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杨家埠木版年画调研实践活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张妍

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的青阶筑梦实践队奔赴潍坊杨家埠,开展了为期1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调研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传承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助力这一古老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团队初到杨家埠,便被这里浓厚的年画文化氛围所吸引。走进一家家年画作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在当地著名年画艺人杨洛书的家中,老人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杨洛书已年逾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对年画制作充满热情。他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从明朝末年兴起,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之一。

为了更深入了解制作工艺,队员们在杨洛书老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木版年画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首先是刻版,这是制作年画的关键环节,需要艺人具备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十足的耐心。

经过反复练习,队员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刻版技巧,完成了简单的图案雕刻。随后进入印刷环节,将调好的颜料均匀涂抹在刻好的木版上,再把纸张覆盖在木版上,用棕刷轻轻刷印。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当第一张带有自己雕刻图案的年画印刷出来时,大家都兴奋不已。虽然与杨洛书老人印刷出的作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亲身体验让他们对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的版刻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还发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传统木版年画的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很多年轻人对这门古老技艺缺乏兴趣,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位年画作坊的老板无奈地说:“现在愿意学做年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我们这手艺说不定以后就没人传承了。”

为了帮助杨家埠木版年画拓展市场,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实践团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当地的年画作坊出谋划策。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作坊老板进行年画推广。线上,队员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精美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图片和制作过程视频,吸引了大量网友的点赞和转发。线下,队员们在当地举办小型的年画展览,向游客介绍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现场展示制作过程,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不少游客当场购买年画作为纪念品。

在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团队与当地的年画艺人、文化工作者以及部分村民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围绕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展开热烈讨论。队员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将木版年画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更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的文创产品;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等。这些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可和好评。

图为座谈会场景

此次杨家埠之行,“探寻非遗魅力”实践团队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杨家埠木版年画这一古老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更在实践中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未来,他们希望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让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图为团队成员照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实践队关于山东早期党组织建立和工人运动开展党史学习研究报告

摘要: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全国各地逐渐成立了许多早期党组织,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在这段时间,山东地区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也行动起来,他们与工人无产阶级联合…… 追寻实践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悠悠汉情”实践队赴汉中地区开展社会实践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扬陕西汉中的三国文化,深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传承、保护现状,使历史悠久的汉中能被更多人了解,“悠悠汉情”实践队走访了汉中著名景区—石门栈道风景区以及…… “悠悠汉情”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勿忘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文化

林周农场始建于1966年,是农林牧并举的国营农场。1988年,林周农场与彭波农场一起并入林周县。2009年,林周农场被林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 积蓄奋斗力量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风华正茂;缔结七秩荣光,高原换了人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为了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为西藏人民……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追忆长征,缅怀先烈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为重温红色历史,探索弘扬革命文化,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前往位于盘州市双凤镇九间楼社区的盘……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经理快乐星球队赴西安调研党史文化

为深入学习陕西家乡党史,传承红色精神,8月17日至19日,经理快乐星球队前往西安市革命公园和铜川市照金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与实地调研。西安革命公园创建于1927年3月,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魅力沈阳,大美河北实践队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风雨,共同谱写壮阔的历史篇章。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感受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小油瓶志愿服务实践队圆满完成任务

为深入了解山东省杨家桥村当地的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切实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小油瓶志愿服务实践队,于7月27日抵达山东省潍坊市杨家桥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村委会为依托……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服务零距离,社区更温馨 组图稿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学子三下乡:服务零距离,社区更温馨组图稿2025-01-20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0日电(通讯员李春筱)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共建美好家园。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开…
网络安全为人民,实践团入社区筑网安
(指导老师:文磊,环境与资源学院通讯员:周明)1月19日,湘潭大学2025“千人百地”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实践团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岳东社区开展网络安全科普宣讲活动。本次活动在岳东社区会议室进行,…
湘钢一中“网络安全科普宣讲”活动圆满举行
(指导老师:文磊,法学学部通讯员:王萍)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问题频发,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与技巧迫在眉睫。1月19日,湘潭大学2025“千人百地”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实践团成员彭也卓和王俊…
暖冬公益行,点亮微心愿———南京医科大学南丁格尔护理学院分队在行动!
活动编号【0120】一、分队名称:217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分队二、活动时间:2025年1月20日三、活动地点:南京市鼓楼区尽孝道老年护理院四、志愿者人数:5人五、受助人数:80人六、活…
曲园学子关爱老年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关爱老人、传递温暖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近日,充满爱心与活力的里巷相望实践队走进了宁静的乡村,为那里的老人们送去了贴心的关怀与帮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心服务‘洁’…
清扫卫生死角,共建美丽校园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干净卫生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同学们身心愉悦的重要途径。为了清洁校园环境,共造优美的学习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队员分工合…
情系曲园,声传荣梦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0日电校园,是知识的殿堂,是青春的栖息地,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在曲阜师范大学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为了传承母校精神,凝聚师生力量,为曲师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物理工程学院…
点亮科学梦想:“小科学家培养计划”志愿科普活动启航
点亮科学梦想:“小科学家培养计划”志愿科普活动启航大学生网报杭州1月19日电(通讯员蒋杰)2025年1月19日,杭州市下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里满是青春活力与求知热情。安徽工业大学学生蒋杰,作为科普梦想的志愿…
宣讲母校,荣校报国
返回高中母校向其宣传大学是提升大学学校知名度、增加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母校知名度,为大学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成员返回高中母校,向同…
声韵传乡情,实践续方音
(通讯员:王思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在我国,许多非遗项目都根植于方言基础之上,特别是各地的地方戏剧,戏剧是语言的艺术,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