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神秀天台,探古寺文化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作者:21浙东唐诗之路·梵音小队

8月19日天台电(通讯员 徐维萱)

8.1日浙东唐诗子路调研小组天台小分队来到浙江天台国清寺进行古寺文化的相关调研。感受佛学法雨润泽,享受自然清丽之美。

天台山素有钟山岳之神秀的美誉,它以山水自然为魂,以佛教文化为骨。谱写天地间四万八千丈的瑰丽篇章。正所谓“一脉天台山与水,半部中国全唐诗”。天台山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终点站,文人墨客荟萃,寻仙访道,踏歌吟诗,留下了许多的千古绝唱。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它是李白心中的神秀之地;“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它是寒山子的天人合一的隐居地。“仙驾初从蓬海来,相逢又说向天台”——是元稹钟爱神往之地。

同时,浪漫的唐诗与深邃的佛学义理国清寺相碰撞,迸发出绚丽的光彩,国清寺作为千年名刹见证了这场繁华盛世中浪漫且义无反顾的旅程。在今日,依然有独具魅力和意义。

国清寺位于天台山山脚,我们漫步入山林,就见山重溪回,重峦叠嶂。我们侧耳倾听松吟草露,访千年古寺。

沿溪数里,便见石桥。石拱桥形似飞虹,古朴大气。越桥即见寺宇照壁,壁上书写“隋代古刹”。入口是一座小山门,侧偏于照壁,典雅简朴又古意悠悠,悬“国清讲寺”匾。

我们前往国清寺那日,恰巧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古寺被笼罩在一阵雾色之中,水雾弥漫,伴着檀香袅袅,诵经声阵阵。整座寺庙庄严古朴、静谧安详。细雨中,寺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更加鲜活起来。诉说勾勒着古寺沧桑沉浮的历史文化。

雨水汇聚隋梅枝头,凝聚低落。“玉瘦香浓,檀深雪散。”千年来,隋梅亭亭而立,无数个春去秋来之中,在伽蓝殿畔静听一个个美好的祈愿,遇见一颗颗诚挚的心灵。侧耳聆听僧人们的袅袅诵经声,句句的经文渗入了苍劲的树枝,每年初春,雪白花开,香满古刹。花开之声仿佛是轻语经文,结出的每枚青果化为佛珠粒粒。檀香袅袅,水雾朦朦。我们静静地站在隋梅前,似乎有一种声音跨越千年,来完成灵魂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所有的迷惘瞬时烟消云散,只剩安详和自由。

古时,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祖庭,在佛教发展史和中外关系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寺周保存了大量的摩崖、碑刻、手书、佛像和法器等珍贵文物。除了让文人墨客神往,更是修行之人心中的圣地。智者大师、济公、寒山子、和合二仙皆与国请有极深的渊源。

现在,国清也做到了保持清净本色,延续传统。引导宗教界始终坚持以戒为师,继承发扬节俭惜福、朴实无华、清净庄严的优良传统。国清讲寺多年不收门票,坚持“农禅并重”的传统生活方式,律仪制度、学修制度和生活制度皆具天台特色。

同时,国清寺广结善缘,多行善事。为社会和宗教界做出了极好的表率。据我们小队了解,国清寺定期指导宗教界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学、义诊等公益慈善活动,每年一主题,慰问县内重点“寺观教堂”周边村贫困户,定点助学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学校8家。

国清寺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据报道,在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协助下,天台宗教界相继举办了全球和合文化论坛、“海峡两岸”佛教天台宗交流大会、中华济公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创建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中外文化民间交流、中华文化共同体建设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积极作用。

国清寺作为千年古佛寺,不受浮躁世俗所染,坚守本心,清心修行。用自己的能力和善心帮助社会,也用光辉和思想真正赢得尊重!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五日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四日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三日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日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日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日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九日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八日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贴近儿童生活,守护儿童成长——西北大学“沐春风”队走进东周儿童村
1.引语人们总是沉醉于外面世界的复杂与吵闹,往往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长此以往,就有人陷入暴力和违法的漩涡。但是,冲动的他们却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需要他们保护的孩子。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长大,没有…
观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部旧址有感
寻红色记忆,学英雄精神‘寻找红色记忆,学习英雄精神’。2022年7月中旬我来到家乡老河口市的红色景区——李宗仁纪念馆。通过探寻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来感受家乡红色文化,学习传承红色精神。李宗仁纪念馆…
常工学子三下乡:走近京杭运河,探寻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运河之一。近年来,大运河文化遗产多有破坏和损失。为做好大运河的利用与保护,2022年7月2日,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大运河常州段古…
探家乡星火,解中国进步之源
城乡一体,共促发展。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发扬历史经验”实践活动,学习总结城乡发展一体化优秀实例,7月12日至14日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院重点团队“家乡星火”团队开展“中国…
绿水青山金银山,江淮环保入民心
江淮在行动,环保近民生。假期临近,大学生走出校园社会实践,惠己惠民,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2022年6月20至30日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校重点团队“绿茵江淮”环保…
淮师学子三下乡:“访安徽革命旧址,守红色使命初心”采访分析
采访讲解员为深入了解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宣传、保护情况,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十个一”——“访安徽革命旧址,守红色使命初心”社会实践团队在参观纪念馆后,对讲解员进行了采访,重…
垃圾分类进乡村,绿色环保入人心——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团队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
“十四五”时期,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提出了十项发展重点,涉及到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理等各个方面。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
垃圾科学分类,文明你我同行——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团队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调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探究目前乡村垃圾分类工作现状,优化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来到南京市溧水区李巷村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乡村垃圾分类情况调研。李…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团队赴南京李巷进行“垃圾分类·青春助力”暑期社会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分类能将这些垃圾转化为新能源,同时能让这些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为响应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节约使用能源,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以美好…
“双减”春风润边疆,工大学子在纪实
为了了解各地“双减”政策的落实成果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观‘双减’,察民情”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8日起在安徽、山东、内蒙古、新疆等全国多地开展以线上实践为主体,线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