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红色回忆,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 作者:章伟伦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军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追回忆·传精神”暑期实践队赴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皖南红军总医院旧址开展实践。我们在当地党组织成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并对周边村民进行了走访。了解了当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当地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皖南红军总医院位于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其地处皖南山区腹地。七都镇是皖南著名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境内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中华苏维埃时期,七都地区是方志敏指示建立的皖南革命根据地(皖南苏维埃政府)的重点区域之一,皖南红军总医院是皖南苏维埃政府主席宁春生指示建立的。它是皖南苏维埃政府的下属机构之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太平谭家桥战役失利后,曾经在此运动、战斗、休整。尤其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来时将谭家桥战役中受伤的300多名伤病员(其中重伤员130多名)交给新棚皖南红军总医院治疗。医院在设备简陋、药品缺乏的艰苦条件下,为红军游击队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伤员疗伤,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斗力。

为纪念这段光荣历史,七都镇在新棚村建立了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该纪念馆撷取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期间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以详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独特的视角,集中展现新棚皖南红军总医院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一大批革命志士在石台七都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为挽救民族危亡、谋求人民幸福,用鲜血和生命书谱写出一曲悲壮的史诗。纪念馆中当年红军遗物及医院的原始物件以及200余件文献、文物、图片一一陈列展示,让人触摸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感受一次触及心灵的红色教育。

一进入新棚村就能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气息,村里的墙上涂绘着红军革命主题的壁画,还有大大的“红色精神代代传”以及“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字样。另外纪念馆前还有一座满是红色五角星的小桥。

穿过小桥,我们就来到了纪念馆面前。纪念馆的风格比较古朴,旁边有一个会议厅,用于为参观团讲解医院过往。我们到达时,纪念馆的门是锁上的,在咨询过附近村民后找到了场馆负责人的电话。拨打过去后对方很积极地过来为我们打开了场馆的大门,并为我们提供了讲解服务。

进入大门,两侧排放着与皖南红军总医院相关革命先烈的介绍,正前方就是场馆的主体,一个两层的中式阁楼。一楼是关于皖南红军总医院的图文介绍馆,门前的大屏播放着视频讲解,大屏后方有一个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还原了革命年代医院医生救治伤员的景象。

场馆二楼成列着革命文物,包括革命战士们使用过的武器和衣物以及一些留存下来的草药。二楼展厅中央伫立着四尊革命战士的铜像,战斗姿态生动形象,让人一眼就回到了那个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

参观完毕,负责人热情地向我们告别,显然对于这个半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来说,我们的到来带来了一丝活力。事实的确如此,皖南红军总医院旧址地处大山之中,十分偏僻,几乎没有通向此地的公共交通。这与石台县的交通发展状况有关,石台的公交线路十分有限,更别提到达此地的专线。我们是在石台客运总站搭乘包车才得以前往,根据司机所言,一天只有一两班车往返新棚村和石台城区,想去参观纪念馆基本只能包车,而即使是客运总站距离新棚村也有四十多公里,这使得想要去参观纪念馆的成本很高,尤其是对石台以外的人来说。除了距离原因,皖南红军总医院的地理位置也是鲜有人至的一大因素。在建立之初,考虑到隐蔽因素,皖南红军总医院建在了深山之中,即使是在现代技术修整了道路的情况下,通往旧址的道路如果不是当地人的情况下也十分难走,最后的十几公里全是盘山的崎岖狭道,这使得一般人想要独自前往也寸步难行。还有一个因素是对此地的宣传很不到位,作为土生土长的池州人,我此前对于此地闻所未闻。除了学校组织,基本没有人会到这里参观。这也是纪念馆平时都是关着门的原因。从负责人的口中我们了解到,纪念馆的月参观人数不到三十,有的时候甚至一整个月都没有外来人员参观。由此可见,这方面的宣传任重道远。

最后,令人惋惜的是,村里的最后一位革命前辈已于四年前病逝。在此,我和我们团队向革命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为中国以及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挥洒热血。

此行我和我的团队感悟良多,我们深深被前辈们的精神感动,感慨于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并且愈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吾辈当自强不息,传承红色精神,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4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传统文化,争做文化传承者

