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胡经东

2022年8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实践团队赶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旨在了解乡村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居民生活等相关问题,在我们追溯中国社会发展足迹的道路上,深刻认识到乡土文化凝聚了祖先文化智慧的结晶从而强化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8月20日,实践队抵达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并开展暑期实践调查。清晨,实践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集结一起,不同于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蕴含着一缕缕炊烟,一声声吆喝,一辆辆自行车。我们若有所思,或许这就是远离城市喧嚣的慢生活。光阴荏苒,数字时代的到来,风驰电掣间,一切快而即达,取代了心心念念的煎熬与忐忑,所有的远在天涯,皆有如近在咫尺。在小城里,有陶渊明眼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眼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李绅眼中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看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地上,不仅有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还有延续了5000余年的乡土文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油然而生一种家乡的归属感。更是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华夏乡土文化的共鸣。此时此景,我迫不及待开始接下来的走访。

期间,我们走访了当地集市,经过提前了解和即时询问,我们发现乡村的物价比城市低不少。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我们随机拜访了几户人家。与他们交流中了解到近年来乡村发生的变化。如今村里年轻人已是极少,多数都已外出求学和务工。这也是如今乡村振兴面临的一大难题:“留不住人”,尽管老人们面对我们的到来充满热情与喜悦,在交谈时笑容始终洋溢在脸上,但是却难掩老屋的寂寥与沉默。我和队员们不禁思考,如何使乡村留得住人呢?人与技术是关乎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年轻人不外流,就必须要有吸引他们之处——工作或者高质量的教育,相比较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提供工作无疑能更快的实现,在乡村创办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无疑是一条好的建议,但是如何具体的实现它,却并非易事,这其中需要企业家,当地政府,以及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刘有权在与当地居民进行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辰阳 供图

当日恰逢当地居民做核酸检测,实践队便以青春奋斗正少年,志愿服务我先行的初心积极投入核酸检测协助工作中。朦胧而飘摇的小雨不期而至,洒在身上有丝丝凉意,但却丝毫没有减少我们高涨的情绪。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细心观察到,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据了解“新农村建设”是指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具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其最外在的表现就是当地新房屋的规划与建设,整洁的街道,优美的草地绿化,白墙灰瓦的房屋等无不彰显着相较于过去“老、破、旧”的陈腐刻板乡村概念,如今的乡村的的确确迎来了新生。我也在此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好的环境对乡村振兴意味着什么?队员们分享道,一株植物最终能成长的如何,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基因,也与其外部环境息息相关,适宜的环境,是植物良好成长的必要条件,正如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对创业的政策鼓励,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石。

核酸检测完成后,小雨渐息,夏日的酷热也消散了几分。我们走进当地的暑假辅导班,孩子们天真活泼,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那份童真总是很打动人。在辅导班,实践队开展折纸、唱歌等活动,旨在为小朋友增加技能的学习以及美好生活的体会小孩子兴高采烈欢乐的声音响彻云霄。孩子,是民族的希望,而我们面对的小朋友,是未来的栋梁,也许他们就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排头兵,会成为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作出贡献的佼佼者。尽管在乡村,人们的生活可能不富裕,但是孩子们的教学环境却干净整洁,或许这正应对了一句老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们也相信,有此信念,乡村振兴,一定不会遥远。

图为实践队员蒋玉龙正在教小朋友们折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学恩 供图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乡村生活的风貌和感受。然而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时代的新青年,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焕发绚丽光彩。”无数事实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二人坚持用双手铸就梦想,用汗水浇灌未来;我们可以回想雷锋那句:“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奋斗中去。”;我们可以感受到年仅21岁的王焯冉在面对火情时的义无反顾,蹈死相从。因此,我们决不能低头,决不能忘记初衷,把小我融入大我,用乡村振兴精神感染自己。“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个缩影,我们也是中国14亿人中的一个缩影。我们生逢其时,我们肩负重任,我们应以己之力,筑振乡之基,谱兴国之章。(通讯员胡经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2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食遇”社会实践队:参观预制菜生产楷模企业--国联水产

7月5日,今天是我们线下调研的第二天,我们今日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去国联企业进行预制菜的生产加工流程的了解和参观,到达国联的门口后,我们由在国联任职的采购总监,同为岭南师范学院的三…… “食遇”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食遇”社会实践队:往国联,做调研

7月5日,经过前几天的风吹雨打,今天天气终于转晴,但是是真的晴,三十多的气温,热得我全身在冒烟,但也并不影响我们外出调研的激动心情今天我们“食遇”社会实践队是去湛江市国联水产集…… “食遇”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食遇”社会实践队:国联水产总部调研

