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永定土楼奥秘,深耕客家文化沃土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刘垚 曾如琪

7月17日至18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福建省龙岩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分别前往永定客家土楼和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进行参观调查,探索古楼矗立百年背后蕴藏的精巧技艺,在深入家族赓续历史的过程中感受闽西革命红土上最纯正的客家文化。

土楼因人气兴,传承因家训续

7月17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永定客家土楼。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实践团一路走访多座土楼,并了解到每座土楼背后的历史文化。何为客家?讲解员这样概括道:“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定居于此。‘反客为主’,是谓客家。”而土楼凝结着客家人“落地生根”的生活态度与智慧,每座土楼至今仍有家族居住,“有人气在,土楼才不容易坏。脏了有人扫,坏了有人修,土楼才能长久。”

讲解员在“土楼王子”振成楼前为团队成员讲解客家历史源流(通讯员王文钊 摄)

在振成楼前讲解员指出了一个常见的误区:“客家土楼或圆或方,而许多人都认为客家土楼只有圆的。其实初建时,方型土楼要占大多数,方方正正的房间更适宜居住,但圆形土楼具有更好的防震功能,所以历经岁月,如今保存完好的圆形土楼更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实践团一路所见便无声地印证着这一切。

福裕楼院门 (通讯员 吴业鑫 摄)

实践团陆续参观了振成楼、福裕楼、景阳楼、奎聚楼等几座大型土楼。振成楼全貌形似古代官帽,主楼按易经八卦设计;福裕楼是永定府第式土楼代表,“三座山”的构造象征着该土楼主人林家三兄弟团结一心,将老三的房子安排在中间,也体现出客家人尊老爱幼的美德……

实践团成员参观客家祖辈的家训(通讯员 王文钊 摄)

土楼里亦是人才辈出,子女不乏博士,这离不开客家优良的家训以及对教育的重视。“树德务滋”、“志洁行芳”、“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言法行则,福果善根”、“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等醒人策人之句以对联、牌匾等形式遍布土楼的角角落落。

“无论是‘客家’一词精悍的解释,还是土楼呈现在眼前的震撼,都让我对这个民系顿时肃然起敬。不同于‘落叶归根’的说法,客家人‘落地生根’的生存之道更让我对客家文化产生深厚兴趣。此次永定土楼参观调研让我收获匪浅!”实践团成员吴业鑫这样感慨道。对于客家文化历史,实践团在土楼参观中仅见得皮毛,而客家家族、家训文化已然激起实践团成员的学习探究兴趣。为深入了解,实践团当即决定次日前往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参观学习。

承中原接当地,亲传承近根缘

7月18日下午三点,实践团准时到达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在博物馆副馆长曹培发先生的介绍下,实践团从客家人的日常生活、手工技艺、宗教信仰、名俗活动、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去了解这一支庞大汉族民系深厚的历史文化。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作为客家人突出的优良传统,蕴藏着客家背后的文化密码。“以耕立性命,以读立高德”是客家人扎根他乡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世代流传的习俗。

上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中关于“耕读传家”的习俗(通讯员 王文钊 摄)

在定居发展过程中,客家人灵活融合中原与地方技艺,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百技,涉猎建筑、木雕、砖雕、彩绘、服饰等生活中各个领域。展厅以实物、图片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其详尽精美令人赞叹;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客家人有着自己的传统礼仪习俗。从迎接婴孩降临到长大成年、嫁娶、成家,再到步入晚年,优良的传统礼仪习俗不是墨守成规的条条框框,反而饱含客家人对生命的珍重和生活的热爱。其中独具地方色彩的“男过整十、女过一”的过寿习俗也引发了实践团的交流与讨论;戏曲曲艺、客家音乐等也是客家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木偶戏、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树叶吹奏技艺等各式各样的曲艺表演彰显出客家的文艺繁荣……

上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中客家生活角落还原(通讯员 吴业鑫 摄)

来到客家族谱馆展厅,讲解员从客家族谱、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特征、族谱文化在台湾及海外的传承弘扬等方面逐一介绍,突出了客家族谱的根、祖、脉、缘、源等特点,演绎出了客家族谱的深厚内涵。借助展厅内丰富的文史资料,实践团成员也寻找出了各自姓氏的宗源、宗祠对联及祖训,增添许多新的认知。

实践团成员在客家族谱馆中了解百家姓的来历(通讯员王文钊 摄)

实践结束后,成员们在上杭县客家族谱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大家一路上回味这些天的见闻与经历,相互分享体会感悟,对于“客家”的概念在脑海中逐步深刻,也更加敬佩劳动人命的智慧与胆识。本次实践活动如期结束,而客家故事仍恒久发展。

实践团成员在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通讯员 吴业鑫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6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入邵武和平古镇,感千年传统文化

