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砥砺林大青年,建功美丽乡村”之三下乡总结篇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汤祖威 杨谦 李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7月9日讯】(通讯员 汤祖威 杨谦 李启豪 马钦)2023年6月30日至7月5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1人组成的“砥砺林大青年,建功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以及周边乡镇进行为期6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团采用了实地走访、数据分析、文化调研等形式来认识乡村、感受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在这6天里,促进团成员们用知识点亮实践灯塔,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青年视角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把自己的青春论文书写在了塔卧大地上。

1、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参观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在前往塔卧镇三家田村进行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前,实践团经过调研,互联网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到,塔卧镇具有浓厚的红色革命背景,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以塔卧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长江南岸建立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为缅怀先烈功绩,弘扬革命精神,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和区政府于91年夏发动募捐修复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并新建纪念馆,于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在讲解员的带领讲解下,实践团深刻的认识到当年革命先烈们的艰辛与一腔热血。

图为实践团参观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合影 通讯员 汤祖威 摄

2、 延续红色革命血脉烈士陵园奠忆革命先辈

在参观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后,实践团来到了革命烈士陵园,塔卧镇修建烈士陵园,纪念为开创与保卫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而英勇牺牲的烈士。陵园坐落在塔卧镇黄土堡,于1980年破土动工,1981年“八一”建军节落成。园中还有当年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先辈们的雕像,实践团全体成员在陵园里对这些为革命而献身的革命先辈们深深悼念。

图为实践团在烈士陵园合影 通讯员 汤祖威 摄

3、 实践团同三家田村党委书记刘祖江见面交流

实践团来到塔卧镇三家田村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经过一天的实地探查和调研,已经对三家田村有初步了解,在第二天与三家田村党委书记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三家田村目前是以黄金茶和莓茶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在黄金茶和莓茶的种植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三家田村的大部分村民为土家族,在生活习性方面还保留了一定的民族特色。

图为实践团与三村干部交谈 通讯员 汤祖威 摄

4、砥砺林大青年,建功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赴芙蓉镇、老司城实地调研

经过在三家田村的实地调研之后,实践团成员同意决定前往永顺县民族风俗保存完善的芙蓉镇和老司城两个地方进行实地调研。芙蓉镇和老司城都有着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和文化遗产,以及悠久的历史,发展特色旅游。

图为实践团赴芙蓉镇合影 通讯员 汤祖威 摄

5、助力乡村振兴之下农田,干农活

“访农、问农、尽在三农之事;扶民、助民,意在固民之本。”在7月4日“砥砺林大青年,建功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跟随当地居民下农田,实地体验干农活,亲身感受农民劳作的生活。乡村振兴促进团始终秉持“欲下乡,必先体其生,躬其行”的理念,体验三家田人民的务农生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书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国人的乡土情怀扎根在心里,流淌于血脉。实践团在田间劳作,切身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到劳动人民坚守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乡土情、体会到中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缘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努力学习课堂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为日后中国乡村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图为实践团跟随村民下地干农活 通讯员 王玉鑫 摄

6、走进五保户,传承中华美德

孝老爱亲,凡人至善。自古以来中华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引用中国古语,深刻阐明了道德昌则政化明的道理,彰显了弘扬敬老孝亲美德对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几日对三家田的调研走访,了解到三家田村老龄化严重,存在很多五保户家庭,促进团以此为理念依据,开展深入五保户,关爱留守老人的探望活动。7月4日下午,乡村振兴团带着亲手包好的饺子,走进不同“五保户”的家中,深入了解五保户家庭存在的困难以及其生活状况,同时帮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通过这次走访,我们意识到对这些贫困家庭的帮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和关怀,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要根据贫困居民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图为实践团走进五保户了解其生活状况通讯员 汤祖威

