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6日下午,“益路同行,实践向党”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游历蚩尤九黎城时,实践团队运用苗族“蜡染”工艺制作图案。

任秋菊老师介绍到: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

蜡染实际上应该叫“蜡防染色”,它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蜡熔化后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花。如果仅仅是蓝地白花也不算稀罕,那和蓝印花布没什么两样。蜡染的灵魂是“冰纹”,这是一种因蜡块折叠迸裂而导致染料不均匀渗透所造成的染纹,是一种带有抽象色彩的图案纹理。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蜡染的制作工具主要有铜刀(蜡笔)、瓷碗、水盆、大针、骨针、谷草、染缸等。

制作时先用草木灰滤水浸泡土布,脱去纤维中的脂质,使之易于点蜡和上色。然后把适量的黄蜡放在小瓷碗里,将瓷碗置于热木灰上,黄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即可用蜡刀蘸蜡汁点画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点好蜡花的布再用温水浸湿,放入已发好的蓝靛染缸,反复浸泡多次,确认布料已经染好,即可拿到河边漂洗,让清水冲去浮色,再放进锅里清水煮沸,使黄蜡熔化浮在水面上,回收后以备再用。蜡溶化后即现出白色花纹。之后,再将蜡染反复漂洗,使残留的黄蜡脱净,即算完工。

制作当中,控温最难,现在都是运用电饭煲保温,以前都是用自己膝盖感受温度。

在实际操作当中对于笔的控制也得熟练,不然其蜡染的颜色就会不均匀。

正因为是手工做的,所以其每一幅都会不一样,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通过亲手蜡染,蜡染这一技艺,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同所有传统手工艺一样,是华夏文明的符号象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6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在主题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4月19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的主题活动……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举办“防疫我在”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2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防疫我在”的主题活动。由团支书陈萍萍举办,参加人员有……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防疫我在主题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2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防疫我在”的主题活动。由团支书陈萍萍举办,参加人员……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1月22日,由湖南师范大学17特殊教育班组织的志愿活动于下午三点,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王承艳组织负责,活动环节分为,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培训,陪小朋友做手工。本次活动与……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承艳)芃芃看见喜欢的会尖叫,会拥抱,尖叫两三次次,每次三四声;扯头发,3次;看见瓶子会让姐姐拧开,直接瓶子,不会说;学着姐姐喝水,先是想拿姐姐的水杯,我告诉芃芃,……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承艳)关于自闭症儿童,我见过的,喜欢长时间注视某些东西,比如自己的手、随身的玩具、转动的风扇、花园里的洒水器等。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些都归类为“自闭症行为”。我们……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承艳李璇)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特殊教育班级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负责人王承艳组织,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招募志……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承艳李璇)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特殊教育班级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负责人王承艳组织,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招募志……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