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统魅力再绽放:芦笙传承人与学生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赵子帅

(通讯员:赵子帅)7月21日,芦笙传承人钟安六向山东建筑大学“华夏同声·云中筑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分享了他对芦笙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这位年过六旬的芦笙传承人自幼喜爱音乐,12岁时已能吹奏口弦,15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制作葫芦笙。多年来,钟安六不仅将芦笙技艺传承给儿子孙子,还在他教授的芦笙学习班中传授技艺,培养了40-50名年轻学生。在他的努力下,芦笙文化的传承薪火得以延续。

钟安六表示,芦笙传承是一代传一代,他从小便对这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毫不吝啬地将技艺传授给家人和学生。多年来,他坚持自制葫芦笙,传统工艺的传承成为他的责任与使命。钟安六坚守着工匠精神,承担着将这门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重任。

然而,钟安六也直言,芦笙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在于葫芦笙原材料的缺乏。为获得质量优良的竹子,他不得不从缅甸运送,这增加了制作成本。尽管面临各种挑战,钟安六依旧坚持传承,不遗余力地将芦笙文化传播出去。

实践团队成员赵子帅同学也感受到了芦笙文化的独特魅力。他表示,在钟安六的指导下,学习了芦笙的吹奏方法,深刻领悟到芦笙这门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赵子帅同学对芦笙的学习充满热情,希望能将这门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为乡村振兴增添文化底蕴。

除了钟安六的传承班,许多学校也开始开设芦笙学习课程。年轻人们对芦笙的兴趣日益高涨,学习年龄也更加广泛。同时,钟安六也特别提到他自制的簧片,这一环节对于芦笙演奏的音质至关重要,而他的自制技艺更是增添了芦笙演奏的独特风韵。

钟安六和实践团队成员共同传承和弘扬芦笙文化,让这门传统艺术在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芦笙文化传承的希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4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完成寒假社会实践工作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学院“声之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对刑警的访谈活动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学院“声之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访谈活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学院“声之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特殊教育学校访谈活动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学院“声之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院线下调研活动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寒假社会实践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寒假社会实践(六)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思想伟力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思想伟力2023年7月9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初心党建工作室“不朽星火”团队奔赴徐州市开展“追寻红色记忆,寻访复兴古迹”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我作为团队成员踊跃参与其中,…
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纪念朱载堉,传承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沁阳7月14日电(通讯员:李嘉思、刘涵雨)。为了顺应全国大学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潮流,响应学校追寻中国梦的号召。由若干学生成员组成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这次来到了家乡河南省焦作市…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大学生组团宣传家乡文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大学生组团宣传家乡文旅刘鋆,是来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公费师范生,他的家乡在湖南省娄底市的双峰县。那里人文底蕴深厚,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和中国共产党早期…
安全至上,快乐成长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安全意识,保护学生们的身心健康,2023年7月19日扶光队对邓家村三至六年级近40名同学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全面新颖,突出实际,贴近孩子们,包括消防、人身、交通等方面。此…
“变废为宝”——武科大学子赴富池污水处理厂调研
“变废为宝”——武科大学子赴富池污水处理厂调研(通讯员林泓安)污水处理厂是因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必须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为了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的具体流程,调研阳新县流域综…
镌刻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8日电(通讯员杨蓓茜)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社会…
向海图强春潮涌,奋楫扬帆正当时
为了更深一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加强学习和宣扬新时代海军精神,2023年7月7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心”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青岛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开展以“向海图强春潮涌,…
三下乡:老师教学脚踏实地,学生能力稳步提升
7月11号,今天的第一堂课是红色故事宣讲课。讲课老师湛友竹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有关于红色文化的问题,然而学生们无人回应。随后,他播放了一段毛泽东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在其抛出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孩…
携手奈李文化节,助推乡村振兴梦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红韵果香队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湖南汝城2023(第六届)红色沙洲奈李文化节开幕式。该活动是为了弘扬瑶族文化,推广奈李品牌,促进乡村振兴。图为团队成员在…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四站
历史的长河汹涌澎湃,每一朵浪花都有其刻骨铭心的故事,其中最绚烂的的一朵,必定是红色革命文化。为深入贯彻国家百年党史教育,2023年7月12日,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柳州“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