7、聚焦乡村振兴产业——烤烟厂,茶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唯有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带动地二三产业的形成。因地制宜是乡村经济发展的秘诀,乡村振兴团来到三家田村后对村内重要基础产业进行了实地勘察走访——烤烟厂,茶厂。得知现三家田村主要靠莓茶,黄金茶,烤烟这些农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通过走访乡村振兴团了解到因地制宜是乡村经济发展的秘诀,并且体会到乡村振兴任务的艰巨,不仅在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在于村民们观念上的转变。“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乡村振兴要发展产业,没有好的带头人,什么也做不起来,什么也改变不了。近年来,三家田村致富带头人刘书记敢为人先,积极寻求政策帮助、企业支持,这深刻激励着乡村振兴团的每位成员。图为村支书带领实践团参观茶叶加工厂

图为村干部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茶厂 通讯员 夏朝辉 摄

8、 乡村振兴之塔卧访谈会

赴三家田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之前,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们分别查阅资料,了解到三家田所属的塔卧镇红色历史,有着纪念鉴于中央红军已经胜利到达陕北,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途中改称红二方面军,并胜利到达陕北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乡村振兴团以此为目的,实践团对当地镇书记及镇干部进行了访谈,其中了解到塔卧镇虽然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景区配套设施欠完善。其中,交通依然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实践团深刻认识到交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同时也与镇书记及镇干部交流了近几年来塔卧镇政府对乡村振兴所作出的努力。最后,镇书记及干部也对实践团提出了寄语:如果是短期下乡,可以先了解调研,比如今年先了解,明年再来可以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点事,耳闻之路实践之,实际的去做一些有益于乡村振兴发展的事情,实际的去做一些探索,这样对大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也是一种帮助。

图为乡村促进团与塔卧镇干部访谈图 通讯员 汤祖威 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赴湘西州永顺县塔卧镇“砥砺林大青年,建功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 责任编辑:马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68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走进苏州博物馆,感受吴中风雅
中国教育新闻网苏州7月9日电(通讯员李锦怡)姑苏历史千年转,世界文化此地藏。为了更好的了解苏州的历史,追溯姑苏古城的文脉传承和地域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薪火社会实践队于七月五日走进苏州博物馆西馆…
千辛后,是朝阳
7月8号晚,应“岭南甄选”社会实践队调研组成员的邀请,在下洋镇镇政府会议室当地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网红南海阿山向组员分享直播带货成功经历并展开会谈。据了解,南海阿山于2020年回到下洋镇,并开始在抖音上进…
三下乡:数字化辅助教学工具促进教学新发展
中国青年网芜湖7月9日电(通讯员孟庆敏)为探索数字化辅助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6月29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源沃公司”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芜湖市弋江区南瑞实验中学,积极展开对…
岭南师范学院岭先行团队走进阳春,与商家、行人探讨春砂仁的话题
岭南师范学院的岭先行团队黄家惠和石恩恩近日积极走进阳春市街头,与当地的商家和行人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春砂仁的采访。这一行动旨在调查了解市民对于春砂仁的认知和使用习惯,促进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传承…
短视频直播助农的传播者与实践者
现如今,国家重视乡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乡村电商需要得到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知识背景,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媒体宣传和销售农产品,推动乡村电商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创新的…
曲师学子三下乡: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助力乡村新发展
土地作为当代社会发展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经济资源之一,其对于新时代乡村的全新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1月28日,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
支教盈年岁月艰,壮心一片刻青山;风尘未得空闲洗,硕果辉煌带笑还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的讲话精神,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圆梦”魅力甲骨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发展和振兴乡村教育的…
追随革命先烈脚步,体会革命萌芽诞生
中国青年网南昌7月6日电(通讯员程梦麟)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一座灰色五层大楼,见证了打响了武装派的第一枪,以及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
夏日清凉派送中
炎炎夏日,一碗绿豆糖水最能解暑。7月7日晚,“岭南甄选”社会实践队后勤组副组长许俊瑾组织了一场为下洋镇东华实验幼儿园附近村民派送绿豆糖水的活动。许俊瑾及其组员从中午就开始准备,前往市场精心挑选、…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春怒放 放声歌唱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7月四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马志愿服务队为中伙铺中学的小朋友们开展了特色音乐课,鼓励小朋友奏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