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中国之精神,绘抗疫之篇章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易宇星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好似洪水猛兽,侵扰金国。正当人心惶惶之时,有些人扛起了抗疫大旗,以中国之精神,在这不朽的抗疫画卷上绘下一篇壮美的中国篇章。

以奋斗之精神,绘一朵勇担重责的青春之花。面对疫情,一批批青年以青春的力量铸造抗疫的城墙。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一张空白的画卷,在抗疫中,她们用奋斗书写下种种可能。一批批90白衣天使,以绚烂的青春之名,利誓报国定理,与病毒抗争到底。90后女医生张子煜主动请缨,奔赴武汉,勇斗病魔。95后党员赵青雅,千里迢迢赶赴武汉,只布望为战胜疫情献上自己的力量。95后女孩甘如意,胸怀无畏之心,四天三夜骑自行车回到武汉,只为前线与病魔抗争。少年强则国强,正是广大青年用青春的活力与担当与疫情斗争,才让我们在这个刺骨的寒冬,感受到丝丝暖意。广大青年们不诲青春,以自己的肩膀扛起抗疫的重任,接过民族的精神火炬,在抗疫壮阔画卷上画下一朵勇担重责的青春之花。

以责任之精神,绘一颗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从一封封“请战书”“与夫书”,到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挂帅亲征武汉,从15名医务工作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到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者满员…他们在病毒中逆行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在我们与病毒之间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连续密封八小时任汗水流淌也不出病房,有的坚守423个小时夜,夜以继日地救治病患…医务工作人员,他们有着一颗救世之心,一腔赤子热诚,一种职业精神,一份责任担当,这些让他们冲破对生死的畏惧,选择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选择了“向前,不退”的坚定。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他们那一个个用担当写下的名字,一个个用热血印下的鲜红手印,一道道毅然转身的背景,在今天这个大写的中国,绘就了一颗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

以和平之精神,绘一只美美与共的互助之鸽。你看,当阴霾笼罩吋,五星红旗依然在迎风飘扬,送往外国的抗疫物资上,镌刻看五星红旗的模样。“千里同好于金石”是中国赠予法国的温暖流动;“青山一道,共担风雨”是中国报答日本的苦难真情;“肝胆永相照,冰壶映寒月”是中国与韩国海之隔的守望相助;“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是中国对德国春天将至的期许。泱浃中华自有大国担当;巍巍华夏,自具大国姿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谣”,免难时的援助,中国不相忘,定倍奉还。

以奉献之精神,绘一曲感人肺腑的爱心之歌。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千千万万志愿者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奉献精神,用爱心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他们原本是老师、公司职员、快递员、水电工、学生等,如今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原本都是普通市民,如今却化身为信息员、采购员、宣传员;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成为照顾邻居孩子的“临时妈妈”、纾解情绪的“知心姐姐”。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一个个“红马甲”在疫情面前站出来、在关键时刻顶上去,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防控一线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免费为医务人员做盒饭的“雨衣妹妹”,到不幸牺牲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许鹏,从“封城”期间在武汉维系城市交通的6000多名网约车司机,到参与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108名“疫苗勇士”,广大志愿者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写下生动注脚。下沉社区、造福群众的使命担当,甘冒风险、流血流汗的牺牲奉献,不拿报酬、甚至自掏腰包的大公无私,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爱无疆……这样的精神风貌,正是我们抗击疫情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以团结之精神,绘一面众志成城的民族旗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战疫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从救治病人的第一线,到基层防控的最前沿,从加班加点保生产的工厂车间,到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科研实验室,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一位位党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冲锋在一线。全军63所定点收治医院开设收治床位近3000张,1万余名医护人员投入一线救治;空军共出动30架次运输机、执行4次军队医疗人员运输任务;驻鄂部队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日均出动200多人次、车辆百余台,运送生活物资240多吨……人民子弟兵无论情况多么复杂、任务多么艰巨,越是艰险越向前。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他们 积极主动做好场所检查、卡口执勤、社区封控、维护治安等工作……他们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悉心为群众服务,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快递员汪勇坚决往返往医院接送医务人员;河南省嵩县闫庄乡竹园沟村的300多个村民用双手拔了三天大葱,凑齐十万斤,捐给武汉;宁夏卡车司机杨荣荣等人日夜兼程驱车30多个小时,运送20多吨爱心苹果支援武汉;江苏省镇江市的袁传伟扛起了“一个人的生产线”,独自奋战16天,完成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过氧化氢消毒器零配件的生产……全国人民始终同湖北和武汉人民站在一起,共同与病毒展开搏击,用大爱筑成了一道道暖人风景线。14亿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写的中国,在艰难抗疫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用生生不息的精神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赞歌,描绘了一首又一首的壮美诗篇,绘就了一幅又一幅的动人画卷,铸就了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中国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全世界的人们:中国本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9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生逢其时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好似洪水猛兽,侵扰金国。正当人心惶惶之时,有些人扛起了抗疫大旗,以中国之精神,在这不朽的抗疫画卷上绘下一篇壮美的中国篇章。以奋斗之精神,绘一朵勇担重责的…
深入红色基地,传承革命情怀
深入红色基地,传承革命情怀为深入开展学习、宣传红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实践团队成员于7月23日到达驻马店杨靖…
学知行合一 展靓丽风采
2022年7月15日,阳光依旧明媚,微风时不时地拂过林梢,伴随着走在绿荫下就可以轻易听到的蝉鸣声,温州大学法学院溯初学堂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再一次来到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共同迎接七彩之…
“双碳”目标下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粮食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我国产生农作物秸秆农业固废6.74亿吨,目前农业固废普遍存在“分散、量大、面…
深入了解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历史内容
深入了解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历史内容实践团队成员于7月6日到达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进行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当年八路军在此处工作抗战的有关陈设事迹。洛八办革命史迹综合陈列展厅首…
阅中华,跃青春,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8月2日和8月3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党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党史为了使每一位国人都能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国梦”而注入无穷的生机和活力;正是为了让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信念、信念坚定,在引领发展中永不迷失方向。更是为…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三下乡:运用专业知识,践行乡村振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8月1日至8月8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外贸学…
四川学子“三下乡“:传承劳模精神,凝聚奋斗力量
四川学子“三下乡“:传承劳模精神,凝聚奋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
论《尚书·尧典》文化价值
《尚书·尧典》乃传世之极为重要的先秦经学文献,是先秦儒学初兴、经学萌芽之际,由儒家某位思想巨人整合成篇。虽然所阐述的材料,多来源于上古神话与历史传闻,但其立言主旨,却有一以贯之的整体思想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