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襄阳7月4日电(通讯员潘越)7月3日,已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百布堂手工家纺学习国家级非遗传承文化—枣阳粗布的第三天。团队成员们在枣阳粗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海伦老师和刘倩老师的带领下,已对枣阳粗布有了实践与理解。但百布堂中不仅仅有枣阳粗布这一非遗传承,更是包含了扎染、蓝印花布与其他刺绣布艺等多种非遗技艺,在这百布堂内可谓是另有乾坤。而刘海伦老师与刘倩老师也带领“拾遗”队员们一一学习。
图为刘海伦老师为团队成员介绍扎染的相关知识,让队员们深入了解扎染技艺。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潘越 摄
图为刘海伦老师为团队成员们介绍并展示扎染及蓝印花布所需染料蓝靛泥的配比制作,随后团队成员们也加入进来,亲身体验配制染料的方法。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潘越 摄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的扎染作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思雨 摄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的蓝印花布正在进行阴干处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睿勇 摄
图为刘海伦老师讲解传统非遗布老虎的制作方法,学员们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潘越 摄
图为团队成员们认真进行传统非遗布老虎的制作,大家都亲身体会,亲自实践。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潘越 摄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的非遗布老虎成品展示。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潘越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5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