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兴梦夏乡,暂别塘垭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作者:关佳煜

兴梦夏乡,暂别塘垭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3日至7月9日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为期七天的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9日下午14:30,团队在徐家镇塘垭村召开总结大会。

塘垭村支部书记易炳明,塘垭村第一书记杨国胜,岔路村第一书记陈发明,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尊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小辉,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胡燕,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王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辅导员彭新老师、胡倩老师出席本次会议,“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到场参会。团队志愿者杨凡主持会议。

图为总结大会现场 夏毓晗 摄

会议伊始,“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学生代表李佳颖进行发言。首先,她向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给予团队众多帮助的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老师等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她总结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取得的优异成果,以及七天的收获和成长。

随后,团队指导老师胡倩进行发言。她高度肯定了团队的努力和成果,并总结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希望团队成员都能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接着,大会进行协议签订和授牌仪式。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小辉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支部书记易炳明、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尊位分别签订协议,并进行“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

图为郭小辉书记为易炳明书记授牌 夏毓晗 摄

第四项议程,由塘垭村第一书记杨国胜发表进行讲话。他指出,在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体验了塘垭村的当地特产和风土人情,为塘垭村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接下来,由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小辉进行讲话。首先他向全体徐家镇领导表示感谢,并指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依旧高涨。而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发挥师范专业优势,利用新科技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认真反思总结本次赴徐家镇塘垭村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在今后的大学生涯里勇于实践、甘于奉献。

图为郭小辉书记进行讲话 夏毓晗 摄

最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合影留念,会议圆满结束。

此次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第三次来到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七天中,团队开设了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趣味语文、音乐、舞蹈等课程,也开展了作业辅导,直播助农,墙绘,采访校长、书记和基层人民等活动,收获颇丰,并极大助力了塘垭村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衷心祝愿团队志愿者们能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获得成长。

记者:关佳煜

摄影:夏毓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玉兰社|“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总结

导语2025年4月17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策划的“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在校园内成功举行。活动以谷雨节气为契机,通过传统拓印手工实践与节气知识互动,带领参与者深…… 张凯迪 周岩艳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预告

导语谷雨生百谷,春意渐阑珊。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气文化,增进青年学子对农耕智慧的认知,玉兰社将于2025年4月17日举办“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以拓印手作、节气知识竞…… 张凯迪 周岩艳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活动总结

2025年4月10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玉兰社在13号教学楼407教室成功举办了“弯飞清明,情思寄远”清明节主题活动。活动以手绘风筝和清明知识竞答为主要内容,吸引了40余名同学积极参与,大家通过……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活动预告

清明风起,万物生辉。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深化节日人文内涵,山东理工大学玉兰社将于2025年4月10日14:30至16:00,在13教407教室举办“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文化活动。活动融合手绘纸鸢创作……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活动总结

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同学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玉兰社于2025年3月26日至29日成功举办了“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系列活动。活动通过手工创作与摄影比……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活动预告

“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玉兰社线上春季主题活动即将启幕为迎接春日盛景,激发学生创造力,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将于2025年3月26日至29日举办“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总结

近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举办的“感恩之心,温暖相伴”活动成功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传递温暖与正能量。活动当天,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预告

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季节里,一场充满温情与意义的活动即将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校园内拉开帷幕。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精心策划的“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将于2024年11月28日在……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学习先进事迹,赓续红色精神
7月8日,“立足乡土,筑梦乡村”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调研实践队来到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为了对红色精神进行更加深刻的学习,团队在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对廖俊波同志的个人事…
池州学院学子赴武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了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加强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7月5日至11日,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学二十大精神悟新青年初心”党史学习实践团前往湖北省武汉市中共五大会…
湖北学子三下乡:熟悉乡村校园环境,认真做好教学准备
大学生网报恩施州7月11日电(通讯员谭辛如)为了促进农村教育建设,改善社会风气,让乡村孩子们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了解和学习更多知识,同时积极响应团中央发布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
走进农民运动讲习所
走进农民运动讲习所,传承革命精神2023年7月12日,我们来到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来到点燃燎原火种的地方,领悟并传承红色精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这座红…
E脉相传实践团走进海阳赵疃村,缅怀抗日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E脉相传实践团一行来到海阳市赵疃村,参观了地雷战遗址,感受了先烈们的英勇牺牲和抗日精神,立志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地雷战遗址见证历史赵疃村是山东省重点爱…
湖南师范大学冬青营赴大安乡开展“性教育”特色教学活动
(通讯员田思思李青筱罗俊祺)为进一步增强儿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儿童在“防性侵”方面的警惕性与自保能力,7月8日上午,公管院三元学社冬青营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安乡五星村开展“性教育”教学活动。…
HUE优师支教团:绘童心,描未来
HUE优师支教团:绘童心,描未来丹江口市7月11日电(通讯员冯诗涵)对家乡的依恋是人们从小就扎根在心的习惯,为引导青少年热爱家乡,培养青少年对家乡建设的贡献之情,挖掘青少年对国家城乡发展的看法,来自湖…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播撒爱心阳光
7月3日上午,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现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助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蓓蕾”愿服务队来到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塘湖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关爱留守…
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预防电信诈骗,共筑安全防线
大学生网报新乡7月11日电 暑假来临,为全力做好暑假期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学生防诈骗意识,守护群众的钱袋子,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实践团”成员在…
改变命运的支教之旅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去年暑假参加了支教活动,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这段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不仅改变了我对教育的理解,更让我见证了教育对孩子们命运的巨大影响。支教地点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