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营造全民知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实现大学生实践与基层服务的密切结合,7月14日上午,“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威海市怡园街道泰和社区开展普法宣传。
泰和社区位于高新区怡园街道,社区聚焦百姓需求,以精致文明示范点为抓手,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干起,着力打造精致文明示范社区、精致文明示范实践站、精致文明示范道路,以“精致”为尺,以“文明”为笔,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描绘出一条覆盖居民生活各领域的“幸福曲线”。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泰和社区按照“需求全覆盖,服务全链条”的理念,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用精准服务深耕细作,全力创建精致文明示范社区,让社区尽显文明之美、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普法传温情,关爱暖民心。在泰和社区网格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并针对性开展普法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对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普法宣传时,实践团成员向老年人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电信诈骗、帮信罪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的法治意识。让法律知识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学法之风和煦,守法之水甘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践团成员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校园欺凌等问题,以《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为主线,结合网络安全、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儿童关心的问题,通过讲故事、画漫画、做游戏等方式,深入浅出地给现场青少年们讲解了法律知识点,引导未成年人遇事要多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也拉近了实践团成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助推营造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社区氛围,为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4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