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文化之美,点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红心研墨”志愿教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

导语:在2025年寒冬时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热忱,于南京梅园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为主题,旨在通过多元课程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培育审美情趣,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活动精心设计了“干花制作”“非遗簪花体验”“创意灯笼手作”三大课程模块,将自然美育与传统技艺深度融合,以“小手拉大手”的互动形式,邀请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踊跃参与,为幼儿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文化启蒙盛宴。

正文

(一)指尖拾秋:干花制作课程中的自然美育

活动开启,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步入社区的“自然工坊”。工坊内的木桌上,玫瑰、雏菊、尤加利叶等新鲜花材与压花板、干燥剂、麻绳等工具有序摆放。吴思穆老师以生动且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揭示植物生长的奥秘:“每一片花瓣皆是大自然的珍贵馈赠,即便花朵凋零,我们也能够凭借双手留存它的美丽。”

实践环节,孩子们系上小围裙,化身为“自然收藏家”。他们谨慎地将花瓣平铺在吸水纸上,一部分孩子用木制压花器固定花瓣,另一部分则用干燥剂覆盖花材。在此期间,志愿者引导幼儿观察花瓣因水分蒸发而产生的色彩渐变,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触摸花瓣时的触感与嗅到的气味变化。托班的乐乐兴奋地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喊道:“我的小花变轻薄啦,好似蝴蝶的翅膀!”

课程接近尾声,孩子们把干燥完成的花材粘贴在牛皮纸卡上,创作出独具个性的干花书签。这些作品将被悬挂于教室的“四季之窗”,成为记录季节更替的独特视觉档案。吴思穆表示:“干花制作课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耐心,更关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珍惜自然资源。”

(二)鬓间生辉:非遗簪花技艺的文化启蒙

活动的第二阶段,借助PPT展示,孩子们仿若踏入充满古韵的“文化传承馆”。当屏幕上出现头戴传统“四季花簪”的簪花技艺省级传承人李女士时,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其发间微微颤动的绒花所吸引。卢悦手持拥有百年历史的檀木花模,为孩子们详细讲解:“这朵牡丹是由蚕丝逐次捻制而成,从原料筛选、染色加工到最终成型,共计三十道工序。”孩子们由此得以领略非遗技艺的精妙之处。

在互动体验区,托班幼儿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尝试制作简易版缠花。他们手持彩线,认真地缠绕在铜丝上,再将米珠点缀于花瓣尖端。尽管手法略显生疏,但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中,满是对传统工艺的好奇与敬重。五岁的朵朵手捧着自己制作的桃花发夹,开心地说:“我要把这个送给妈妈,让她变成古代的漂亮公主!”

在文化传承环节,卢悦为每一位孩子佩戴上寓意吉祥的“如意小花簪”,并娓娓讲述簪花习俗背后的故事:“在古代,小朋友们每逢春节、端午等节日,都会佩戴簪花,这就如同现在你们过生日时会戴上皇冠一样。”通过将非遗技艺与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原本抽象的文化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文化认同的种子。

(三)灯火相传:创意灯笼中的美学创想

午后,阳光斜洒进美术教室,备受期待的灯笼制作课程正式开启。崔淼淼通过投影展示从汉代绢灯到现代艺术灯饰的演变历程,当清代“走马灯”的旋转影像出现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托班幼儿轩轩不禁说道:“原来古人早就发明了会动的灯笼!”这一发现引发了孩子们热烈的讨论。

实践环节采用“传统骨架结合现代创意”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先用竹篾搭建六角形灯架,这一过程需要同伴间密切协作来完成框架固定。接着,他们在半透明的宣纸上自由发挥创意:有的用蔬菜拓印出斑斓的肌理,有的粘贴干花打造立体效果,还有的用手指画描绘出星空图案。崔淼淼特意引入环保理念,鼓励孩子们使用落叶、碎布等材料装饰灯面。

当拉上窗帘,关闭灯光,最令人期待的时刻来临。孩子们提着自己制作的灯笼在教室里探索,暖黄色的光晕透过形态各异的灯面,在地上投射出梦幻的光影。这场“亮灯仪式”,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手创造光明的成就感,更通过沉浸式场景,深化了他们对“团圆”“祈福”等传统文化意象的理解。

