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寻宿松古城,弘扬传统文化
宿松7月5日电(通信员 石强)7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宿松小队出发前往宿松县博物馆。跟随三下乡的脚步,我出发前往宿松县文化馆。七月盛夏,天空湛蓝如洗,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盛夏的热烈与绚烂在这个季节被演绎的淋漓尽致,由于团队成员都是第一次来到宿松文化馆,所以一想到即将开启松滋古国文化的探寻之旅,大家都丝毫不惧七月盛夏的阳光,既激动又兴奋。终于我们看到宿松文化馆的大门,朴实简洁的大门诉说着宿松古松滋国千年前的历史。
图为云龙纹铜香薰 明代的云龙纹铜香薰出土于1964年城关镇给。香薰炉呈圆柱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雕刻镂空尤其精彩,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龙盘旋在云中,相当精致。
这件“仙人吹笙壶”的整体造型为一仙人吹笙形象,壶口开于人物头部的冠状饰物内,人物脑后发髻上有蜻蜓饰物。人物从脑后至肩部用两根飘带做成壶把。人物双手捧笙于胸前,笙中空,以此作为壶的流。在笙的底部与仙人的口部之间,有一弯曲的细吹管相连。壶体做成人体形状,简单的刻划纹勾勒出袍服形状。整体器物点褐色彩以绘人物头发和衣襟。这件器物制作精巧,造型独特、新颖。在出土的众多宋代执壶中,人形壶较为少见,而以“吹笙”为题材的尚属首例。
图为断丝弦锣鼓
里面陈放着断丝弦锣鼓的乐器,断丝弦锣鼓演奏形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乐器包括唢呐、笛子、胡琴、月琴和小阮等,在演奏过程中发出温柔悠扬的音乐。而武场乐器则包括马锣、小锣、云锣、大铙、小钹、扁皮鼓、梆子、弓磬、碰铃以及木鱼等,发出有力激昂的节奏。以前我只闻其名,如今看到实物是一种别样的震撼,看着这些乐器,我仿佛想象到地方乐队演奏时的场景。
逛完整个展区,一件件历史文物好像在对我诉说着宿松的渊远历史,想要深入了解宿松这座小城市的历史与变迁,宿松博物馆无疑是最合适的去处,此次参观让我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88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