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赏非遗之美,承文化之源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史佳敏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 史佳敏)为了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探寻非遗魅力,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暑假社会实践队部分队员于2023年7月18日,来到十笏园非遗空间拜访了多位非遗手工艺人,通过体验制作过程和进行采访,对非遗传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图为实践队员来到十笏园非遗空间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佳敏 供图

访非遗传人,晓传承之况

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多样,十笏园非遗空间将各种非遗项目进行集聚,传承人们在此安设工作室,供人们来参观、学习和体验,实践队员们在此依次拜访了风筝传承人刘志江老师、老猫花灯传承人李梅老师、面宿传承人孟祥祥老师等。

实践队员通过采访得知当下非遗的传承环境令人堪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高科技技术迅猛发展,这些都对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而且增加了人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这就使得传统艺术的传播受众越来越少;现代手工业普遍利用高科技,产品更加精美,产量更高,更加适合现代消费者的口味,这些都威胁着传统手工艺。与此同时,非遗的传承人也面临断层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依靠家族传承或者师徒传承的形式。然而,在潍坊原有的老艺人大多都已过世或者年事已高,许多候选的传承人意识不到非遗的重要性,受利益的驱使,纷纷改行;一些人只是出于好奇学习非遗的知识与制作,缺乏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另外,培养非遗的传 承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这些都阻碍了非遗传承人的发展,造就了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传承中断的局面。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李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佳敏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李梅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佳敏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刘志江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宇琦 供图

体验制作过程,感受非遗魅力

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员分别体验了风筝绘制、花灯制作、面塑捏制等工艺。实践队员通过体验感受到非遗的制作工艺大多比较复杂,比如风筝制作需要经过“扎”,“绘”,“糊”三步,面塑主要是用手和简单的工具进行揉、搓、挤、压、团等,要制作出一件完美的工艺品需要每一个技艺和手法的娴熟应用,并且需要制作人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大多数的技术都是需要日复一日长期学习和不断练习才能够熟练的掌握的,一般情况下完成意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熟的作品,老师通常需要短则二三天长则数月不等。实践队员体验的只是最简单的工艺和手法,但是仍然需要老师们不断地指导和协助才能马马虎虎完成一件作品,由此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非遗手工艺人的不易。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花灯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佳敏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面塑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宇琦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风筝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宇琦 供图

非遗之美,传得永生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受时代的冲击也面临着发展的种种困境,但是通过学校宣传、鼓励创新、保护和发展非遗传承人等途径,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地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学校邀请传承人在学校开设非遗兴趣课,既加大了对学生的非遗宣传,还提高了学生对非遗的认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非遗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老猫花灯传承人李梅老师正是在这个活动中收到了一名小徒弟。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继续传承下去,只有不断创新,结合现代工艺和高科技,开辟发展的新途径,比如非遗元素的多元应用、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等等。通过数字化、电子化科技建立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名录和传承人名录,并且定期宣传和展览,提高非遗在民众中的认识度。实践队员据了解发现大部分非遗传承人都会通过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进行直播来宣传相关非遗工艺和作品;通过淘宝、亚马逊等电销平台将工艺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

图为李梅老师的小徒弟帮助李梅老师制作花灯骨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宇琦 供图

图为非遗空间直播间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佳敏 供图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丰硕,而且种类繁多。它如一本历史书记载着潍坊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潍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只有传承和创新在能让这些文化瑰宝永世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4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三下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触摸苗绣,助力振兴
为保护弘扬苗绣非遗技艺,7月12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地方文化体验活动,探访非遗代表性项目苗绣的代…
“翼”起展望,点亮青春,绽放独特光彩
导语:“鸿渐”志愿服务队是隶属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的一支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7月15号前往浙江省义乌市大成中学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小队成员们与学生进行了友好交流,也对未来生活…
虫害频发?浙农林实践团助力建德农户
虫害频发?浙农林实践团助力建德农户为响应浙江省政府“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持续增加生态农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把生态农场打造成为农业绿色发展、污染防治、减排固碳的重要示范地”的…
参观内丘县革命烈士陵园
参观内丘县革命烈士陵园山河无恙,英雄不朽。每一名革命烈士,每一处革命烈士纪念措施,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最生动写照。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基因,学习和弘扬爱国精神我来到了内丘…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灯塔”志愿服务队三下乡 共赴果园 “李”我同行
李子冰玉姿,文行两清淳。盛夏的天空早早就开始明亮了起来,志愿者们整顿收拾好迎着清晨的的第一束阳光踏上了前往丰都楠木村李子园的路程2023年7月10日上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灯塔”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
薪火相传实践团赴淄博市山东原山艰苦创业基地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薪火相传实践团赴淄博市山东原山艰苦创业基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7月28日,薪火相传实践团一行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炭坞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展开了为期一天的实践活…
三下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寻脉土家文化,舞动青春之歌
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土家族摆手舞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推进同心文化载体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10日来到酉阳…
赏花灯荟萃,传非遗华彩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化与艺术资源,体现了各民族特征,保留了人类的自然属性。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快速发展,既给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较大挑战。为了深入探究在当…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
三下乡线上云端支教活动已经结束好几天了,我的思绪不断涌来。三下乡的那段日子虽然很是辛苦,但却让获益良多,有了一段不一样的经历。回顾这段时光,短暂的云支教旅程不仅仅帮助了湘新黔藏四地的孩子们,也…
盛夏光年,不虚此行
有趣的人生,一半山川湖海,一半山珍海味。暑期三下乡进程已经过半,在坚持课堂分享的同时,我们宣传组也通过推文向大家介绍了湘新黔藏四地的美食与美景,期望在这个夏天,我们能收获味蕾、视觉、心灵的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