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倡导低碳环保 普及节能减排

来源:代铭阳 作者:林宣妤 高丽云

近些年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倡导和日益普及的生活新方式。“低碳环保”这个词虽已耳熟能详,但“低碳环保”的意识是否深入人民群众?对此,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碧水蓝天实践调研队在7月25日至27日前往杭州下沙云滨湾社区、围垦文化广场和围垦文化公园,对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

增绿减排中国贡献突出,蓝天低碳共赢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高,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日益严重,导致了极端天气的增加,南极、北极冰川过度融化,极易引发气候危机。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途径。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要想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就是要顺应群众的需要并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实现。因此,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碧水蓝天实践调研队以低碳环保为主题,利用问卷和随机访谈的形式,针对不同人群,深入社区、街道、商业区等场所进行调查,为社会转型的群众基础进行事实验证。

围垦文化广场位于下沙六号大街与之江东路交叉口,再往东走可以达到之江东路,之江东路外就是钱塘江。这里便是碧水蓝天实践调研队的第一站。

实践小组以围垦文化广场为中心向周边展开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问卷调研,并且对钱塘区的市民进行简短采访,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理念。

在围垦文化广场调研的这一天,实践小组深受围垦文化的震撼。下沙围垦文化广场树立着一座座与围垦相关的雕塑:有的扛着锄头,挑着扁担;有的拿着铁锹,拉着车,一座座雕塑描述着劳动人民全神贯注地进行筑堤围垦的场景。“下沙围垦的万众一心,战天斗地,不畏艰难,力创伟业的围垦精神,是下沙人民的宝贵遗产和财富。”这是下沙围垦碑上的一段话。碑上短短几百个字讲述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围垦历史,字里行间透露着老一代拓荒人迎难而上,只争朝夕的拓荒实干精神。

减少碳排放,是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随后两天,实践小组组成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低碳单车小队,带着宣传红旗,前往围垦文化公园、云滨湾社区调研,最终集结于钱塘江畔,分享此次活动的感受与收获。

脚踏实地“尽精微”,着力“关键小事”。低碳环保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要从每一个人做起,要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不留遗憾给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绿色遗产,。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

通过整理,发现调查问卷的受众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18至50岁,极少部分在18岁以下或50岁以上;对于各种垃圾的分类一般了解,少数非常了解或不了解;大多数希望能够加强环保力度,强制进行垃圾分类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天里,随机访谈的受访者达数十个,采访了当地居民、学生以及外来务工者。从与当地居民的访谈中,小组了解到,杭州当地的环境建设提升是较大的。和以前相比,路面整洁了,绿化增加了,河道干净了,而且增加了公告栏,小广告乱贴的现象也好了很多。另一方面,当地居民认可政府开展的环境治理行动,尤其以五水共治、美丽河湖行动为主,“臭水河”变成了“幸福河”,困扰当地居民许久的臭气消失了。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的饮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在问到是否为低碳环保做出一些实际行动时,全部受访者都表示有,如看到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不乱丢垃圾、进行垃圾分类、无人时关灯关空调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一点小小的力量或许不能改变什么,可是许多小小的力量在一起,就一定能改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0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我心痴绝处,悠悠系古城。温州市永嘉县是一座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古城,这里有静如处子、波光潋滟的楠溪江,有传承千年、满载乡情的舴艋舟,更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近日,……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寻访抗战英雄之子,传承红色传统文化

走进永嘉县的北村的“钟寿祠堂”,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文化团的成员便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气息:破旧简陋的屋瓦白墙上,革命英雄汪吉仁和汪瑞烈的照片悬挂着;室内简单的陈设中,还有对那段革命……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传统舴艋情满载,经典红色永流传

近日,为期10天的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悠悠我心系古城”社会实践团活动在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圆满落幕,特色活动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旨在挖掘、传播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为当地的……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学子听乡镇党委书记传授大学生下乡工作秘诀

