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了解齐鲁大地上的珍贵文物,发掘其法治价值,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寻找齐鲁文物的法治光影”社会实践队利用假期展开了实地调研。2023年1月30日,实践队的队员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十笏园,走进了曾任潍县知县的郑板桥先生的纪念馆也就是曾经的潍县县衙,参观其中的文物,感悟郑板桥一心为民的思想,了解郑先生为潍县的发展做出的一系列贡献。
实践队的成员们首先来到了一块纪年表前,这上面记录了郑板桥一生的经历。乾隆十一年,54岁的郑板桥从山东范县来到了潍县任知县,连任七年。
郑板桥在位期间,开仓赈贷、修城凿池,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其中讲解员为我们重点讲述了最典型的“板桥施粥”这个故事。在大堂的左侧,就有这样一幅雕像。相传潍县大旱时,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板桥就下令广设粥厂,救济灾民。一日,一老妇因为是外乡人无法领粥,板桥就提笔为她写了“准给粥”的字条,自此,就有了“天灾无情人有情,倾身躬闻疾苦声”这句赞美郑板桥的诗。这反映了他爱民惜民的思想。
并且,郑板桥公正的断案也为许多人所称赞。古代地方官断案的判词,大多墨守成规、刻板冗琐,但也有诙谐幽默的。相传清代,在山东潍县当县令的郑板桥,判词就与众不同。据史书记载,郑板桥这个人不仅才华横溢,机智有为,更有一些怪招奇想,面对老百姓的状诉,他总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怪法来断别案件,深受百姓的爱戴,民间传说他在任7年没有一件冤案。
在断一件和尚和尼姑的案子时,郑板桥没有听取地保的一面之词,也没有被固有的社会习俗所束缚,而是亲自审理了这个案件的当事人,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放走了这两个人。郑板桥在断案时,不死板的运用法律,而是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实现了公平正义。
通过对流传下来的郑板桥的事迹以及后人为他刻的雕像,我们深入的了解了他的民本思想。对板桥判案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在古代判案就已经不仅仅是死板的运用法条了,而是法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由裁量权,这对我们如今的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6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教育有着重大而深刻的意义。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从短时间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长远看能够为国家的未来的提供后备人才力量。虽然山东省各市在上级部……
呼丹丹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真正的双减政策,一要做“减法”,减轻学生的学习与作业负担,由此要引申到必须减轻教师、学校、家庭教育的工作负担。二要做“加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增……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双减”的实施,对学校、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抓住“双减”政策推行这一契机,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制,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优化教育方法,加强教……
沐晚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我们党继承、丰富、发展了这一科学理论,强调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在发现学校过重的校内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学……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要构建校外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引导多市场主体加入,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当前社会信息高速发展,提升校外教育的管理效能,建设省市级校外培训教育管理系统,联合……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1)落实“双减”措施,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学校培训的机制,强化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一是强化对校外教育机构老师的监督管理,经常进行线上线下抽查检测,防止老师无证上岗现象。二是……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国家教育部门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区域优秀教学资源的作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高质量迅速发展。首先,完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关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它受到很多方面影响。这不是国家教育部门凭一己之力便能落地解决的,而是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来完成。我们不仅仅要注意到双减政策落地实……
呼丹丹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