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宁,是我国当代卓越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是具有诗、书、画、印、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他在各个艺术阶段的创作,以及他九十多年的艺术人生,构成了颇具研究价值的艺术个案。
为探索以国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掘用好于希宁艺术文化资源,发掘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鲁地拾遗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博物馆“三魂共一心”纪念于希宁诞辰110周年展,观赏国画艺术的意境美、意趣美、传神美,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神奇力量。

于希宁,山东潍坊人,原名桂义,字希宁,及长以字行。别署平寿外史,鲁根、管龛、梅痴,斋号劲松寒梅之居。于家世代以翰墨著称。诗文歌赋,传名于后世者,不乏其人。擅国画。1933年进入上海新华美专学习,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华美专,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
于希宁生前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在绘画中强调国魂、画魂与人魂的统一,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人文境界,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推陈出新的优秀代表。
他曾撰文指出:中国画艺术有其深厚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建立在它的民族性、历史性和科学性之上的,有牢固和稳定的基因,但它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必然要随着时代而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立足在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又不断吸收古今中外的营养,最后同化为自己的血和肉,这就是一个民族艺术能够衍续它的生命而经久不衰的根本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陈旧的规格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必然要受到冲击而破格。破格之后,绘画艺术又将进入一个新的自由阶段,当这一自由阶段发展到一定时期并取得新的经验时,就会产生新的规格。不破不立,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永无止境。
通过观展,鲁地拾遗实践队的队员感受到,传承中华文化从来不是口号,是具象的人生场景,有血有肉,更有正能量,大担当和永续传承。以于希宁为代表的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文艺大家,人们愿意抱着温情与敬意走近它,更去走进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5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