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锄山村党建引领发展路,推动主题教育“走前列、重实效”

来源: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管理系 作者:卢辰怡 甘菀婷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深刻认识到开展主题教育是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2023619日上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管理系“毅路繁花”近邻党建调研服务队结合主题教育思想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锄山党校进行学习调研。乘着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锄山村在环境整治以及旅游发展初见成效,同时,锄山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依托党校完善党员义工队制度,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树立和谐互助的文明乡风,形成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党性教育的学习基地。

一、党建引领聚资源,文旅产业共发展

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东北面的锄山党校,西接同安,北临南安,是内厝镇唯一的高山村落,村庄依山而建,风光旖旎,群岭绵延,诸峰秀挺,是厦门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锄山村借由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种类,峡谷栈道将游客带入了绿色海洋中,并与峡谷花海相互呼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还为村民增产创收。锄山村结合自身环境优势,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景观项目,这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野菊花、蜂蜜、金银花等农产品已打响品牌,地下抗日武装斗争旧址、进士楼、佛国寺、峡谷瀑布、民兵水库、香草花园、百年好合香樟树、野菊花田地等特色景点,每年都迎来大量游客游玩,采风,观光。锄山村通过对村中溪的治理,村貌有了极大的提升,既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也为村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随着环境整治项目的逐步落实,锄山村正在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村庄环境。

在政府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和引领下,通过锄山村两委以及共建企业、村民共同不懈的努力,锄山村正在打造成为兼具文化特色与秀丽景观的旅游名村。

二、引领文化溯源,传承革命星火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锄山村以乡村党校为核心,打造集红色旅游、实践体验、教育培训的红色教育基地,以成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群众学习的教育基地,以成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群众学习的教育基地、机关和国企党员干部上山下乡的集训营为发展目标,实现上锄山,进乡村党校,重温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峥嵘岁月,感受泥土精神的启迪洗礼,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的好作风、好思想、好传统,体验悠然锄山的乡土风情的美好愿景。这里也是厦门市革命老区之一,村里至今留有竹篙楼抗日斗争旧址,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地下武装革命史,涌现了宋公铺、宋代、宋温、苏深渊等四位抗日烈士,留下了许多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锄山村作为闽中联络情报线路的先锋道,无数人在这里传承着革命星火。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内厝镇锄山村建立了一支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领导小组,其中有六个标准:有一个好的班子,有一支好的队伍,有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有功能适用的健身场所,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内厝这片革命热土一直有着星火早燃,红旗不倒的光荣历史。

图为实践队在为陈馆长介绍党校历史。通讯员甘菀婷

三、泥土精神耀我心,务实担当照我行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革命老区英雄鲁藜写的此诗赞美了泥土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宣扬了一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朴素清丽,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又摒弃了华丽的装饰,给人以哲理性的深思。

这就是锄山村所弘扬的泥土精神的来源,具体落实到以下四个词朴实,无私,奉献,担当。勇于先行先试,注重生态环保,重视文化传承,为民务实担当。实践队不仅学习到了务实担当的毅力,也领会到了泥土精神的内涵。

四、党建引领聚民心,关爱老少一家亲

锄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相关工作活动,比如消防知识的科普讲座,一盔一带平安出行的理论宣讲活动,以及读书快乐,快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教育服务等相关活动,为村里的老人们和孩子们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锄山村立足当地特色农业产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锄山村设立锄山幸福院,让居民家门口享受幸福“食”光,扶持老年“幸福食堂”建设与运营,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锄山村之行让实践队了解到了锄山村党支部深化近邻党建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旅产业。锄山村的发展生动体现了“近邻党建”的理念,红色史实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走出具有锄山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振兴道路。

图为实践队在进士楼合影。通讯员甘菀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乡村振兴中国梦 万籽千红石榴情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3日电(通讯员王颖)为贯彻落实“三农”工作,要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有利于保障农民增收、农业稳…
武汉学子三下乡:岁月失语,经典能言
“他执笔筑脊梁,风骨存世,国魂堪当。”鲁迅先生仿佛是一个符号,牢牢伫立在中国历史的节点上,以文字去注解一个国家的兴衰和觉醒。7月7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红船行志愿服务队…
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第六分队志愿者赴安陆市博物馆了解安陆文化
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第六分队志愿者赴安陆市博物馆了解安陆文化中国青年网安陆7月6日电(通讯员万嘉仪)7月6日上午,“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第六小队来到了安陆市博物馆,分别参观了其历史文化展区和红色…
用心传递爱,支教暖人心
为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推动广大青年学生服务奉献于社会,安师童行义务支教团队共17名成员于2023年7月9日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白璧镇小学开展义务支教。安师童行义务支教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红歌像一条强劲的河流贯穿着几代人的记忆,垒就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阵地。红歌,承载着人们对峥嵘岁月的记忆、对革命先贤的缅怀、对崇高理想和壮美人生的向往与希冀,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
爱国情浓映河溪,国歌唱响童心红
本网讯(通讯员舒嘉鑫张佳宁)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儿童根植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红色教育“深入童心”。7月9日,吉首大学“文传青年”实践团来到吉首市河溪镇中心小学,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
湖北学子三下乡:折纸寄温情,非遗焕新生
大学生网报赤壁7月6日电(通讯员马静萱)美育承担着化美启智、立德树人的的任务,折纸艺术作为经典的传统的手工艺术,对于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建立完善的审美观和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为了…
怀院学子下麻阳,民族团结一家亲
为了增加孩子们对各少数民族的了解,促进想象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服饰的兴趣。2023年7月9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在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
湖北学子三下乡: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一百年前,南湖的红船掀起了涟漪,水波推举起东方的巨轮,至今仍在激荡。秀水泱泱,红船精神永存,为了弘扬红船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红色种子。7月6日下…
曲园学子三下乡:推动宅基地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而保护古厝的前提是需要合理利用盘活闲置宅基地,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使古厝真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