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博古以观今,交流以共建,外语学子在行动 ——博物馆文化特色与翻译传播调研

来源: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赵婷雯 杨梦玲

博古以观今,交流以共建,外语学子在行动——博物馆文化特色与翻译传播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做出重要部署,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23年6月2日,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他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博物馆是展示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本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外宣的重要内容。为巩固专业所学、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助力学生用专业所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由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同组建的“博古观今,交流共建”博物馆文化特色与翻译传播调研社会实践团于7月1日至8月20日,采取“线上问卷+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对分布于全8省11市,共计18座国家一级、二级博物馆进行探访调研。

·以史为鉴知兴替,博古观今明得失

点亮文博之火,燃聚中华大地

调研团成员分别前往我国东南西北中部的多座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东部的浙江杭州市博物馆、温州博物馆;我国南部的四川成金沙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南越王博物馆和十三行博物馆;坐落在西部陕西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曲江艺术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秦始皇陵博物院、铜川市的耀州窑博物馆;首都北京的国家博物馆,位于济南的山东省博物馆;以及中部地区位于太原的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湖南的长沙市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武汉市的湖北省博物馆等。

金沙博物馆文物纪念章打卡

扎根家乡特色,学习当地文化

团队成员分别回到家乡,立足于当地特色文化背景对博物馆进行调研。前期通过线上问卷的的方式调查当地民众对于本土博物馆主题文化的了解程度及传播方式的建议。在实地调研时,对语言文字、文化特色等内容进行收集。同时,团队借鉴当下年轻人流行的“博物馆打卡”“文物打卡”等方式设计了精美的团队标识并制作成卡片,在各大博物馆的标志性地点进行打卡活动,尽显互动感。

队员们结合博物馆中的实际展列,发掘家乡博物馆的主题特色。张同学回顾他的调研时感慨道:“此次我的温州博物馆之旅可谓收获颇丰,刚好赶上了名为‘中法文化之春’的展览活动,顾名思义,此次活动中展出了众多具有中法文化特色的收藏品,不仅包括中国传统的彩绘木雕、陶瓷小人,而且还有带有法国文化色彩的油画、雕塑等等,其种类之丰富、造型之精美,在令我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对中法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耀州窑博物馆打卡

·文化阐释通古今,翻译传播深调研

通过对我国多地不同历史背景、文化风格的博物馆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博物馆翻译的现状与问题做出整体性把握,同时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通过翻译传达地域特色,保持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美感。在实际的走访中,队员们也发现博物馆的文字内容的英译问题。队员谢同学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记录到:“我去了南越王博物馆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作为广州本地人,这两个博物馆我都去过很多次了。但这次去,我更加关注了场馆内的中英文介绍,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例如,有些英语介绍过于简洁浅显,没有将中文的介绍完整地翻译一遍,这样可能会导致外国游客不能深刻了解我国历史。再如,英语翻译缺少一些文化背景信息,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词语直译,让外国游客一头雾水。” 队员王同学发现博物馆中的提示词,导览词和文物介绍都只提供中英版本,仅涉及两种语言。提示类标语都是中英双语构成,比如“行李寄存”、“设备间”、“请勿饮食”等。文物名称都提供了中英双语版本,文物介绍模块仅有中文版本,并且导览词仅有部分是由中英双语构成。通过与队员讨论,我们认为博物馆可以在文物介绍模块设置中英双语版本,通过小程序的方式加入新添加的英文版本,也方便后续增补内容。

队员认真研读博物馆导览词

·交流共建促交融,共商策略创未来

投身志愿讲解 化身文化使者

在馆方宣教工作人员的培训下,调研团队员在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进行文物讲解的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感受讲述文物、传递文化的过程。同时,队员能够发挥自己的外语专业优势,化身文化传递者,为外国游客提供中国文化内涵的讲解。

队员在长沙市博物馆进行讲解

同心共语共话收获 集思广益畅谈建议

调研团成员们对博物馆的公示语翻译、文物名称翻译、导览词的翻译进行收集,建立调研相应博物馆的译例库,并各自分析翻译中的优、缺点,最终在小组线上会议积极讨论调研中的见闻。比如“在翻译的最后进行补充说明,添加文化背景信息”。又如“一些古代诗词的英语翻译太过于生硬,只做到了‘信’,却没能还原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美,还可以再仔细斟酌”等等实际存在的翻译问题。在一轮又一轮的团队讨论后,我们总结出相应的博物馆翻译策略,同时从微观语言层面和宏观文化层面把握文化类文本翻译的特点,探讨历史文化翻译的策略与方法,找寻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

