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传学子奉献青春力量,探索萧山花边非遗精彩

来源: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作者:王婷婷

萧山花边,又称万缕丝,在20世纪初由意大利威尼斯传入杭州萧山,萧山也因此有了“花边之都”的美誉。萧山花边汲取了欧洲蕾丝工艺的优点,又结合中国传统的抽纱和刺绣技艺,我们常说的蕾丝就是萧山花边的前身,蕾丝也可以叫做花边。萧山花边是浙江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浙江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山花边多以花卉动物等自然素材为题材,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余种针法。花边产品也扩展到台毯、沙发套、窗帘、床罩、杯垫、花伞、服饰、纪念品等2000余种。但是萧山花边手工技法难,耗时时间长,机器逐渐代替人工制作,从事手工花边的人越来越少,萧山花边手工技艺正濒临失传。萧山花边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面临这一难题,萧山花边选择创新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桥,结合现代的审美需求,做出适应当今时代的改变。现在,萧山花边不仅进入博物馆、学校,也在努力进行题材创新和跨界融合,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进一步了解萧山花边等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下的生存现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萧山行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萧山花边为例,在杭州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活动。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无法实地到访萧山丽华花边珠绣文化研究所进行参观调研,在与研究所负责人同时也是非遗萧山花边技艺的传承人王丽华老师商讨过后,“萧山行客”团队在2023年6月28日上午10时许,对王丽华老师进行了线上采访。通过这次采访,团队了解到了王丽华老师目前在研究所和萧山花边方面所做的工作、创作出的创新作品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思路以及老师对非遗文化“国潮化”的看法。王丽华老师认为萧山花边技艺的传承难点在于现在的萧山花边普遍采用机器生产,手工技艺耗时长、效率低,正在面临知名度低、后继无人、技艺即将失传的难题。王老师对于非遗技艺“国潮化”,如使用花边元素与当地品牌进行联名合作这一想法持传统态度,认为这难以实行,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王丽华老师的意见与看法对于团队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6月29日上午,“萧山行客”团队来到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在二楼的萧山花边手工艺展台见到了萧山花边的另一位传承人——符曼倩,展台旁的墙上与展示柜里陈列了多件萧山花边作品,有创新的捕梦网、口罩、装饰品,也有传统的重工万缕丝床罩。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让人眼前一亮。团队对符曼倩老师进行了现场采访,符曼倩老师因为兴趣学习萧山花边,已经坚持了五年。在萧山花边传承难点和日常工作方面,符曼倩老师与王丽华老师的回答相差不大。但是在技艺“国潮化”、创新性发展的看法方面,符曼倩老师作为年轻一辈的传承人认为这可以提高萧山花边的知名度,使传播更加广泛。符曼倩老师也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落到实处,制作了许多含有现代元素的花边作品。符老师认为传承非遗的难点在于没有资源和渠道学习,记载的资料大多是口述然后口口相传,非常零散,没有体系。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将非遗文化详细系统地进行整理,使传播更方便,更有效率。两位老师想法的不同点也对团队进一步研究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很大的助力。随后,团队成员在符曼倩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萧山花边技艺,制作了含有花边元素的捕梦网。

6月30日中午,团队一行来到萧山花边的发源地——瓜沥镇坎山十里长街,在老街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多年前妇女挑花边的照片,这些照片定格了有温度的历史记忆。在这里团队还遇见了一位曾是萧山花边绣花女工的老人,她向团队成员口述了绣花技艺、针法与绣花的过程。6月30日下午,团队抵达萧山博物馆,在这里团队见到了王丽华制作的亚运花式艺术品《江南忆》和机绣的“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花边作品。非遗文化与亚运的碰撞体现出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与美感。随后团队来到了刚开馆的萧山花边非遗生活馆,这个地方向人们科普萧山花边的历史沿革和创新发展,展示了绚丽多彩的花边技艺与作品。工作人员向成员们介绍馆内的钱塘潮涌传统工艺工作站每周都会开展主题各异、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推动非遗贴近人们现实生活。

