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数字技术赋能旨在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7月4日,湖南工学院商学院“农旅融合,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衡南县怡海村农耕博物馆走访调研、采集素材,挖掘当地独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创作怡海农耕文化宣传片,讲述 “三农”知识和历史变迁。
怡海村始终以精神富足为导向构建乡村善治格局,农耕文化园设有农耕博物馆、农耕文化长廊、农家书屋、乡村书画室、职工之家、屋场党小组,为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弘扬农耕文明提供了重要支持。农耕展示区内,从农耕用具到民间织布,从农耕寄语到乡风民俗,无一不述说着农耕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践团队成员在农耕博物馆拍摄宣传视频)
团队成员用相机镜头记录下怡海村的文化风采和历史底蕴,在视频中带领大家领悟传统农耕文化,呼吁大家共同保护与传承。实践团成员蓝莲凤用最激昂的声音,在镜头前认真地讲述着农耕历史故事:锈迹斑驳的独轮车,吱吱呀呀的老纺车,农耕文化馆留住了乡土记忆,也留住了我们的根,它时刻提醒我们,不忘艰苦奋斗,不忘初心。

(农耕博物馆老旧农耕农具)
2022年衡阳市乡村振兴研究报告中指出:敬畏乡愁,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要以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湖南工学院商学院学子充分利用以5G、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专业知识将数字赋能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通过“怡海乡愁——遇见农耕博物馆”的拍摄宣传加快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乡村旅游“景”上添花,注入新活力。

(怡海村手工艺品展示)
怡海村当地村民积极践行绿色环保,变废为宝的理念,几座大型手工艺品在村落中错落有致的摆放也让同学们感受了当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文化、旅游、数字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团队在“实践+思政”大课堂中传承传统文化,利用自身过硬本领和专业素养,投身全面乡村振兴,积极推广专业特色知识,助推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展,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25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在主题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4月19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的主题活动……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举办“防疫我在”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2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防疫我在”的主题活动。由团支书陈萍萍举办,参加人员有……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防疫我在主题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2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防疫我在”的主题活动。由团支书陈萍萍举办,参加人员……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1月22日,由湖南师范大学17特殊教育班组织的志愿活动于下午三点,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王承艳组织负责,活动环节分为,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培训,陪小朋友做手工。本次活动与……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承艳)芃芃看见喜欢的会尖叫,会拥抱,尖叫两三次次,每次三四声;扯头发,3次;看见瓶子会让姐姐拧开,直接瓶子,不会说;学着姐姐喝水,先是想拿姐姐的水杯,我告诉芃芃,……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承艳)关于自闭症儿童,我见过的,喜欢长时间注视某些东西,比如自己的手、随身的玩具、转动的风扇、花园里的洒水器等。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些都归类为“自闭症行为”。我们……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承艳李璇)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特殊教育班级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负责人王承艳组织,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招募志……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承艳李璇)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特殊教育班级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负责人王承艳组织,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招募志……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