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0.6公顷,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92米。陵园于1976年开始筹建,1981年10月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落成,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于1988年10月竣工。陵园大门朝东,门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池塘,环境优美,松柏交翠。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主要有以下5个主要景点。
淮海战役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位于陵园中心,正面朝北,长32米,宽28米,占地900多平方米。纪念碑上刻有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铺设着水泥结构的广场,面积约2100平方米,是举行纪念活动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无名烈士墓。在纪念碑右侧,整齐排列着无名烈士的墓碑,周围被苍翠的松柏环绕。这些烈士的名字未能被记录下来,但他们的墓碑上统一雕刻着“淮海战役烈士之墓”,象征着他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牺牲。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公墓。公墓内安葬着因未能搜集到完整遗体的烈士。公墓顶上一颗红星闪闪发光,象征着烈士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公墓两侧刻有淮海战役指战员及党的领导人的题词,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忠魂碑。黑色大理石面上镌刻着无数英烈们的姓名,鎏金的“忠魂碑”三个大字更显端庄肃穆。这些碑文不仅是对烈士们的纪念,更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纪念馆造型美观,民族式屋檐覆盖着金黄色琉璃瓦,外墙扎黄色。馆内陈列着双堆集歼灭战的历史资料、珍贵历史照片、文物、作战地图、图表及美术作品等,生动再现了这场战役的实况经历。纪念馆门前是淮海战役五名主要将领的雕塑,从左到右依次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已成为附近人民群众、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陵园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展览和教育活动,引导人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同时,陵园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自陵园建成以来,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陵园不仅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陵园的建设和管理,当地政府和人民更加珍惜和爱护这片神圣的土地,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陵园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议继续加强陵园的建设和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和学习效果。同时,应进一步挖掘和整理陵园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展览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这段光辉的历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7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