“脚勤,皮厚,嘴抹油——这七个字是大学生下乡工作的秘诀。”在温州市岩坦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党委书记徐翔笑眯眯地向浙江理工大学的实践团队传授他多年工作总结的经验。 ……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悠悠古城殷殷期盼,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清晨,太阳在鸡鸣声里缓缓升起,蝉鸣聒躁,万物开始慢慢地苏醒,又是一个烈阳高照、热情似火的夏日。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一座红色文化气息浓郁的古村庄,在7月14日这一天,浙江理工大学…… 王佳希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革命热血育红菱,红色文化伴我行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温州永嘉县屿北村,一个曾经孕育出多位革命英雄、沉淀了丰厚的革命文化基础的红色圣地,在这里开展了以“革命热血育红菱……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理工学子开展支教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进入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开展了第一次支教活动。“我是你们的彩虹姐姐!”,“我是你们的温柔姐姐!”志愿者们独特而生动……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也走“一带一路”,永嘉舴艋载得动绿水青山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文化活动团抵达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意在探究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时值建党97周年,文化活动团紧跟“十九大”乡村振兴“三步走”战……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自主更新模式探索:以杭州、绍兴、台州为例

近日,一份关于城市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调查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以杭州市、绍兴市、台州市为例,深入探讨了老旧小区自主…

青春筑梦践初心 政社同心启新程

在时代的号召下,“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盛大启航,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子们以昂扬之姿奔赴基层,用实际…

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于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开展汇报形式讨论会

2025年4月2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报形式讨论会。此次会议邀请到学院指导老师…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会议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专题会议。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副院长张帆、党委副书记王伟及各专业教研…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

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4月27日,外国语学院于教学楼2-402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本次会议…

最新发布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青马工程”学员开展爱心书屋构建活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应总书记对于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属于青年人的一份力量,5月17日-5月26日,西南石油大学南…
大工学生进云南,点亮山村孩子知识梦
蔚蓝明亮的天空,蜿蜒回旋的山路,层山叠嶂间瀑布飞流而下,漫山苍翠中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南筐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乡。或许在旁人眼中,它仅仅是一个群山之间的小村落。但是于大连理工大学盘…
小电池,大智慧
6月30日早上九点,“化梦为实,源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实地考察与沟通交流,调研参观企业生产流程。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按照负责人的指示依次进入锂电池生产车间进行参…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传承历史思想 创新乡村发展
乡村发展是我们党百年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切身感受乡村的发展过程,2022年7月25日,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彦懿在当地公安局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体会摘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践行从书本走向实际,2022年7月20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彦懿前往和静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暑…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美丽乡村 锦绣山河
近些年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倡导和日益普及的生活新方式。“低碳环保”这个词虽已耳熟能详,但“低碳环保”的意识是否深入人民群众?对此,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
长安大学赴陕西咸阳“踏壮阔百年征程路·寻峥嵘党史初心途”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为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点亮时代明灯,2022年8月13日至1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咸阳“踏壮阔百年征程路·寻峥嵘党史初心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张…
长安大学学子暑期社会实践,返家乡进行乡村文化建设
为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建设,集安美术工作者响应号召,利用疫情居家期间,创作了一批国画、漫画、剪纸等美术作品,准备等疫情平稳后,由集安市文联装裱制作,赠送给乡镇基层,帮助部分乡镇开展文化宣传。在此特…
山之上,国有殇——寻访家乡红址,赓续红色血脉
享有“中国抗日第一山”美誉的抗日山位于革命老区——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文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是滨海军区甚至山东军区的精神制高点。8月14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烈士精神”…
新时代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调研 ——西工学子暑期三下乡活动
为了解纪念与探寻前辈们的革命征程和了解与宣传中国的剪纸文化,“新时代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调研”实践队于今年8月前往富有红色革命文化与饱含剪纸文化的陕北进行探访。在感受先辈们的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