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池州学院“五个聚焦”强化主题教育成效

来源:池州学院 作者:袁梦成 赵春 李琪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池州学院聚焦党中央及省委部署,把握总要求,锚定目标任务,落实重点措施,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强化征兵宣传、打造平安校园、凝聚榜样力量与服务地方发展增智赋能,强化主题教育成效。

聚焦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高质量就业理念。2023年6月,学校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对未就业学生“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投递岗位”,加快就业工作进度。学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共55场,参与的学生有6000余名,参与招聘单位525家,拓宽人才就业创业渠道,落实学校“能力导向、素养为基、专长分流、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领导赴外地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考察调研活动,共计走访企业109家,践行“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主线意识,探索构建就业工作大格局。各二级学院多次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倾听毕业生心声,加强毕业生教育,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学校积极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技能比赛共10余次,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2018届毕业生贾慧茹荣获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聚焦大学生征兵工作,强化建功强军事业思想。学校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强化征兵工作组织领导,建立“校、院、班、舍、家”五级工作网络,形成“六进递升、平台联动”的新时代大学生征兵工作服务体系,在202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征兵工作绩效考评中排名全省普通本科院校第一,为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为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发展贡献高校力量。池州市2023年下半年大学生征兵启动仪式在池州学院举行,共有1000余名学生参加仪式,激发了同学们参军报国、应征入伍的热血情怀。艺术与教育学院成立“老兵班”,由10名来自艺教院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退役大学生组成,沿用部队建制,成立“螺丝钉”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校人民武装部在征兵工作站(兵役服务站)召开多次退役复学老兵座谈会,勉励退役学生成为学校开展征兵宣传、军事训练等国防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自觉成为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

聚焦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学校安全防线意识。学校先后召开4次安全研判会商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省教育厅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相关文件精神,部署《池州学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工作,就进一步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安全教育、校园电动自行车清理整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分解等进行具体工作安排。学校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对学院“安全生产月”活动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学校不断健全完善“警校联动”机制,在校园平安建设、警校人才互动等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开展消防演练与食品安全活动,联合池州市公安局举行“无诈校园,你我共建”启动仪式,1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同时,学校“青春大讲堂”第四十六期以“‘救’在身边,红十字应急救护进校园”为主题,邀请池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管护师、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方静云为同学们普及和强化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

聚焦榜样引领活动,强化初心使命力量。学校“启明星科技志愿宣讲团”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基层宣讲“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强核报国、创新奉献”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及核科学技术等知识,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学校学子在2023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第三届安徽省质量文化与品牌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注重宣传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切身感悟青年榜样的蓬勃力量。学校开展先进典型人物进校园、优秀考研学子专访、青春大讲堂系列活动,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劳动教育活动10余次,树立青年典范,以丰富的活动载体促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主题教育走深入实。

聚焦服务地方发展,强化同向发力担当精神。5月17日至26日,学校组织社团前往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开展“魅力社团,精彩青春”活动;学校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和参研访学活动;体育学院团委组织大学生们走进平天湖小学,为小学生们送去精彩的“六一文艺汇演”,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服务地方,带动地方中小学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此外,学校举办帮扶石台县乡村振兴培训班,省统一战线“同心示范工程”各参与单位联络员及帮扶村党支部书记等50余人参加培训。学校共开展10余次帮扶与资助感恩教育活动,进一步发挥好资助育人的作用,引领大学生立鸿鹄之志、怀感恩之心。外国语学院先后协助新华社、省市级媒体开展一系列外事活动,承办第三届徽文化外宣翻译大赛,承担中韩池州国际客厅、中韩(池州·庆州)青少年科技云交流活动、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等翻译工作,完成多次重要外宾接待任务。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921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展创意黏土课,点燃儿童想象力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1日电(通讯员王莹)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7月2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许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
湖北学子三下乡:带着支教理想,踩点毛畈小学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徐煜)2023年6月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团队的两名指导老师带领四名团队骨干成员来到了位于黄冈市浠水县的团陂镇毛畈小学,对暑假即将要开展的支教活动进…
学习雷锋精神,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青年网长沙七月八日电(通讯员韩晨高明举)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雷锋精神,7月8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弘鸿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员赴川塘社区,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
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有句话是:“国以民…
湖北学子三下乡:与“志远”同行 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襄阳6月11日电(通讯员樊怡婷)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乡村的建设,2023年6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襄阳市的地方社区,与乡村的民众进行访谈,了解民众对乡村振兴的了解情况…
共筑孩童之梦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肖何)为更深入全面的学习马克思社会主义精神并深入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
“希望之星”:划时代之桨,扬奋进之帆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与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京山市石龙镇张湾村开展为期28天的暑期支…
池州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工作站揭牌
6月24日上午,池州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池州学院)工作站揭牌仪式顺利举行。池州学院党委书记孙晓峰,安徽师范大学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路丙辉,池州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吕刚出席活动。…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学子开展“美丽乡村”墙绘实践,为乡村振兴添彩!
“看起来很漂亮,还结合了我们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学生们画的真好!”……7月14日至7月21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科院情·励志行·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彩虹人生实践队在黔南州惠水县王佑镇王佑小学开展…
泥土塑造传统,艺术传承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大吴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韩路护江队于2023年7月7日前往位于潮州市的大吴泥塑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并采访了潘幼芳老师。图为博物馆墙面。大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