7月5日,我们“食遇”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国联水产总部调研,跟着学院领导、老师一同前往,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询问了我们的调研情况,对我们“食遇”社会实践队表达了关心及鼓励,希望我们真正…… “食遇”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食遇”社会实践队:岭师学子前往国联水产进行访谈

7月5日,岭南师范学院“食遇”社会实践队前往吴川市黄陂镇国联水产集团生产基地进行调研访谈湛江预制菜的生产情况。清晨,队员们整装待发,坐车前往国联生产基地。国联生产基地位于吴川的…… “食遇”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食遇”社会实践队:参观国联水产,深入了解预制菜

为更好了解预制菜产业的现状以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食遇”社会实践队于7月5日前往吴川市国联水产(吴川)对虾产业园调研,调研预制菜的生产加工过程以及预制菜代表企业的发展,从中寻…… “食遇”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食遇”社会实践队:第二站——前往国联水产总部学习

经过昨天一天在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线下实地调研,我认为我们对调研工作逐渐熟悉,也算是踏出实地调研的第一步了。今天我们8人小分队继续开展线下调研工作,经过一个多小时坐车之旅,终…… “食遇”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食遇”社会实践队:我们真的在下香

7月5日,终于来到了去企业参观的日子。“食遇”社会实践队的小伙伴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七点半就在学校教学楼集合,然后分两队前往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国联水产总部。刚到吴川时,时间还比…… “食遇”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食遇”社会实践队:在企业国联水产的美好时光

7月5日,终于来到了去企业参观的日子。“食遇”社会实践队的小伙伴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七点半就在学校教学楼集合,然后分两队前往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国联水产总部。刚到吴川时,时间还比…… “食遇”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需以“躬行实践为先”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福满乡叟”社会实践队队员感悟
慢性病对于人的影响是长久的、消极的,不仅仅是对于患者本身,还会辐射到其照顾者。由于花费较多时间、精力照顾患者,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往往不高,随着生活脱离常态化,尽管后续无须再…
党史宣讲颂党恩,义修服务进乡村——人工智能学院赴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7月18日至22日,重庆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暑期三下乡“以智兴农”实践团围绕“学党史、颂党恩、青春献礼二十大”主题,赴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深入基层的行动和服务群众的决心迎接党的…
以智兴农感党恩,义修服务进乡村——人工智能学院暑期实践团赴忠县磨子乡义务维修家电
7月18日至22日,人工智能学院暑期三下乡“以智兴农”社会实践团一行14人赴忠县磨子乡,连续两年为当地义务维修家电。实践团以小红帽家电维修协会成员为核心骨干,通过集中送修和进村入户,共接收家电80余件,维…
人工智能学院“以智兴农”实践团走访慰问监测户,开展互动式党史学习教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7月18日,人工智能学院暑期三下乡“以智兴农”实践团赴忠县磨子乡石梯村,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走…
学党史、颂党恩、青春献礼二十大 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实践团联合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人工智能学院市级重点团队“以智兴农”实践团联合全国样板党支部——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一支部于7月18日至7月21日深…
玉兰社新学期第一次例会
2022年9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在十三教召开了新学期的第一次例会。主要安排接下开一个学期的活动安排及九月下旬的活动详情。随着新生的到来,最最看重要的事情是纳新活动,我们在会议上讨论了…
中国计量大学银发伙伴工作日志(二十七)
今天我们在街道上遇到了一位奶奶。奶奶也是平日里没什么小团体的,就自己一个人到处转转,状态也挺好的。在问及社区方面,据奶奶说,社区虽然没那么重视老年人,但还是会不定时地给居民提供磨剪刀之类的便民…
西农学子于太枣村开展乡村产业振兴调研工作
7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太枣村乡村振兴调研队前往合阳县百良镇太枣村进行乡村振兴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及其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太枣村村书记任继友热情接待了调研队,并…
中国计量大学银发伙伴工作日志(二十六)
今天的调研是从一个路上偶遇的大爷开始的,天气真的很热,一路上很难看到老年人家,找到愿意参与调研的老人更是难上加难。上午的气温真的无时不刻考验着我们的耐心与毅力,就在我们苦苦寻找合适的调研对象时…
中国计量大学银发伙伴访谈特刊:将爱传出去
今天我们来到南星街道的海月桥社区,有幸见到了社区内负责老年活动的奶奶,并对她进行了采访。Q1您认为老年人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有哪些?需要政府做些什么?家庭方面的话,就是要带小孩。社会方面的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