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八旬老人宋迪泉余热不断,坚守留守儿童的天空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何云英

“一个教师纯净的心灵足以影响他的学生一生,因为他播下的种子都是爱;一个教师心灵中的美德,同样会影响他的学生一生,因为他播种的都是人类共同的美德。”

从“家庭辅导站”到留守儿童之家,他一直都在

身体瘦小,头发花白而又稀少,牙齿掉得只剩几颗,声音倒是很洪亮。这是我们团队到邛崃市高何镇支教时,我对宋迪泉老师的第一印象,和我想象中的负责人老师完全不同,甚至让人有些吃惊:这么老的老师?!在支教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走近了留守孩子们,还对这位宋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

1997年,宋迪泉在高何镇黄坝小学任教42年后正式退休。在教师岗位上默默奋斗了一生的宋老师应当与老伴安度晚年了,然而,他却不甘心无所事事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于是从最开始走街串巷到各家去给孩子们义务辅导,到后来在自家的院坝里办起了辅导站,宋老师乐此不疲地做着这份特别的事业。

只有50多平方米的院坝里,靠墙斜放着两三块黑板,露天摆着几十张课桌,这是宋老师的教室。“为孩子们上课,我感到很快乐。”他热爱教育这件事情,更关爱这些留守的孩子们。“家庭辅导站”让镇子里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有了着落,也为出门打工的父母们分担了一份忧。十多年来,宋老师用自己的退休工资义务辅导、奖励孩子,以教育为乐,无怨无悔。

这堂免费的辅导课,一上就是8年。2012年,宋老师入选“成都好人榜”,“家庭辅导站”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底,在小院里开了7年的“辅导站”终于搬家了,成为了现在的留守儿童之家。

如今八十岁年纪的宋老师,似乎还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愿。在我们支教的日子里,宋老师每天早早地就来到孩子们上课的教室,时常一天要来看望几次。要知道从宋老师家到留守儿童之家需走上20分钟的路,加之炎热的天气,就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大愿意承受的。然而每每会看到,在烈日炎炎之下,打着一把旧旧的雨伞,提着一个破烂的电脑包,在马路上佝偻地走着一个老头,那便是宋老师了。令人欣慰的是,每当宋老师来到教室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变得安静下来,我想这不是所谓的怕老师,而是表示他们对宋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他们幼小的心灵正生长着宋老师播种的爱与美德。

有人说他是“一条裤子闹革命”

其实,宋老师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是拮据的。我们一行人住在宋老师家里,他们老两口把最好的房间腾给了我们,而自己却住在一个棚子搭的屋子里,从狭窄的门口进到里面,走几步的距离便是床,屋里的灯光特别昏暗,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愧疚。

宋老师的老伴没有收入,每天都要佝偻着身子去自家的三亩地里做农活。老人还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儿子与他们一起生活。宋老师每月有两千多一点的退休工资,然而他省吃俭用,将一半以上退休金拿来维持“家庭辅导站”,为留守儿童带来快乐和温暖。给孩子们添置铅笔、作业本、印刷试卷……宋老师全都自己扛了下来。而离家较远的孩子,宋老师还留下他们免费吃午饭。为了激励孩子们的上进心,宋老师还自掏腰包给在学校期末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孩子颁发奖励。在留守儿童之家上课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接受过宋老师发给他们的奖励。记得有个小女孩向我介绍了留守儿童之家展板上的三张照片,三张照片里都有她,从二年级到五年级,其中一张便是她和小朋友们在宋老师家的院坝里吃饭的场景。还有一张照片记录了宋老师为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送去现金奖励。

宋老师似乎从不觉得自己生活缺钱,也不计较在孩子们身上花多少钱,看着一批批学生长大,他就很高兴。在宋老师身上,“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的理念,正在真切地彰显。他用一颗无私的爱心,滋润与呵护着那些留守的幼苗茁壮成长,他那种对教育的挚爱、坚守与追求,正在照亮那些山区孩子前行的道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2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六

七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天气十分炎热,同时我们三下乡的热情也十分高涨,为期7天的三下乡活动,让我收获了许多,受益匪浅。这次活动我们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开展,团队一行人一…… 陶圆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五

很荣幸这个暑假能够拥有这样一个“三下乡”实践的机会,让我去到下庄村,在那里体验不一样的农家风情。最开始知道下庄村这个小村庄,还是在巫山新闻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到的。看见了毛书记…… 石巧巧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四

“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实践之前对于巫山的印象,于是带着去山里观赏巫山云雨的心情参加了本次三下乡的暑期实践。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次三下乡也并不是我出发前所预想的是一…… 潘家梅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三

作为实践团队宣传组的一员,几乎每个活动我都参与了拍摄,我游走于不同的角度,站在队伍外围通过取景框以一种客观的视角观察、记录活动中的某些有意义的瞬间,以及每个人脸上细微的表情…… 邓仁庆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二

在经历一上午的赶车旅途后,我们安稳地到达了山东烟台·巫山产业园双创中心。很难想象,前一个月还是什么都没有的办公场地,一个月后便令人刮目相看,或许这就是初创企业所具有的魔力似的…… 唐凌峰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一

走近下庄,晴时蓝天白云,雨天迷雾云烟,高山、流水、人家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庄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自立自强。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 肖宇萌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胡皓月走近下庄,晴时蓝天白云,雨天迷雾云烟,高山、流水、人家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庄的人,民风淳朴,热情…… 胡皓月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胡皓月走近下庄,晴时蓝天白云,雨天迷雾云烟,高山、流水、人家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庄的人,民风淳朴,热情…… 胡皓月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整装、肃容传承红色之始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基层,学习井冈山文化及其精神。使团队成员通过社会实践,对国情和革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中受到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学习抗战英雄“爱国奉献、百折不挠”的精神,树立 …
支教热情在高何盛放
宋迪泉:用双手轻捧起留守儿童的希望
开展“建军90周年”调查问卷活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到来之际,为了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讴歌人民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弘扬解放军的伟大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碧血红流”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桃园广场开展了建军90周年 …
常理工:“情系万家”暑假社会实践团活动圆满结束
自7月11日起,常熟理工学院数统青协“情系万家”实践团前往常熟市泰安社区与枫林社区开展了为期20多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常理工:“情系万家”实践团队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8月1日-8月5日,常熟理工学院“情系万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及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走访常熟市几大社区、广场、家庭等地方进行实地调查,同时网上开放推广以调查家庭邻里关系为主题的问卷。…
暴雨来袭,“邮递员”在行动
  近日,河南省多地突发暴雨天气,正在濮阳市清丰县进行实践活动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瑞鹏精神邮递员暑期社会实践队也遭遇了一场暴雨,防汛抗旱工作又是各地区每年的工作重点,而我校见义勇为英雄 …
华水学子在行动—情系水利,自强不息
  2017年7月4日清丰县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第二天清丰县突遭暴雨,暴雨天气也耽误了实践队原本的行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瑞鹏精神邮递员暑期社会实践队秉承“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校 …
四川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关爱空巢老人 温暖留守儿童
2017年7月初,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GOL团队围绕“爱心照亮社会,公益温暖人间”的主题,开展了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溺水无声,瑞鹏小队在行动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每年因为溺水而去世的生命数不胜数,令世人痛心,我校见义勇为青年孟瑞鹏,因救落水儿童而不幸牺牲了自己年仅24岁的生命,瑞鹏和无数因溺水而亡的生命告诫着世人,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