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李安的技术探索必将载入影史

来源:新京报

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片场执导。
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片场执导。

   编者按:李安导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将于11月11日在内地上映,与北美同步。但早在"120帧/4K/3D"规格一公布,就备受业界与媒体关注。除了格式和题材,看这部电影前,有几个问题你需要知道。

  1 我们为何关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国内媒体期待李安引领好莱坞

  作为替华人社会实现“奥斯卡迷梦”的导演,李安是国内许多电影人和影迷的“理想自我”。对国产片的怒其不争,更反向助推他成为舆论场中的标杆偶像。因此即使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样一个完完全全的美国故事,也被国内媒体投注了太多的自我期许。他们期待李安不但在艺术上也在技术上引领好莱坞,在技术遍布日常生活每个角落的今天,后者的成功也许才是更为关键的。于是当这部影片在美国遭遇大面积口碑滑坡后,国内舆论为李安的辩解或对他的批评都像是一种自我防卫的应激反应。

  2 李安为什么会想到通过提高帧率来增加真实感?

  他意识到了3D电影真正的缺失

  实际上李安的想法并不新鲜,七十年前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就提出了“完整电影”的概念,在他看来电影源于封存时间的“木乃伊情结”,将朝向“声音、色彩、立体感一应俱全,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的方向发展。

  自《阿凡达》之后3D电影实际上再次遇到了几十年前的困境,大银幕里的3D因为与观看现实世界的比例不同,很难被错认为真实的。而在对纵深维度的使用上,3D也无法突破2D电影对纵深调度、景深运用的种种发明,实际上至今也没有人系统发掘出3D电影自身的美学特点。因此李安试图通过提高帧率(每秒达到120帧,传统是每秒24帧),让观众无法区分银幕和真实环境的努力,可以说是意识到了3D电影真正的缺失。

  3 提高帧率的技术能像3D那样广泛应用吗?

  应用是为了美感而不是炫技

  想要真正进入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李安想要“让电影成为真实”的技术在影院中是否可能,而这又将把电影带向何方。

  实际上,增强真实感的技术并非一经发明就能融入电影,超乎许多人的想象的是3D电影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还声势浩大地发展了一阵,却随即沦落了几十年。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任何电影形式一旦形成,就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形成比真实更加迷人的系统。

  例如无声电影中充满活力的身体语言、黑白电影由不同灰度和打光形成的迷人光晕、胶片电影丰富的色彩层次和颗粒感,都可以看做对画面不够真实的补偿。难以否认这些相对“老旧”的电影形态呈现出的美感。然而一旦技术改变,这些以前的特色和美感也就不复存在,所有拍摄方法、观看惯例和影院形态都要变化。这就如同在棋类游戏中增加了一条规则,那么不但以前所有的排兵布阵都无法成立,游戏是否还能继续都很难说。

  4 电影真的能让观众混淆银幕与现实吗?

  本身无法达成甚至暴露缺点

  只要观众还能区分电影画面和现实,电影就依然是隔着距离的银幕上的故事,那它就不可能超越用平面表现立体的2D电影的手法。然而仅仅让画面无限清晰就能让观众混淆银幕与真实吗?大银幕、影院这种隔着距离的放映观看形式,很可能本身无法达成这一目的。而从北美观众的反应来看,这种技术目前暴露的更多的是它的缺点。

  5 李安的尝试还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即使在影院失败也能应用于其他领域

  人类就是在一次次创新和实践中改变这个世界的。李安在电影技术领域的探索必然会被载入影史。即使这种技术在影院中失败了,它也可能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中获得运用,也许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窄银幕到宽银幕一次次浴火重生的电影,也有离开卢米埃尔兄弟创立的影院放映,重回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1894年制成的一次只能供一人观看的机器)的一天。当然,那可能就不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电影了。

  王昕(文化研究博士)

http://www.dxsbao.com/art/14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作者:贾世杰(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6日,建筑工程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 贾世杰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作者:王美琪(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5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8天了。为了锻炼学生…… 王美琪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作者:饶旭波(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4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7天,经过前几天的适应…… 饶旭波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作者:王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3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6天了。为了检测学生们…… 王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话作者:侯卓鲁(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2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5天,在…… 侯卓鲁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作者:蒋正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1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为丰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减轻学习压力…… 蒋正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作者:于笑笑(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0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于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开展支…… 于笑笑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作者李景森(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19日下午,“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实践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村进行第…… 李景森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余秋雨解析中华文化“长寿的秘密”
  中新网台州10月26日电(李姝徵)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绵延不断、有古有新。年满70岁的余秋雨26日在台州解析中华文化“长寿的秘密”。  当日,余秋雨做客刚泰集团创业廿周年暨首届文化论坛。这 …
114年前鲁迅照片公布:鲁迅还是一个“暖男”
  10月19日,是鲁迅去世80周年。自五十年代以来,鲁迅被深深地烙印在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然而关于鲁迅的影像,留存的却不多。  日前,迄今为止最全的鲁迅生平照片在南京展出,共有127张照片,最早的 …
美国歌星鲍比维病逝 曾唱《爱你在心口难开》
  本报讯 曾是青少年偶像歌手的鲍比维10月24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病逝,享年73岁。鲍比维患有阿尔兹海默症5年,他的儿子表示他因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疾病去世。  鲍比维1943年出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他曾跟巴布狄 …
江苏淮安“不可移动文物”遭拆除 当地多部门被诉
  本报记者 余瀛波  为打造一个“总理童年仿古街区”的商业项目,而拆除原本已存在上百年的多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古老民居,如此荒诞离奇的事情,貌似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出现。可如今,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
“范冰冰遭劝离”事件与学术尊严无关
  整个事件很可能就是高校、活动承办公司和主创三方面的沟通出现问题引起的误会,某一个环节出了差池,在名人效应和媒体的渲染之后便能轻易成为社会话题。众说纷纭中,最让人疑惑的,是包括高校师生在内反对“ …
唱“非遗”是否该“排外”?
  本报讯(记者 崔巍)中央电视台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二季以明星接力的方式将传统艺术与流行元素相融合,在每期节目中,明星都会与民间文化传承人组队,共同进行艺术作品创编,并现场竞演 …
“无视”诺贝尔文学奖 鲍勃-迪伦底气何来?
  对于世界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来说,鲍勃·迪伦无疑是一位相当特殊的获奖者,因为他的本业是一位民谣歌手,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作家。因此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刚刚宣布,就引来各界人士惊讶目光。相映成趣的 …
“喜剧之王”联手“武侠之王” 周星驰、徐克再度征战春节档
  本报讯(记者 肖扬)继今年的《美人鱼》后,周星驰明年将继续征战贺岁档——由周星驰、徐克联手打造的电影《西游·伏妖篇》近日宣布将于明年大年初一(2017年1月28日)上映。“喜剧之王”周星驰联手“武侠之 …
江苏法院受理“周总理童年读书处多处文物遭拆除”案
  为打造一个“总理童年仿古街区”的商业项目,而拆除原本已存在上百年的多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古老民居,如此荒诞离奇的事情,貌似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出现。可如今,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法制日报》 …
传统手艺传承 买卖或许是最好的保护?
  蜀锦工人挑花结本。  成都、北川、江油、郫县、成都 六天辗转数地的川北文化考察,最大的感触很“赤裸”:谈手艺传承,谈非遗保护,一定要谈钱,谈商业。  把文化和商业放在一起似乎特不清新,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