7月20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和平古镇,开展以“探邵武和平古镇,寻闽北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旨在深入了解邵武市历史文……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福医学子入鲤鱼,义诊为民促健康

2021年7月19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携手鲤鱼山社区党支部,于鲤鱼山社区凯旋公馆开展了以“防治痛风‘鲤鱼’行,科普义诊暖民心”……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进中央苏区纪念馆,感邵武红色文化

7月18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邵武市中央苏区纪念馆开展以“重温历史忆先烈,苏区精神炼党性”为主题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福医学子访医护,学习红医精神

7月17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邵武市立医院开展以“专访医护党员,探寻红医精神”为主题的党员医护人员专访活动,探寻、学习……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福医学子入金坑,重走红色长征路

2021年7月16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邵武市金坑乡红色基地开展了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实践队队员汲取红色文化力量,自觉践行……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福建医科大学:金坑乡红色之路

2021年7月16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邵武市金坑乡红色基地开展了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实践队队员汲取红色文化力量,自觉践行……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赴金坑乡调研

2021年7月15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前往金坑乡进行居民幸福度调研,本次调研旨在精准聚焦民生现状,调研基层群众幸福指数,反馈、展示脱贫攻坚战的……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防疫‘融’行动,心灵‘云’呵护”

防疫‘融’行动,心灵‘云’呵护。7月25日,“‘疫’路同心,云聚玉融”——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冠疫情防控宣传实践队携手福清市高山镇平南社区,开展了以“防疫‘融’行动,心灵‘云…… 吴舒琪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扬帆志愿者先锋队开展系列“遵义聚英魂凝卓识,会议传薪

为传承遵义会议精神,弘扬红色文化。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扬帆志愿者先锋队遵义宣讲团于2024-2025年期间开展了系列“遵义聚英魂凝卓…

双校联袂培英才,共创协同育人新模式

4月28日,宁波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与慈溪市庵东镇东一小学在宁波财经学院杭州湾校区举行签约暨授牌仪式,标志着两校“双校联…

敢闯善创立潮头,“小企业家”正启航

4月28日,宁波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联合慈溪市庵东镇东一小学,在杭州湾校区开展“小小企业家——浙商企业家创新管理课”。课…

文学院团委青工部举办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引导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国家战略,4月27日下午,由文学院青工部主办的“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在文渊楼教…

楚源课程公关礼仪课举办“礼别情相随”结课活动

(通讯员王岚覃悦刘星芝)4月28日晚,公共管理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部(以下简称“社实部”)于至善楼115教室举办了公关礼仪课程结…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城镇,擎画振兴蓝图..
在两个一百年目标提出至今,中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已如火如荼的展开,许多城镇都在逐步向上发展。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深光小分队实践队于七月七日至二十七日寻访了其中的一个——安徽省宣城市…
西建大资源学院学子三下乡:水色天光蕴神奇,科技乾坤焕新生
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深对盐湖资源的认知,创新创效,发展循环生态经济体系。2023年7月22日—8月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致“天空之镜”领略五湖风采,携绿色生态铸就“华夏盐湖…
筑梦青春行:为石柱献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影视融媒体学院“普法强基、培文育艺”理论普及宣讲团于7月14日在石柱县南宾街道新开路社区会议室…
强信念,跟党走,同心同力学党史
深入学习党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这个夏天,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三下乡团队成员来到了洛阳市,学习党史,知党情,强党性。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通过…
千年沉淀,感悟历史
2023年7月16日上午,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党史铸魂弘文育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镇北台进行参观学习。镇北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
筑梦青春行,向石柱出发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持续深化“三下乡”志愿精神,探索“返家乡”实地项目,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对外经贸…
星火接力,暖心助学,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萤火虫”志愿服务团队在行动
【青春赋能“三下乡”】星火接力,暖心助学,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萤火虫”志愿服务团队在行动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根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岛科技大…
在往事中追忆,在故乡外游离——采访费城先生
在往事中追忆,在故乡外游离——采访费城先生作家介绍:费城,本名韦联成,1984年生于桂西北,现居河池大化。系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37届高研班学员,广西现当代文学艺术创作文学桂军“出名家出名作”主创…
赴红色圣地,溯文化底蕴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感悟历史,了解滁州市博物馆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促进博物馆更好的服务大众,扩大其社会效益,发挥博物馆功能,加深同学们对博物馆的了解,提升队员们对博物馆文化的兴趣,并增强保护文化景…
智融途径,艺筑未来:影融师生探寻融媒体新天地
7月7日下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影视融媒体学院“普法强基,培文育艺”理论普及宣讲团一行,踏入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这次活动旨在开创一种新的就业途径,引领学生们迈向更加智能化和未来化的职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