现在的如王丽华、符曼倩这样的传承人因为热爱与情怀坚持着萧山花边技艺的传承,同时这也是匠人精神的传承,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卓越、改进创新。通过她们的努力,萧山花边技艺得以延续,人们能够欣赏了解和亲身体验这种独特的传统工艺和艺术作品。这样的坚定与执着也感动着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让成员学会用饱含坚守、专注、认真、负责和与时俱进的匠心面对和探寻生活。

通过此次对于萧山花边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萧山花边传承人开展深度对话,以萧山花边为例了解到了萧山花边等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与传统手艺在当代社会下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还有许多地方尚需改进和提升:学习资源的不足、人才的缺失、知名度低、了解渠道少、无人愿意学习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离不开政府和相关部门四面八方的努力。社会各界应加大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支持力度,为非遗文化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事业蓬勃发展。

同时,“萧山行客”团队成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投入到帮助萧山花边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从大学生、年轻一代的角度分析提出建议与提案。深入挖掘其中的传承与创新之道,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杭州非遗文化一定能够在当今时代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4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心陪伴,开启欢乐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身心素质。7月15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当地的学生们带去了体育、音乐、感恩、武术和语文等多个学科的精彩课……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程,将爱传递——“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在7月14日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包括音乐课、数学课、日语课和舞蹈课。在音乐课上,欧奕宏老师教授了基础……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传递希望,向光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乡村儿童的综合素养。7月13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天丰富多彩的课程。通过体育课、手工课、文化宣讲课和舞蹈课,孩子们享受到了全方位……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带来多样化教育体验,开启多元化课程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2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天的丰富课程,为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全面的学习体验,包括手工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和数学课等多元课程,旨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提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化课程,助力成就无限可能——“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1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包括书法课、牙齿健康课、音乐课和美术课,旨在促进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书法课上,欧奕宏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基本笔画和……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爱洒乡村 寄予希望——“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讲话。7月10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课程盛宴。经过一天精心设计和呈现的课程,队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课程,点亮缤纷梦想——“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9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包括心理健康课、数学课、书法课和体育课。在心理健康课上,睿智的葛颖老师通过小……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堂,携手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8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高州市根子镇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教育盛宴。通过多彩的课程,包括安全教育、手工技艺、兴趣开发和影视鉴赏,我们希望给孩子们留下一段……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于课堂教学书写青春华章
为拓宽特殊儿童国际视野,提升英语素质,7月7日,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情牵折翼手”社会实践团携手特殊儿童共同开展的“一组单词”教学课堂开讲了。在课堂上,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通过实…
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中期学习交流会
7月31日,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举行社会实践中期学习交流会,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对后续工作进行了调整和规划。晚八时,实践团负责人张正凯开始主持会议,实践团成员积极与会。会议第一项议程是前期工作总…
寻精致之路,建最美日照
(通讯员:陈雨菲)为探寻建设精致城市,推进日照的精致城市化发展,让日照走上精致之路,2023年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精致城市,遇见日照”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山东省日照市美术馆,在众多书画…
心愿支教·立德树人
【心愿支教·圆梦课堂】为进一步提升社区青少年的文明素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义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心愿支教团队的队…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山东建筑大学文化探险家社会实践感悟
2023年7月21日,山东建筑大学文化探险家社会实践团队跟随村民大爷一块上山参观了亓家滩村的风景,了解了亓家滩村的一些特色。我们跟随村里一位热情的大叔一同上山,沿途我们观赏到了亓家滩村特产的大猕猴桃,…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智慧社区,感悟便民政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社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智慧社区紧跟时代潮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智慧社区在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萤火之行,趣味一夏,守护童心
中国青年网扬州8月1日电(通讯员刘悦琳)自7月1日起,为减轻家长的负担,并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身素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支教团队在江苏泰州,盐城,苏州等地如火如荼的…
曲园学子三下乡:守护美好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
绿水青山:广陵学子三下乡宣传环保知识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言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推进绿色发展,广陵学院“共筑乡村梦,同系田园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和“绿水青山…
塔大学子暑期“三下乡”:“食”刻相守,安全相伴
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为进一步增强小朋友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小朋友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7月10日下午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