调研团线上讨论

实践总结

翻译作为文化的建构性力量,无疑承担着传播、传承博物馆文化的重任。挖掘博物馆中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真正内涵,为构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梳理文化自信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为“中国故事” 的国际传播与应用提供参考。本次有温度、有效度的“博物馆深度调研”实践活动依托专业所学、紧密结合专业优势,通过“广调研、深访谈”的形式走访各大博物馆,并以多种类型作品呈现调研结果,以期增强外语专业类同学的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借助专业所学助力博物馆发挥其文化传播、文化共享、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文化力量,从而有的放矢地推进高校“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提高相关领域对博物馆翻译工作的重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5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寻运河脉络,传承文化精髓

运河,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工程,不仅承载着货物运输的繁重任务,更是沿线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大运河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景观风貌,成为了中…… 毕雪妍 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穿越千年古韵,感悟运河文化

运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曾做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 毕雪妍 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运河古韵,文化新篇

在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殿堂——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这里,是运河古韵与现代文明交汇的桥梁,是文化新篇的起点,更是我们此次实践…… 毕雪妍 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古运河畔话沧桑,文化实践续华章

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它如同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穿越了中华大地,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替。而陈官屯,正是这条巨龙身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 毕雪妍 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运河之畔,奇人辈出 —— 冯骥才《俗世奇人》运河文化解读

晚清光绪年间,天津卫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居民五方杂居,性格迥异,风俗强悍。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汇,为冯骥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俗世奇人》中的许多故…… 毕雪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护黄河生态,做黄河卫士——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队

护黄河生态,做黄河卫士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14日电(通讯员毕雪妍)黄河,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期以来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黄河流经九个省…… 毕雪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寻根黄河文化,助力生态保护——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队

寻根黄河文化,助力生态保护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14日电(通讯员毕雪妍)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汉书·沟洫志》记载:“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 毕雪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黄河文化,保护黄河环境——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队

弘扬黄河文化,保护黄河环境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14日电(通讯员毕雪妍)从夏商周直到汉唐北宋,中华文化的顶级辉煌,中华文化所体现的世界文明的高度,就是以长安-洛阳-开封为东西轴线的中国…… 毕雪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一生一技”之 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

4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之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

最新发布

管裕天麻实践团走访绿通天麻发展有限公司
2023年暑期,山东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团队管裕天麻实践团前往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参加实践,实践团队的成员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德江县绿通天麻发展有限公司,从源头出发,探寻关于天麻一步步走向大…
访津门故里,拓就业之路
(通讯员王言李畅)为响应国家号召,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寸草春晖”实践调研队来到天津市,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访企拓岗”之旅,旨在加强校企间沟…
广西学子语言扶贫:激发京族地区乡村振兴动力
为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新征程,广西师范大学“青语京声”调研队于7月16日-21日赴“京族三岛”调研,了解京族历史,调查京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语言使用情况。“京族三岛”是中国大陆与越南交…
与医同行,织就急救保护网
本网讯(通讯员吴锦湘张越)2023年7月9日上午,湖北医药学院“急救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十堰市竹山县五福堂游泳健身中心开展了一场生动而有意义的急救宣讲活动。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的认识和应对突发…
关注教师心理,护航教育事业
由于时代进步和社会关系,我国中学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或者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冲突,或者导致他们的心理失衡,或者导致了他们心理上的挫折感。总而言之,这些挑战都给教师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使…
脱贫攻坚:用蘑菇撑起灵璧的天空
脱贫攻坚:用蘑菇撑起灵璧的天空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成果,学习当地特色发展经验,8月24日,中国矿业大学“披星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成长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汇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赴成都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汇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赴成都市开展三下乡暑期调研活动为了顺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针,推动农民,农业走向现代…
参观沈阳九一八博物馆
参观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重要的历史纪念馆,它以展示和记录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为主题。今日的参观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当…
访红色遗迹,扬红色精神(二)
在骄阳似火的七月,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暑假秃鸡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重回毛主席故里,回顾那峥嵘岁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此行在参与中领悟,在领悟中内化,在内化中提高。湖南韶山,一代…
书香弥漫馆内 知识留存心间
书香弥漫馆内知识留存心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一直致力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民享受到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此次,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的“以图知民前沿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