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文化创新发展 | 山东师范大学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朱烨 李宣灏 曹欣洁

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文化创新发展

——实践团队赴莱芜梆子剧团采访报道

“一音泉城系红脉,半符戏曲拾遗珠”实践团队应邀前往济南市莱芜梆子传承保护中心,对剧团负责人及演员进行采访,进一步探析非遗与红色文化融合符合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就传承红色基因进行讨论,并现场观看了他们精心演出的优秀剧目《新娘》。

新娘.jpg

梆子,百年乡声不灭

莱芜梆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也是山东省的特有剧种,从乾隆末年开始,徽戏“老阳春”班为在鲁西南生存,开始移植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的“梆子腔”。自

此梆子腔与徽戏日益融合演变,又因后来的演员大都是当地人,受地方方言等影响,逐渐演化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其历史已逾200年,具有浓郁的鲁西北地方特色,蕴含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内涵。莱芜梆子属于国家稀有剧种,2006年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创作演出的《儿行千里》、《长勺之战》等剧目连获十三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多项大奖。尤其是现代戏《儿行千里》曾先后两次进京演出,两次在全省巡回演出,并获得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在莱芜当地享有盛誉。

期间,实践团队还参观了莱芜梆子剧团历史展览。其系统展示了莱芜梆子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既有珍贵的历史文物,又配备了图像资料与互动设备,生动还原了这个地方剧种的演变历史,感受到莱芜梆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时俱进中释放出的蓬勃生机。这些文物展品和历史画面,成为实践团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理解亮丽红色文化之重要的生动教材。

历史传承.jpg

翩翩花旦,梆子新生

实践团队采访了负责人陈胜平主任,他表示,莱芜梆子将本地民俗与革命传统有机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是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该剧团每年都会创作多部红色题材剧目,近年成功演出的有《铡刀下的红梅》、《新娘》《燃烧的山楂树》等。

针对下一步发展,陈主任表示剧团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坚持创新发展,用好“梆子”这一独特载体,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传统文化,使之成为莱芜地区文化创新的“特色名片”。他希望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并利用数字化技术把更多优秀剧目搬上网络舞台,使之产生更大社会影响力。

实践团队继续采访了梆子剧团内的青年演员。一位演员表示,很多青年人没有接触机会是导致对传统艺术的疏远的主要原因。他期待通过创新形式吸引更多青年加入,使莱芜梆子能够在传承创新中持续发展。他说:“我们这代年轻人肩负传承发展传统艺术的重任,我会继续努力让更多朋友关注和喜爱梆子。”

百年红妆,梆子声传红色记忆

实践团队全体成员现场观看了《新娘》这台剧目,深受感染。剧中的精彩唱段配合梆子的独特腔调,明快流畅的语言旋律激荡人心,既沉痛惋惜又催人奋进,堪称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本次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对莱芜梆子这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创新结合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剧团用艺术魅力展现红色记忆,也给实践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动案例。实践队将牢记初心使命,不忘红色根基,以全新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篇章。

表演.jpg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一次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蕴含着创新的活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红色文化,以红色基因滋养梦想,持之以恒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中华儿女书写新的传奇

策划 | 朱烨

文案 | 李宣灏

编辑 | 曹欣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河湖健康问题与群众了解关注度的调研

调研概述:本次实践主题为“美丽中国”调研时间:7.1、8.10地点:玄武湖、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调研人员:徐颜清、许语馨、王婧、鲁俊杰、欧雅、陈晓语、吕雨恬、唐嘉励调研对象:群众、…… 徐颜清、许语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美丽中国实践活动

为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7月1日上午与7月15日下午,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南京小分队开展“河小青”创新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于7月1日…… 徐颜清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关于垃圾分类与河道清理的调查研究

【调研概述】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河道检测、垃圾分类

中国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返家……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颂红色经典 砥砺初心使命”红色人物事迹故事会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热情,4月1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举办了“传颂红…

最新发布

聚学共研 悟思想精髓
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闽江学院考察调研,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习习…
支教、助力亓家滩村,感受错过的大千世界
7月21日,山东建筑大学文化探险家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泰安市泰山区亓家滩村进行关于其特色的调研。开展了以助力以乡村走向对城市交流开放为目的宣传工作。夏天天气郁蒸,难以盖过我们洋溢的热情。7月21日我们便到…
观红十四军纪念馆,感革命奋斗艰难
观红十四军纪念馆,感革命奋斗艰难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8月11日电(通讯员熊佳琪)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光之八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红色专项社会实践”为载体,…
好年华,聚福州 | “行走的思政课”——他们以别样的方式缅怀先烈
74年前,晋安北峰山区的猪蹄峰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解放福州的“第一枪”。经过数10名战士前仆后继的进攻,1949年8月17日,福州一夜之间从黑暗走进光明,2200多年历史的福州古城终于迎来全面解放,一个波澜…
社区图书角|富顺县图书馆
读书,是快节奏生活的慢调,而图书馆是喧嚣城市中难以寻找到的一处宁静温暖的地方。富顺县图书馆建立于县城西区新党校旁,它是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富顺藏书中心、目录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青马行迹实践队走进福州“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
7月25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马行迹实践队走进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参观学习“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全面学习“3820”战略工程的精髓要义、深刻内涵以及引领福州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追忆往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追忆往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3年8月12日电(通讯员熊佳琪)1973年12月13日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啊,逃难,是求生的唯一……(纪念馆前雕像上铭…
走进怡园 共振乡村
走进怡园共振乡村—“筑梦乡村,共振兴”实践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新阶段,为了让村民们更了解乡村振兴政策,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筑梦乡村,共振兴”…
青马行迹实践队走进3820成果展示馆
在参与“好年华聚福州”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开展实地调研,从历史文化、科技创新、革命精神、闽江学院办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我对福州的发展战略…
“好年华,聚福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马行迹实践队准备工作顺利开展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勉励大学生实践活动“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的寄语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马行迹实践队以“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