(四)教育深耕:社会实践活动的多维价值

实践活动的价值体现

一、教育理念的深度践行

本次系列课程的设计,深度践行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干花制作课程培养了幼儿对自然的感知能力,簪花技艺传承唤醒了幼儿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灯笼创作课程则融合了工程思维与艺术表达,全方位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代表刘女士在活动反馈中提到:“孩子回家后主动要求把凋谢的鲜花做成标本,这种对美的珍视让我们既惊喜又感动。”这充分体现出课程对幼儿生活态度和审美意识的积极影响。

二、文化传承的桥梁搭建

吴禾在总结致辞中强调:“幼儿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搭建文化传承的桥梁。当孩子们的手指触碰传统技艺的温度,文化的血脉便在他们心中流动。”活动结束后,学生作品由孩子们自行保存并推广,他们将自己的创作成果传递给更多人,让教育成果切实反哺文化传承。

结语:在这场贯穿古今的美学探索之旅中,梅园社区寒托班的幼儿们以纯真的双手,谱写着文化传承的现代篇章。干花所蕴含的永恒之美、簪花展现的精致韵味、灯笼散发的温暖氛围,这些文化符号经由儿童独特的视角重新解读,充分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所蕴含的无限潜力。当非遗技艺在孩子们的指尖重焕生机,我们所见证的,不只是技艺的代代相传,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鲜活呈现。

后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将传统文化引入幼儿课堂,让孩子们深入领会文化精髓,体悟文化内涵。此次实践经验,为共同探索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实施路径提供了宝贵参考。在文化的滋养下,孩子们不断增长见识,茁壮成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陈雨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共创时代新村,肩负时代责任

服务队在王家庄子村委询问了村里的实际情况,走进村里人的家门实地考察并且询问了他们打生活状况以及对未来打算,人们都憧憬着未来,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充分的信心。服…… 脱贫致富志愿服务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电气院顺利开展“春风送暖,志愿同行”志愿者服务活动

【苏州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5年,4月讯】(通讯人:杨浩洋)4月21日——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电气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

湖南师范大学2023级经济学班开展青马小组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3经济学班青马学员小组围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

公管院正新传媒企划部开展4月部门例会

公管院正新传媒企划部开展4月部门例会(通讯员彭博雅祖若汐胡桂焱)为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提升各位干事工作积极性,4月18号星…

助力社区促和谐,公管学子显担当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的学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

聊大学子举办“方寸筑巢,猫影栖窗”猫屋收集活动

聊大学子举办“方寸筑巢,猫影栖窗”猫屋收集活动以温柔善待生灵,用行动守护自然;用善意呵护万物,以真诚关爱动物。为践行…

最新发布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小队”实践小队成员分别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宣城市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南…
曲园薪火,师道长存——对话卢翔远老师的精神传承
在曲阜师范大学的银杏树下,岁月沉淀成文化的年轮。这里的一砖一瓦镌刻着师者的初心,一代代学子从这里启程,将儒家文化的薪火播撒四方。2025年1月11日上午,“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社会实践队伍来到曲阜…
以文化传承之笔,绘童年美育新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寒托班实践探索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在2025年的凛冽寒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团队秉持着培育幼儿全面素养的初衷,携手南京梅园社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
志愿服务促科学普及,青春力量助安全出行
2025年1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慧生活社会实践队的志愿者们来到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客运中心,开展暖冬行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志愿服务,向青少年儿童普及科学知识,同时锤炼青年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非遗启蒙,润泽童心--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在2025年寒冬时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志愿者联合南京梅园社区,开展“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干花制作”“非遗簪花体验…
从餐桌到课堂,从健康教育到中国梦 ——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研
【摘要】“健康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概念,其定义主要围绕全面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旨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框…
西农学子漳州正兴行
2025年1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心组织的宣讲团走进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学校,开展了一场旨在增强校际联系、提升学校知名度并吸引优质生源的招生宣讲活动。活动前,宣讲团与漳州正兴学校进行了充分沟通,校方…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子贵州之行,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乡村教育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一环。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几位大学生,带着对乡村孩子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奔赴贵州省贵阳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乡村教育实践活…
探寻芜湖文化传承
探寻芜湖文化传承一.实践背景芜湖,古称“鸠兹”,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的美誉,是一座饱含徽文化灵秀之气的美丽江城。本次社会实践聚焦于芜湖的文化传承,旨在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
传承文化之美 点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岁暮天寒,数九寒天。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与文化认同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志愿者于2025组织南京梅园社区开展以“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