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志愿者走进大别山区,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来源:安徽师大文学院赴菖蒲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团队 作者:涂梦婷 施惠敏 王倩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安徽师大志愿者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走进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岳西县菖蒲镇菖蒲村,深入当地群众,探索扶贫现状,学习脱贫经验,开展精准扶贫活动。

大学生助力,帮扶暖人心

从2011年到2017年,从江城芜湖到岳西菖蒲,从弘扬国学经典到创新阅读与写作,进行教育扶贫,安徽师大志愿者们在菖蒲这片土地上,连续七年开展爱心支教、倾情陪护、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

精准教育扶贫,拒绝“纸上谈兵”。安徽师大志愿者们深入采访菖蒲村驻村干部,了解当地扶贫现状,精准分析扶贫数据;走访慰问当地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沟通交流,情感疏通,探索农村“爱心支教+互联网+陪护教育”新模式。


志愿者老师正给山区孩子们上创意写作课。

实践期间,安徽师大志愿者从小朋友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抓起,开展各种活动温暖儿童心灵:问卷调研,手写心愿,主题演讲……志愿者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努力让小朋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将教育扶贫转变为“精神扶贫”。

扶贫书记把关,做好引路人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曾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同年11月,一位年轻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放弃县城工作,奔赴至大别山深处的菖蒲村,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志愿者深入采访菖蒲村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万力。


志愿者采访菖蒲村第一书记万力,了解当地扶贫现状。

2016年7月,岳西发生特大暴雨,在山区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群众危房改造是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万力了解到一名老人家在东冲,住的是危房。家里的两个女儿一个嫁到了山外,另一个嫁到了邻村。为了让老人更好地养老,万力与政府协商,通过危房改造工程,将老人的房子建在了女儿所在的村子。现在,每当他去看望老人时,老人总是拉着他的手,双眼饱含热泪地说,“中国共产党好啊!”“听到老人这么说,我也热泪盈眶,心中满是自豪。”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菖蒲村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万力指出当地在尊重贫困户自愿的基础上,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政策措施,将山区生存环境差、自然灾害多等地方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对住房为D类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受自然灾害威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安排。“华堂建造六亲力,大厦落成谢党恩”。这是异地搬迁扶助对象王文忠在住进新房子时,请人写的红对联,这不仅是对党的赞美,也是对像万力这样共产党员的赞美的。

对于菖蒲村的扶贫现状,万力如数家珍。“现在,村里D类危房已经全面消除,建档立卡也从开始的332户1027人减少到11户14人。”谈到村里已经脱贫的人家,他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脱贫靠产业,技术要创新

风景秀丽的天仙河,四季翠绿的千亩茶园,淳朴善良的山间村民,鲜美多汁的农家菜肴……一幅美丽的山村图画点缀在大别山腹地,这就是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

2014年,水畈村荣获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成为安徽省唯一摘得年度“中国最美乡村”桂冠的村庄。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当地编制全新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将旅游和扶贫有力结合,同时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提倡家家兴办农家乐,有效促进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当地积极发展旅游业。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脱贫攻坚,当地政府将“对外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菖蒲的毛竹、板栗、茶叶资源极为丰富,被称为岳西的“毛竹之乡”,安徽省的“板栗之乡”。依托这些资源,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村里实行了“春笋冬输”、蔬菜“私人订制”等工程,建立了铁滩、金山等茶园基地,大力发展“高产早茶”和“夏秋茶”,因地制宜选产业,因户施策准帮扶,注重发展特色茶业和特色林业,同时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以此增加村集体收入,拓宽村民收入来源,促进当地村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当地部门还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要求党员干部“一对一”与各自的结对帮扶户落实2个以上“长短结合”的特色产业,2至3个增收致富内容,并帮助结对户解决实际困难,从而实现如期脱贫,增收致富。


一本本扶贫手册填写的不仅是信息,还有希望。

精准扶贫任重道远,脱贫攻坚青年有责。精准扶贫不是一个口号,它更需要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本次实践,安徽师大志愿者以“师范生教育扶贫,校媒人调研访贫”为主题,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支教助农的创新方式,在做好创新支教的同时,通过调研分析,探索菖蒲村脱贫经验与做法以及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助推菖蒲村在十九大即将来临之时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腾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观龙子湖有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豫情·育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美丽的郑州龙子湖畔,对龙子湖的水质变化情况及其周边环境做一些的调查,探究龙子湖湖水水质变化。…
安徽师大志愿者聆听老兵故事,献礼建军90周年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军队砥砺成锋、军魂永铸,2017年8月1日,正是建军90周年纪念日,安徽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在7月份慕名采访了岳西县抗美援朝老兵——余巧生老人。…
调研“梦想小镇”,行于创业大道
前日,“筑梦高校,创迎未来”调研团来到梦想小镇创业大道,实地调研创业大道的发展与创业环境问题。在创业大道中调研团重点在开展问卷与访谈工作。团队分成了两队,在图书馆、餐厅、咖啡厅等地休闲娱乐场所发放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经天纬地”赴周口西华县顶岗实习队工作进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
安徽师大志愿者专访乡村医生:大山深处的健康“摆渡人”
目前,中国有64 9万个村卫生室,138 1万名乡村医生,他们组成中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基石”,他们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摆渡人”。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菖蒲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们专访了乡村医生王文亮,探寻基石如何筑成,倾听医者如何摆渡。…
柳暗花明处睹浙大校友创业风采
前日,经过一日的实践与探索,“筑梦高校,创迎未来”社会实践调研团怀着深入探究“众创空间对地方性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的,来到“浙江大学校友创业孵化器”。到达之时已近中午,赶上休息时间并未有缘 …
初升之朝阳,勃勃之生机
初升之朝阳,勃勃之生机——记浙江大学蓝田学园“蒲公英计划”8月7日活动八月七日上午,蒲公英计划第二期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的志愿者小分队一行十二人早早地来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
长安大学大学生深入重庆石柱原始森林:只为寻找那一份“苦”,千里寻黄连
大学生网报重庆8月8日电(通讯员 边雯)7月13日,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堡村,云雾缭绕、山风怡人。12日,长安大学“汇聚青年力量·助力精准扶贫”赴重庆石柱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全体队员与重庆石柱县三益乡大堡村 …
滁州学院——“保护巢湖水从了解巢湖水开始”调研活动
8月6号和7号,我们团队在巢湖各个地方做了有关改善巢湖水的问卷调查。大部分人都希望加大改善巢湖水的力度,希望巢湖恢复从前的模样。巢湖蓝藻的爆发是一个持续很久的问题了,每年夏天爆发的时候,对附近的居民产 …
安徽师大志愿者寻访国家非遗:我用桑皮纸修故宫壁画
2017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菖蒲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团队来到岳西毛尖山,走访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基地,感受桑皮纸绵延千年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