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初心不忘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周航

三月江南,梁燕呢喃。

梦中的江南水乡久远神秘,现实也不负所望。粉墙黛瓦,厅堂陪弄,临河蠡窗,入水台阶。这便是乌镇了。

随导游步入宏源泰染坊。暖风逶迤卷起新鲜的蓼蓝气味,如洋如涌,扑面将我包围。据当地人介绍,这传统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关键便是“酿染料”,酿出的染料醇得如酒一般,贮在水缸中,漪摇点点。

坊院里,蓝天流云的布架上,初成的蓝印花布如婉如绣,摇曳如蓝色的瀑布,猛抬头,只见一位身着深蓝布褂的老人平端一碗清水立于染缸沿。他用手指轻蘸一点深蓝,随即将染指的一点蓝触及清水面。令人惊喜的是,那蓝草料如油脂般浮于清水面。长风略过他的眉角,我看见的竟是一双深沉却矍亮明朗的眼。

我走上前去,问候那位老人。老人脱下左手胶手套,他操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蓝草料,千年料。你看,酿蓝染料就如酿酒一般,要等它变醇厚才能染布。我每天来看看它“熟”了没有,今天啊,算是熟了,不必再加石灰了。”老人的眼里折射出自信的光,我竟有些讶然。随着谈话的深入,老人说,缸要养,料要试。缸养三年,料试三年,这样,养出的布才正宗。

当我问及为何坚守这份传统,不用化工染料时,老人的眼坚定自信:“我说了我的料正宗,祖宗的口碑守得住。做最正宗的料,就是我这几十年来一直没变过的追求。”说完,他一阵爽朗笑声,拿着胶手套的手也乱颤。我分明瞥见老人胶手套,蓝的深沉,似海一般。好一个不忘初心的大爷,令人敬佩。

这时,暖风又卷起蓼蓝的味道。

我凝视缸中的小片海,眼前延伸成南方的蓝田,想象着其中的工人怎样刈割挑选,锤炼提取。《小雅·采绿》中有言:“蓼蓝终朝采蓝,不盈一襜。”此虽艰辛,染料却千古如斯。这缸中沉淀着老人无价的坚守和承担。为了坚守那份传统,承担那份正宗,本着真和美的信念,与草木耳鬓厮磨,虽艰难如斯,却染出了如旧的江南蓝白,明洁素淡,酿造了“蓝蕴嘉色,青出其中”的珍品。

老人继续试着其他的蓝染料,小曲哼的咿咿呀呀,伴着桥洞传来的阵阵橹声,我内心竟有些感动。老人微微一笑,送我一帕蓝印花布,手感温润如玉。我便在吴侬软语的乌篷船上登岸,告别那高高飘扬的蓝海。

现在,看着静静躺在抽屉里的《诗经》,我翻开夹着朴秀的蓝白碎花布的《尔雅·翼》篇,“七月刈之,为大蓝……”,似乎又卷起了新鲜的蓼蓝气味。

苏轼有言:“守其初心,方其不变。”而在这个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每当我在坚守初心的路上动摇时,我便想起乌镇的的那个老人。

http://www.dxsbao.com/art/1499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开村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西开村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西开村目前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对策。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研法,了解西开村发展大概情况。然后,基于随机抽样…… 王施宇 张梓涵 历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辽鞍筑梦破茧出,革命精神绽光芒

西南财经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宋雨蔓王施宇)。为切实学习了解烈士故事,回顾往昔峥嵘岁月,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成员于2023年8月18日前往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烈士山公园进行…… 宋雨蔓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财大学子三下乡心得感悟:积蓄筑梦之力,不负时代所托

习近平主席曾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了解海城市乡村振兴在教育方面的成果以及背后的精神基底和理论依据,2023年8月17日,我们西南财经大学“破茧…… 历函楚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西财学子三下乡感悟:同筑百年乡村梦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我作为大学生积极参与了一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在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的调研,我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 孙艺瑜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基层连线,共迎曙光——深入辽宁省鞍山市助力乡村振兴

列宁曾经说过:“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大一的这年暑假,我参加了西南财经大学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旨在实践中提升思想素质,观察二十大以…… 韩金汝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西财学子三下乡:水上乐园进行时 乡村振兴谱新篇

中国青年网鞍山市8月16日电(通讯员孙艺瑜王施宇)为积极探索学习乡村振兴之道的发展成果,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8月16日走进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 孙艺瑜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西南财经大学三下乡: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见证鞍钢集团转型升级之路

大学生网报鞍山8月18日电(通讯员韩金汝王施宇)为深入了解鞍钢集团的发展历史,特别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鞍钢集团在转型升级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初步认识该集团的生产模式。8月18日,西南…… 韩金汝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财大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西南财经大学8月15日讯(通讯员张梓涵王施宇)2023年8月15日,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西开村开展基层连线,共迎曙光——乡村振兴大调研的民生与政治…… 张梓涵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最新发布

我在西农等你来 ——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宣讲
2019年1月23日和1月24日,由何弘飞同学带队,黄玉丽、费建坪、郭智强、张锴、黄子语五位同学参与的回访母校活动分别在宜宾市一中和宜宾市三中正式展开。…
对红色文化内涵及传播路径的探索
对红色文化内涵及传播路径的探索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导向,是我国优秀的革命道德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和政治价 …
梦源鲁郓,相缘大工
梦缘鲁郓,相缘大工“一校两地三区”大工的独特办学格局也是我们实践团的特色,本着“服务母校,宣传大工”的实践理念,身处3个校区的大工学子汇聚于此,将自己的高考经历经验分享给还在寒窗苦读的一中学子,将自 …
你可曾记得(三)——记大连理工大学“光辉的七十年”寒假社会实践团寻访老校友寒假
深冬的星海广场,寒风咧咧,一片肃杀。但在冷寂的笼罩下,张金城、翟奕冰两位船舶62级老校友却早早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前等候,给我们内心注入汩汩暖流。…
情系母校,相约岭师——记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是一年高考毕业季。为弘扬爱校精神,积极响应学校“情系母校,相约岭师”的号召,我加入了岭南师范学院第084寒招宣传招生队,与另外7名岭师学子在2019年寒假去到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进行 …
山东理工大学“飞驰人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淄博车辆管理所进行车辆调研
 山东理工大学“飞驰人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淄博车辆管理所进行车辆调研  一、实践地点: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  二、实践人员:“飞驰人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三、实践目的:   …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赴陕西省西安市 “迎建国70周年,回顾时代变迁” 寒假实践团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赴陕西省西安市“迎建国70周年,回顾时代变迁”寒假社会实践团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第70周年;西安是中华文明 …
情系晋新四十年,携手改革看发展
2019年1月21日至2019年1月23日,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7级“晋新”尽力社会实践队分为两支,于山西省太原市、新疆昌吉奇台县,共同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改变。…
宏力-大工-薪火相承——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赴河南宏力学校寒假社会实践
1月26号,大连理工大学赴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学校寒假社会实践团秉承着“传承大工基因,宣扬大工文化”的宗旨,来到了河南宏力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宣传布置,人员分工,走班宣讲,发放问卷,现场答 …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赴河北省清苑区第一中学母校行寒假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赴河北省清苑区第一中学2018年寒假社会实践团于1月30日前往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第一中学开展寒假学子母校行活动。何其有幸,在母校的培育滋养下进入大工,我们自然也希望用一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