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红色故事进课堂,滋润童心欢乐多

来源: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杨粟菱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红色故事进课堂,滋润童心欢乐多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7日电(通讯员:史薇荷)

7月7日,正值七七事变86周年纪念日,虽英雄已逝,硝烟已散,但英雄之抗战精神永不断绝。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增强新时代儿童爱国之心、强国之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他们带着历史经验和伟大志向走向崭新明天,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一脉乡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菏泽市苏道沟社区伊庙小学幼儿园特别开展了一堂“红色故事进课堂,滋润童心欢乐多”的红色主题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红色文化,在无形之中引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怀。

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要想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就要先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因此,在课堂的第一部分,实践队员首先利用自制的手偶给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倔强的小红军》故事。实践队员们一改日常的教学方式,在讲述的同时配合了自制手偶的动作表演,利用实物来感受故事中的人物,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巧妙地说服要帮助他的陈赓同志,结果牺牲在草地上”的故事。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形象鲜明的人物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英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实践队员绘声绘色的讲述更是加强了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

图为实践队员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述《倔强的小红军》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管丽霞 摄

在讲述完《倔强的小红军》故事后,实践队员又提问孩子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爱国的仁人志士呢?”孩子们的答案十分出乎实践队员的意料:“黄继光”“梁启超”“宋哲元”等等等等。实践队员们没有想到,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居然对革命先烈有着如此丰富的了解,于是实践队员又与孩子们穿越时光,一起学习了宋哲元、佟麟阁等人在“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民族危难时刻舍身取义的事迹,领悟了他们怀抱着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学习结束后,孩子们都神情肃穆,低头默哀,真诚地表达了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编排手势舞蹈,致敬红色文化

在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史文化后,就要用创新的方式来传承它、向它致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理解能力较弱,但动手操作和模仿能力较强,于是在课堂的第二部分,实践队员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带领他们学习了团队提前根据课堂内容编排的手势舞蹈。伴随着清脆悦耳的歌声,孩子们也在一遍遍的练习中熟练了手势舞的动作,孩子们在舞蹈中感受红色文化,并且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它。下课后,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的笑容仿佛也在诉说着对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敬佩。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学习编排手势舞蹈,向红色文化致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薇荷 摄

重走长征道路,赓续红色血脉

恰逢七七事变86周年,实践队员利用幼儿园已有的游戏器械,提前布置好场地,模拟出当年红军爬过的雪山、走过的草地,通过切身体验让孩子们感受红军在长征路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在孩子们体验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分为四个小组,分散在各个关卡设施的两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一旦孩子们在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实践队员都能在第一时间保护好孩子们的安全以防受伤。

大班的小朋友们一个个化身为小红军,匍匐穿越“危险地带”,努力让自己不碰到“高压线”,踏上了长征路的第一关考验。第二关考验便是“爬雪山”,小朋友们不畏“雪山”的高险,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高大险峻的“雪山”,充分体现了“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的精神。第三关考验是“飞夺泸定桥”,窄窄的独立桥下面是“滚滚的江水”,孩子们需要保持好平衡,一鼓作气直立地走过独木桥,他们一个个都勇敢极了!最后一关考验名为“过草地”,孩子们要跨过一个个障碍,充分协调好全身各部位的力量,勇往直前度过“荆棘丛生”“布满沼泽”的草地。

图为孩子们在实践队员辅助指导下体验重走“长征道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薇荷 摄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等着描摹自己的未来,时代给予他们什么,未来他们就是什么。此次“红色故事进课堂,滋润童心欢乐多”红色主题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了红色故事、锻炼了孩子们的舞蹈能力,促进了孩子们的身体发展,更是时刻向孩子们传递着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红色主题教育课程虽已结束,但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被磨灭,相信故事中英雄人物的红色精神也会在小朋友心中生根发芽,犹如希望的火炬一般代代相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98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河湖健康问题与群众了解关注度的调研

调研概述:本次实践主题为“美丽中国”调研时间:7.1、8.10地点:玄武湖、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调研人员:徐颜清、许语馨、王婧、鲁俊杰、欧雅、陈晓语、吕雨恬、唐嘉励调研对象:群众、…… 徐颜清、许语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美丽中国实践活动

为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7月1日上午与7月15日下午,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南京小分队开展“河小青”创新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于7月1日…… 徐颜清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关于垃圾分类与河道清理的调查研究

【调研概述】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河道检测、垃圾分类

中国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返家……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颂红色经典 砥砺初心使命”红色人物事迹故事会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热情,4月1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举办了“传颂红…

最新发布

青春正好,我想去闯闯!——”三下乡“调研活动有感
从我们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设计方案、问卷设计、整理分析数据和撰写调查报告以4人组成的团队进行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活动,充分发挥了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
中国矿业大学书香实践团赴徐州市煤炭开采纪念碑开展社会实践践活动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矿业大学“踏徐州大地,寻苏轼精神”书香实践团赴徐州市煤炭开采纪念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苏轼作品的朗诵与宣讲。煤矿开采纪念碑位于夏桥公园,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东坡调任徐…
了解五行之道,学习中医养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5日电(通讯员杜佳依)中医养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当今社会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的志愿者老师们,为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空…
“保护红色遗产,宣传党史教育”暑期实践新闻稿12
学习红色遗产历史,传承革命优秀文化-数学与统计学院“保护红色遗产,宣传党史教育”暑期实践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保护红色遗产,宣传党史教育”实践队,深入武汉,学习毛泽东在农运所的历史…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共建爱心,点亮未来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共建爱心,点亮未来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7日电(通讯员管丽霞)为拓展自身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一脉相承”暑假社…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持实践之钥,启教育之门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持实践之钥,启教育之门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5日电(通讯员陈雪)摇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国家号召,汇聚青年力量。2023年7月4日是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
中国矿业大学“踏徐州大地,寻苏轼精神”书香实践团赴徐州市煤炭开采纪念碑开展社会实践践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矿业大学“踏徐州大地,寻苏轼精神”书香实践团赴徐州市煤炭开采纪念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苏轼作品的朗诵与宣讲。煤矿开采纪念碑位于夏桥公园,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东坡调任徐…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百年之计,教育为本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百年之计,教育为本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9日电(通讯员赵晓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提出,一经提出便广泛流传。它简洁而深刻地论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具…
放眼看世界,探索地理奥妙
古时人们认为天圆地方,我们的国家名字“中国”也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我国是世界的中心。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的整体面貌浮现,世界地图逐渐完善,人们对地理的探索与认识不断完善并持续深入。如今,…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把心写成河,把爱画成海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把心写成河,把爱画成海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4日电(通讯员安硕)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