传承传统文化,争做文化传承者于丹曾经说过“文化不应该是贵族的象牙塔里的一种玩赏,它应该是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需要我们用心领悟其中的含义…… 张亚欣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观屏盗碑,感受文物的魅力

观屏盗碑,感受文物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增进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1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队队员前往巨野屏盗碑,…… 李靓静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游孔子故居,弘传统文化

游孔子故居,弘传统文化一代智者万代师,被称为”至圣“的孔圣人孔丘,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在腐朽的世界上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他坚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使用”温故而知新,…… 郭河莉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着眼文化传承,展露时代魅力

着眼文化传承,展露时代魅力家乡文化就是你一出生所烙印下的文化痕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人不可避免的会受自己出生地文化环境的影响,反之我们也在影响着家乡的文化。在我粗浅的看来…… 高家杰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都说成都人的标配安逸生活不是打点儿小麻将,就是吃点儿小火锅,一天的悠闲时光就这么巴巴适适的度过了。其实不然,在成都一一碗惬意的盖碗茶,才是蓉城悠闲生活的灵…… 吴瑞霞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逛春节庙会,感受古镇风采

逛春节庙会,感受古镇风采春节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为了感受春节…… 张一凡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古文化,修身其圣贤

传承古文化,修身其圣贤山东济宁作为孝贤故里,孔孟之乡,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为了更好了解历史文化,领略历史文化之美。2023年2月2日傍晚,“薪火相传队”实践…… 张月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感受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化

感受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化为了对章丘所有非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线上视频宣传;为了实现非遗爱好者们不出家门学非遗,不出家门就能看见非遗的梦想,章丘区文化馆非遗的保护中…… 石少润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传承先烈遗志,弘扬红色精神
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士千秋泣鬼神。回望历史长河,革命时期的英雄人物的身影仍然熠熠生辉,放眼新时代洪流,一代又一代人凝聚出的红色精神,正逐渐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为了进一步宣扬英雄…
缅怀革命英雄先烈,传承代代红色精神
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士千秋泣鬼神。回望历史长河,革命时期的英雄人物的身影仍然熠熠生辉,放眼新时代洪流,一代又一代人凝聚出的红色精神,正逐渐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伴随着时间的消逝,…
武汉学子三下乡:寻味入毛嘴卤鸡,闻香拓民生福祉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陈心语)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8月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成员来到毛嘴镇,深入探索享有“荆楚一绝”美誉的毛嘴卤鸡。志愿者们前往历史…
水之子三下乡:探访司徒镇土地流转
为深入探究江苏省农地集中流转情况,江苏省农地流转经验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于7月15日前往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司徒镇开展调研活动。上午,团队成员采访了三位分别来自司徒镇固村、吴塘、屯甸村的村干部,了解当…
七月的不安中寻得为师之意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懒懒的风把六月的影子拉走,七月的脚步刚刚迈进,夏的纯真与热情催促着我去找寻身边的小确幸,如同小王子寻找属于自己的玫瑰,故事的…
医心守护,朝夕美好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为老为小”暑期社会实践
为响应浙江省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五大行动”,优化高龄老年人社会服务,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号召,2023年7月19日,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赴杭州市滨江区缤纷未来社区开展“为老为小”暑期社会实践。…
“远山的红叶”支教团队:微景创意,点亮环保之星,筑梦乡村未来
2023年8月23日。湖北民族大学“远山的红叶”支教团队来到翔凤镇老寨坪村委会以创意微景观为媒介,在今天的支教活动中点燃了孩子们的环保热情,引发了孩子们对环保的思考,同时唤醒了他们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关注…
武汉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育硕果,携手麦田赴未来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5日电(通讯员陈心语)为深入体会奋斗精神,积极探寻并学习乡村振兴之道的发展成果,正值暑期社会实践,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了仙桃市进行三下乡实践…
南财学子三下乡:深入基层了解南京返乡创业政策实效
近年来,为激励在外务工人员返村振兴家乡,党中央领布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南京市作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化的先行者,“三农”工作走在全省、国前列,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就业,探过其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对返乡…
麦田三下乡实践感悟稿
大学生网讯仙桃8月23日(通讯员熊晓蕊)这个暑期,对我而言是特殊的暑期,是我上大学之后的第一个暑期,是我期待已久的三下乡支教的暑期,我怀揣着激动、不安的心情伴随我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