其中有一位记者急忙地向罗茜小姐问道:“你就不能给我们一个正脸吗?就像那些牙膏广告上的女孩一样微笑一下。”一名记者竟然能在杀人案件后的采访中,向嫌疑人提出如此荒诞的问题和要求。然而在罗茜小姐被押上警车后,还有一两位记者举着相机,追赶着车辆继续提问。获知新奇的新闻卖点,成为了这群记者们当时唯一的目标。这时的记者不像是报道事实真相的记者,倒像是一群急于挖掘丑闻的狗仔。
除了这些行为不甚恰当的记者,影片中也有一位稍显礼貌素质的记者。由嫌疑人罗茜小姐作为主角的记者会即将召开时,记者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挤到台阶前,一发现罗茜小姐和比利律师的身影就开始七嘴八舌的提问,而记者桑西埃小姐则是拿着笔记本站的笔直,静静地望向门口。如此的从容不迫,倒显得她有些与众不同。
实际上,在那个时候,绝大部分的记者都没有意愿做一个真相的挖掘者,他们只想获得令人震惊的事实,使报纸大卖,让自己一夜成名。在提问涉嫌杀人案件的凯莉小姐时,镜头一直聚焦在记者桑西埃小姐和嫌疑人凯莉小姐身上,这让人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记者桑西埃小姐在采访过程中一直紧紧盯着凯莉小姐提问,为了不错过凯莉小姐透露出的任何一个新闻卖点。但是凯莉小姐则优雅的举着香烟,在比利律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时避重就轻甚至转移话题,整个采访因此没有起到任何阐明事实真相的作用。比利律师在采访结束后表情不屑地对凯莉小姐说:“那些记者简直是愚蠢透顶,他们总是颠倒黑白。”从比利律师口中的愚蠢透顶和颠倒黑白这两个词里,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记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是一个多么荒谬的存在。
事实上,从影片当中还不难看出,记者们不仅显得如此荒谬,还丝毫没有自己的主见,很容易受到有心之人的操控。比利律师提醒罗茜小姐注重提出一个说法:“同时碰到枪”。在罗茜小姐的再三强调下,记者们没有经过证实就听信了罗茜小姐的说法,印出标题为“他们同时碰到枪”的新闻报纸。这部电影当中还上演了一出歌舞表演,由比利律师和罗茜小姐在舞台中央唱双簧,而舞台背景则是一群记者们扮演的提线木偶。这场电影片段用戏剧的表演手法展现了记者们没有经过查证就相信罗茜小姐的片面之词的过程。可以想象出那个年代的记者们还没有报道真实的思想意识,只是想做出能够谋利的新闻。
《芝加哥》中有记者的场景大概有五六处,几乎每一处都能拿出来嘲讽当时记者们滑稽的行为。事实上,处在芝加哥的人也早已习惯这样混乱的社会生活,观众看热闹,律师想挣钱,舞者想出名,记者成为舆论的助推者,丝毫不怀疑地顺着律师想要的方向前行。那时的记者不仅不讲究真实,甚至还自己造假。《芝加哥》中的记者让人更加深刻意识到报道真实的重要性,一篇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能够还原事件真相,还能够助力社会秩序的维持。
国内电影中也有不合格的记者形象,电影《搜索》中,高圆圆所饰演的叶蓝秋,因路人上传了一段她不尊重老人的视频而备受关注。随后,姚晨所饰演的记者陈若兮没有经过深挖真相就发布新闻,使得叶蓝秋一夜成名,被大量网友辱骂甚至人肉搜索。最终叶蓝秋在疾病和舆论的双重逼压下选择了跳楼自杀,离开人世。这部电影中,记者陈若兮因为想要早点发布吸引受众的独家报道,没有去积极探索事件的真相。正是这种不负责的行为影响了整个事件的社会舆论,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一名合格的记者应该有发掘真相的深度报道能力,而不是因为想要第一时间吸引受众,而去一味地压缩发现事实的时间。
的确,记者需要受众来检验自己,但记者不能仅仅为了吸引受众而报道事件。而不报道真相的记者,是没有灵魂的记者。记者应该重掌第四权,报道真实客观的新闻,让社会处在公众的监督之下。
http://www.dxsbao.com/art/1568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