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赴山西太原“红色记忆聚千年民族魂·奋斗征程绘百年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一)

来源: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赵晶晶 周圳强

长安大学赴山西太原“红色记忆聚千年民族魂·奋斗征程绘百年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一)

7月13日,长安大学赴山西太原暑期社会实践队与中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一同来到太原解放纪念馆及牛驼寨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追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化身志愿者,清扫烈士陵园,祭奠革命英烈;深入红色革命文化基地,真切感受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

实践队合影

一脚踏入红旗升,革命光辉照万方

上午九时,实践队员以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为宗旨, 前往太原解放纪念馆。在纪念馆的展厅内,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太原战役。展厅内陈列的书籍文件、历史图片、荣誉锦旗等珍贵展品向实践队员呈现出在整个战役中,以徐向前司令员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太原前线委员会,认真贯彻“围困、瓦解、攻击”的战役指导方针,机动果断,指挥若定;党的地下工作者积极搜集军事情报,瓦解敌军内部力量;广大人民群众抬担架、运军粮、送弹药,支援前线,为太原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身为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尽管身患疾病,但依然坚守一线指挥战役;地下党员齐平、周竞夫妇如履薄冰多年,为党组织提供关键情报;人民群众自发拆除自家门板为解放军战士作担架,军民一心打赢了太原解放战役。

讲解员讲解展厅内容

团旗辉下誓言宣,纪念碑前初心忆

随后,实践队员前往瞻仰烈士纪念碑,太原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遒劲有力。基座的四座浮雕,主题分别为中共太原党组织创立、红军东征、米峪镇战斗、攻克太原,浮雕栩栩如生,其上英烈浴血奋战的身影仿佛让实践队员立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其中一个雕塑展示了英勇善战的红军战士,他手持步枪,英姿飒爽;另一个雕塑则展示了牺牲的烈士,他高高扬起的右手表达着坚定而无畏的信念。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但相同的是一代代中华儿女传承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纪念碑前,实践队员在领队的带领下重温入团誓词,重新回忆起当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初衷和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激励实践队员为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不断努力奋进,加深实践队员对共青团的认同与归属感,提醒队员们自觉担当责任,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纪律意识,牢记入团誓言,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队员重温入团誓词

祭奠英烈悼忠魂,弘扬革命正精气

上午11时,实践队员庄重地迈入牛驼寨烈士陵园内。这座庄重肃穆的烈士陵园位于山谷之中,其墓碑上铭刻着无数英雄烈士的名字和事迹。墓碑上覆盖的泥土,诉说着烈士们奋战的岁月。此情此景,身为传承红色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实践队员自发组织起对烈士陵园墓碑的清扫。清扫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用手帕轻轻擦拭墓碑,额头上汗珠划过,眼角却满含热泪。

实践队员在清扫墓碑

待清扫完后,空气中弥漫着庄严的氛围,实践队员们一齐默默手捧鲜花,肃立在墓碑前,深深鞠躬以表对牺牲先烈的崇高敬意,回想他们当年的英勇事迹,不忘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实践队员向烈士鲜花

牛驼寨烈士陵园的清扫陵园、献花活动不仅仅是对先烈的一份敬意,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的一种具体表达。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唤起实践队员对历史的记忆和对英烈的敬仰,也能够激励队员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并促使更多人走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队员向烈士鞠躬

《国语》有言:“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实践队员聆听讲解缅怀先烈,此为礼;战士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此为义;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保家卫国,此为廉耻。四维已张,则国兴矣。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尽管个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实践队员们也会像革命烈士般英勇无畏,拿起属于新时代的“刀”和“枪”,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供稿:赵晶晶 周圳强

供图:韦晓羽 成铭浩

编辑:邹雄状

审核:韩小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7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井朱毛旧居:坚持学习勇探索的红色课堂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一寸红色土地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井朱毛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更承载着无……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旗下,井冈山上的生命之光——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井冈山,这座承载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山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近日,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进小井红军医院,亲身感受那段……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八角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基因代代传

晨光微曦,山川静默,红船行处,故事新说。红军的一天,从急行军的号角开始,脚步踏破黎明的寂静,汗水浇灌信念的田野。草鞋破旧,意志如钢,穿越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足迹与记忆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赴赤壁“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开展暑期学习锻炼活动

为持续加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凸显校地共建的特色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的种子在广袤的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4年7月,湖北第……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景再现三湾史,改编精神永流传

在翠绿的井冈山脚下,一抹红色的火焰在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传奇的土地,他们的心中,装着对历史的……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小分队深入桂花树社区:赤壁桂花香,社区养老情

在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桂花树社区的旅途,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社会基层治理的浓厚兴趣。此行,我有幸在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鑫的引领下,深入调研了桂花树……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湖师学子三下乡:学法普法,光明未来
湖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团来到栗林村鲁论书院支教已经过去了十一天。在这十一天里,我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课、普法教育和历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英语口语…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特色养生…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挥洒青春汗水,服务社区老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由于有多数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便进了敬老院,有时内…
南工学子三下乡:寻访东龙发展之路,擎画乡村振兴蓝图
(通讯员崔涵博于子涵王佳文)为充分发挥高校力量,鼓励青年大学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10日至15日,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大学生赴宁都县开展蔬菜大棚实地调研实践团(以下简…
安徽学子三下乡:珍爱生命,不做孤“泳”者
大学生网报安庆7月25日电(通讯员杨奕涵查文娟)水是生命的源泉,没人能拒绝水带来的无限乐趣。炎炎夏日,许多人都抵不住戏水的诱惑,下水游泳、玩耍。然而,溺水危机也悄然伴随着我们。为加强儿童防溺水教育…
武汉学子三下乡:捏出童趣,玩转盛夏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蔡吴怡)为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孩子们享受做手工的乐趣。7月25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桃市郭河镇经纬村党员…
《支教,我来了》
支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我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在支教期间,我亲眼目睹了许多孩子在艰难的环境下努力学习的场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让我深…
弘扬继承红旗渠精神,我们全员努力中
红旗渠,它不只是地理坐标,更是中原大地上耀眼的精神图腾。“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奇迹,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为了弘扬红旗渠精神,我们将红旗渠的建渠背景,建渠…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
贫困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政府民生与社会公益工程,而且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受资助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对自身生活的改…
红薯良田,民生共康
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襄阳宜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实践团队)七人赴襄阳市宜城区板桥店镇王台村展开特色红薯产业调研。在王台村书记刘波的带领下,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