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阜师范大学】——寻找龙灯足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青春寻古韵,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民间风俗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小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期盼,实地走访了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在这个地方同学们探寻了当地特色的龙灯,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新与旧、传承与弘扬的旅程。

寻根溯源,找寻龙灯足迹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践团队早早出发并于当日夜晚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当晚有一场龙灯表演,同学们不断为这盛大的演出喝彩。在舞龙灯的时候,龙头威武雄壮,龙身灵活多变,龙尾矫健有力。舞者们随着锣鼓的节奏,或快或慢,时高时低,将龙灯舞得栩栩如生,仿佛真龙盘桓高空。尤其在夜晚之时,万物具暗,唯有龙灯的光辉依旧夺目,五彩斑斓的龙灯在夜幕下飞舞,不仅照亮了整个村庄,更照亮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同学们展示了一场生动的传统文化表演。

此外,同学们还学习了龙灯的制作。龙灯制作十分考究,历经多年的传承,它的每一步工序都可谓是精益求精,集传统的编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传统手工优秀技艺于一体,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制作过程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三个大部分,灯体主要以木板为底座,以竹条为骨架,白皮纸糊整体,采用蜡烛照明。其工序也是分外复杂,要经过炫彩,破篾,锯料,扎筋,上节,编圈,围布,蒙纱,涂彩,画鳞等一百多道工艺技术,每一道工艺技术都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同学们纷纷感叹制作流程的繁琐,但也表示正是因为这繁琐,才让它成为无可比拟的艺术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不仅向中国人展示了老祖宗的智慧,更面向世界,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中国技艺的精湛无双,极大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探寻龙灯意义

扎龙灯,迎新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人们对春节的美好祈愿。新春舞龙作为迎接新春佳节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自然不能缺席,就算蛇年将近,也不能阻碍这项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活动进行。

龙为吉祥的化身,如今,人们舞龙出了怀揣着对风调雨顺好年景的期盼之外,还通过这一项仪式,唤起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传承。

作为每年民俗灯会的重头戏,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便是华灯初上,锣鼓喧听的舞龙之时,只听唢呐齐鸣,跟着牌灯开道,板龙灯昂首向前。舞动时,一人“引珠”,龙随珠行,这样由中华民族的图腾进行的传统文化。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舞龙灯更有劲头。

同学们认为,现在人们对于舞龙,龙灯文化的进行,只是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并非真的相信世上有龙,这样一份心灵寄托,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期盼,积极向上的乐观思想,更表明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衣食无忧,所以不需要真的相信世上有龙。

经过此次实地考察,同学们接受了传统龙灯文化的洗礼,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越来越深重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也更加热情,同学们不断扬起传统文化的旗帜,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不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担负起时代重任,为民族发展,国家富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心陪伴,开启欢乐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身心素质。7月15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当地的学生们带去了体育、音乐、感恩、武术和语文等多个学科的精彩课……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程,将爱传递——“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在7月14日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包括音乐课、数学课、日语课和舞蹈课。在音乐课上,欧奕宏老师教授了基础……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传递希望,向光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乡村儿童的综合素养。7月13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天丰富多彩的课程。通过体育课、手工课、文化宣讲课和舞蹈课,孩子们享受到了全方位……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带来多样化教育体验,开启多元化课程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2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天的丰富课程,为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全面的学习体验,包括手工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和数学课等多元课程,旨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提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化课程,助力成就无限可能——“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1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包括书法课、牙齿健康课、音乐课和美术课,旨在促进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书法课上,欧奕宏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基本笔画和……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爱洒乡村 寄予希望——“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讲话。7月10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课程盛宴。经过一天精心设计和呈现的课程,队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课程,点亮缤纷梦想——“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9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包括心理健康课、数学课、书法课和体育课。在心理健康课上,睿智的葛颖老师通过小……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堂,携手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8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高州市根子镇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教育盛宴。通过多彩的课程,包括安全教育、手工技艺、兴趣开发和影视鉴赏,我们希望给孩子们留下一段……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寻味单县羊肉汤:传统与美味的交融
在美食的广阔天地里,单县羊肉汤以其独特的风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为深入探究这道美食,前往了单县进行调研。初至单…
大手牵小手,携笔暖童心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岁寒服务至,情暖社区宁”实践队满怀热情在孝友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大手牵小手,携笔暖童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纯真的世界带去了知识的曙光,给予了他们心灵深处最温暖的…
扬方言传承之帆,筑文化守护之基
(通讯员:张子腾)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与历史记忆。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临沂方言也面临着传承困境。为了深入了解临沂方言的现状,探寻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曲阜师范大学…
投身社区服务,助力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传
2025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里巷相望实践队这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们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假期模式。他们没有选择宅在家中躲避风寒,而是走进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
绘方言传承画卷,书文化发展篇章
(通讯员:庄妍)乡音传情,演绎人生百态;戏剧舞台,展现地域文化风采。方言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地方文化的独特载体,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方言戏剧以其独特的语言、音乐、表演…
街道防火在心中,居民安全最为重
为了加强街道防火观念,关注居民安全,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里巷相望”实践队开展了“街道防火,守护安全”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在村街道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工作,查漏补缺,共同维护街道安全。与…
寻方言新声,承非遗风华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5日电(通讯员李娇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紧密相连。方言是非遗的重要载体,许多非遗项目尤其是民间艺术、口头文学和传统戏剧都依赖方言来展现。为深入感悟方言中蕴含的深刻底蕴,更好传…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学习党史教育的号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知识的渴望,实践队员们前往当地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
重庆渣滓洞 红色精神的见证
重庆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迫害革命志士的地方。这里曾经关押过无数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的革命先辈,他们在这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始终坚守信仰,不屈不挠,展现了崇高的革命精…
【曲阜师范大学】——见文化光彩,领文化魅力之非遗马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