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非遗手工之美,感悟文化传承的力量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 作者:非遗+社会实践队

随着中国硬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越来越重视非遗文化,不断利用创新以及科技来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今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学生共同组建了第二期“非遗+”社会实践调研队,延续去年团队调研精神,此次我们团队前往了安徽省黄山市。

我们团队于7月3日上午从武汉出发,到达黄山北高铁站已是下午,印象最深的便是出高铁站的时候,远处的青山映入眼帘,青山上还飘着几朵白云,颇有意蕴。随后团队一行30人便乘坐大巴前往调研歇脚处,到达客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客栈周围群山环绕,青山白云,宛如大自然的一幅画卷。身处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祥和的世界。青山蜿蜒起伏,峰峦叠嶂,似乎是大地与天空的连接点。山体郁郁葱葱,覆盖着茂密的绿意,每一片叶子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歌颂着生命的力量。山顶被云雾笼罩,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远远望去,不同层次的山峦交错出壮美的景象,犹如一幅绵延无尽的山水画。此刻,路途上的疲惫感全无,只有一种舒心与放松。看着周围青瓦白墙的古式建筑,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次日,“非遗+”实践队前往碧山村去学习和体验非遗手工的制作。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安徽就占了三样宝,此次来碧山村,我才知道,原来墨的制作是如此复杂,是如此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一件工作,前前后后一共十一道工序,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步骤是锤打徽墨,传承人需要拿着二三十斤的铁锤,对徽墨不断捶打,需要捶打十万下,传承人要在作坊里忍受高温,耐住寂寞,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捶打,而且每个传承人一生只能在一个岗位上,不能更换岗位。徽墨如此贵重,历史如此悠久,有一点重要原因,制作徽墨时会添加很多中药,也为了方便保存,不被虫类啃食,这也是徽墨价格昂贵的原因,所以说一两徽墨一两金。随后,我们体验了制作徽墨的最后一步,给徽墨描金。

图为队员正在为徽墨描金“金不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蕾 摄

徽墨描金看着简单,实则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手不能抖,否则会导致描金字样不清晰,正反面需要用不同类型的染料进行描绘,只有亲身体验描金工艺后,才懂得制作徽墨的不容易,才懂得我国徽墨文化的伟大和非遗传承人的艰辛!

下午,团队成员亲手制作了安徽特有的非遗项目:瓦绘。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瓦绘既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瓦片上印着神兽的图案,寓意着保佑平安,守护一方,在瓦绘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自己的瓦绘作品,一个小小的瓦绘,花费了将近三个小时,足以证明瓦绘工匠的不容易,难以想象他们是如何在古代制作出这么多绚丽多彩,样式迥异的瓦片的。

图为队员们正在绘制瓦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保继 摄

图为队员们制作的瓦绘作品。中国青年网 梁瑶瑶 摄

在非遗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我亲身体验到了一个个细小而精巧的动作背后蕴含的智慧和技艺。无论是徽墨还是瓦绘,每一种非遗手工都需要工匠们细心的操作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一锤一刀间的巧思和耐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与机器生产相比,非遗手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每一件作品都是匠心独运的结晶,融入了工匠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沉浸其中,心旷神怡。当手中的工具与材料完美地交汇,一个个精美的作品呈现在眼前时,我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岁月,与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可言喻的共鸣。

更重要的是,通过非遗手工的体验,我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些手工技艺代代相传,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它们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与祖先的纽带。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传承和创新,我们才能让这些珍贵的非遗手工得以延续下。(通讯员 朱保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3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河湖健康问题与群众了解关注度的调研

调研概述:本次实践主题为“美丽中国”调研时间:7.1、8.10地点:玄武湖、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调研人员:徐颜清、许语馨、王婧、鲁俊杰、欧雅、陈晓语、吕雨恬、唐嘉励调研对象:群众、…… 徐颜清、许语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美丽中国实践活动

为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7月1日上午与7月15日下午,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南京小分队开展“河小青”创新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于7月1日…… 徐颜清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关于垃圾分类与河道清理的调查研究

【调研概述】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河道检测、垃圾分类

中国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返家……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颂红色经典 砥砺初心使命”红色人物事迹故事会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热情,4月1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举办了“传颂红…

最新发布

“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2023年暑期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暑期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增强家长和青少年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共同参与到防溺水工作中来,7月13日上午,由嘉陵区民政局、嘉陵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嘉陵区慈善总会鸢…
探寻人生之路,点燃振兴之火 ——合肥工业大学暑期团队拜访金寨县陈先志先生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中央有关大学生“三下乡”的批示精神,让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方向与发展趋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13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且行破晓立煌,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7月12日,岭南师范学院“红树启航”社会实践队联合中华社区在中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赤坎区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开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是为了响应第十个…
走进杭州淳安,邂逅茶香文化
7月4日,“乐道拾遗,共富茶香”暑期实践团了解淳安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来到淳安展开实地调研,探寻淳安茶叶文化。这是实践团开展调研的第一天,早晨9点,实践队一行来到淳安县茶文化研究会,与领…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授课之道,探自然之奥秘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授课之道,探自然之奥秘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们关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是一种可以开发他们的脑力与想象力,是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探知欲的良好课程。同时,在这节课中,我也收获了…
“乡村振兴,同圆粮梦”,生命科学学院学子赴南平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响应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科技小院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活动的号召,引领全省大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树立青年大学生们“自讨苦吃…
武科大学子走进嘉鱼县嘉鱼一中分享备考经验
(通讯员许郅臻)7月13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赤诚铸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嘉鱼一中高二13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团队成员任可担任活动主讲人。通过一段短片,任可对武科大材料学部…
让保护红树林宣讲活动走进碧海社区,树立社区居民保护红树林的意识
保护红树林,奏响生态乐章。2023年7月12日,在碧海社区,岭南师范学院“红树启航”社会实践队进行了一场宣讲活动,旨在增强公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的潮滩湿地木…
多彩暑假支教生活
大学生网报无锡7月14日电(通讯员徐洋)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校教师教育学院举办的“萤火之行,灼华凤城”公益志愿活动,从七月初至八月底在泰州海陵区以线上加线下的模式开展。本次活动召…
“生命不息,禁毒不停” —关爱未成年人禁毒教育活动
“生命不息,禁毒不停”—关爱未成年人禁毒教育活动为了提升未成年人识毒、防毒、禁毒意识,传承“生命不息,禁毒不停”的禁毒精神,让未成年人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本领的新时代青年。7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