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大学子三下乡感悟:体验非遗技艺,感悟匠心传承

来源:苏州大学承遗·拾艺实践团 作者:王心悦

2022年的盛夏,来得匆忙,来得意外。在自己期末考结束之际,我加入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承遗·拾艺实践团,赴江苏常州开启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7月4日至7月24日,我们参观梳篦博物馆、梳篦厂生产园区,走访非遗创意基地,通过实地参观调研、采访当地市民、体验梳篦制作与录制家乡非遗微课等形式,在实际行动中感受文化之美,传承传播家乡非遗技艺。作为实践队的队长,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受益匪浅,也有颇多的感悟。

我和团队成员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前往位于古运河畔的常州梳篦厂生产园区参观调研。厂区负责人徐燕阿姨热情接待了我们。在她的带领下,我和队员们深入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了梳篦生产的全过程。当我得知一把小小的木梳竟有二十八道制梳工序和七十二道制篦半工序时,我颇为诧异,不禁为师傅们踏实细致、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深深叹服。

生产车间的陈师傅告诉我们:“如今随着洗发水的普及,密齿篦已经从很多家庭中消失了,制作篦箕的手艺人也逐渐老了。”他也表示,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梳篦传承保护,了解这一非遗制作技艺。听完他的讲述和希冀,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为篦箕等制作技艺的没落和濒临失传深感惋惜,另一方面对如何传承与宣传这一工艺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和团队成员们共同讨论后,我们决定分工合作录制几期非遗微课,以公益课堂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常州非遗,助力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从资料搜集到课程设计,再到PPT制作与正式录课前的多次演练,着实费了我们好几天的工夫,但我和队员们都热情高涨,丝毫没有半点埋怨。当看到发布在网上的几期微课被不少人浏览时,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我真心希望录制的微课以及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活动视频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常州非遗,在云端感受非遗之美,也希望这项非遗技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当然,为更直观地感受这一非遗技艺,我们还前往常州青果巷非遗创意基地,造访常州梳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邢粮老师。在邢老师指导下,我亲身体验了梳篦制作,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从开齿到抛齿、划样到锯背,再到最终的描绘,老师一步步地耐心讲解,我则跟着老师的示范和学习,历经一个多小时,我终于完成了一把木梳的制作,满足感和愉悦感油然而生。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制作梳篦是一个极其细致的手工活,也对老师所授“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的成功秘诀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在木梳制作体验完成后,邢粮老师还为我讲了他学习这门手艺的故事。老师说到,当初与他一同学习梳篦技艺的学徒有30人,只有他坚持至今。听到这里我颇有感触,正是老师这种“坐得了冷板凳”、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种信仰的精神,与其日复一日地默默付出,才让他最终成了梳篦界的一位大师。我认为,如今的我们仍要学习老师这种宝贵的精神,耐住寂寞,撇去浮躁,在快节奏的时代下守住自己的初心。

此次非遗文化传承传播之旅让我受益匪浅。在为期多天的实践中,我全景式的了解了家乡非遗文化,也增进了同窗情谊,培养了我和团队的合作精神,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我深知只有我们当代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能投身于这项非遗技艺中去,真正热衷于它,这项技艺才能经久不衰地一直传承下去。我也希望我们承遗·拾艺实践团的成员们未来依旧能守住“传承非遗,守护匠心”的初心,探寻更多地域、更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会在行动中传播非遗技艺,感受文化之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持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0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河湖健康问题与群众了解关注度的调研

调研概述:本次实践主题为“美丽中国”调研时间:7.1、8.10地点:玄武湖、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调研人员:徐颜清、许语馨、王婧、鲁俊杰、欧雅、陈晓语、吕雨恬、唐嘉励调研对象:群众、…… 徐颜清、许语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美丽中国实践活动

为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7月1日上午与7月15日下午,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南京小分队开展“河小青”创新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于7月1日…… 徐颜清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关于垃圾分类与河道清理的调查研究

【调研概述】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河道检测、垃圾分类

中国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返家……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颂红色经典 砥砺初心使命”红色人物事迹故事会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热情,4月1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举办了“传颂红…

最新发布

重庆学子三下乡:拜访老党员,聆听前辈故事
为了解先辈故事、学习先辈精神。7月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国情观察寻历史,筑梦远航强信念”实践团前往合川草街街道十字路社区进行了“拜访老党员,聆听前辈故事”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聆听前辈们过往的…
浙江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结合当地特色,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为了解我国未来乡村建设情况,2022年7月中旬,我们展开了调研活动,走进新桔城村与直播电商基地,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情况,以及共同富裕和未来乡村建设的措施和影响。在这一次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未来…
佛山学子三下乡:在调研中寻求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
我们此次活动旨在关爱新型留守儿童。如今许多年轻父母在假期里出去上班工作,把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在家里。此刻的孩子很孤独,他没有同龄的孩子与之陪伴,更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甚至连一顿饱饭也成为了问…
佛山学子三下乡:为汕头市经济特区的发展贡献属于青年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
红色耀中华,青春跟党走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从建党以来,百年光辉,记载着辉煌又伟大的事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学生们怀揣这对党的热爱,在重庆、常州、南通等地进行了线下宣讲宣传活动,让党的历史深入人心。学生们制作了宣传党…
浙江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柿柿”为民同奔富
2022年7月5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数字续写山海情,乡村奔富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萧山横一村的土地,了解横一村的未来乡村建设之路。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横一村特有的风土人情,获知了其乡村振兴…
踏寻红色印记,地理青春前行
踏寻红色印记,砥砺青春前行2022年6月18日下午,遵纪守法好少年团队正式开启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为期两天的征程。我们一行十人与指导老师一起前往实践目的地。此次社会实践的地点我们为配合当下疫情防控的要求…
浙江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文化建设促进乡村发展,数字技术推动乡村建设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家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途径与方式。我跟随本次“数字续写山海情,乡村奔富向未来”实践团调研走访了多个走未来乡村建设发展道路的乡村,其中位于嘉兴市桐乡市的骑力…
苏大学子三下乡:寻访梳篦之乡,传播非遗文化
为探寻家乡特色文化,助力非遗技艺传承传播,7月4日至7月23日,苏州大学承遗·拾艺实践团成员赴江苏常州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实践活动。成员参观梳篦博物馆、梳篦厂生产园区,走访非遗创意基地,通过实地参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