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佛山学子三下乡:垃圾可成宝,分类更环保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sakura

我们并不拥有地球,而仅仅属于地球,让我们一起奏响地球之歌,让乡村环境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地绿白云花悦目,水蓝天境草舒心。为了解乡村自然环境保护情况,“源心·夏乡”实践队于6月30日深入仙坑村走访调研其人居整治情况。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要有“金色”价值,更要有“绿色”颜值。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需要发挥好生态文明的引领作用,于是“源心·夏乡”队伍在仙坑村开展关于环境保护的走访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当地居民也十分积极配合填写调查问卷,配合实践队伍的活动工作。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源心·夏乡”队伍也发现了仙坑村存在的部分问题:一方面,河道浑黄浊水流,仙坑村具有水污染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含有一些杂质,需要村民们自己过滤才能正常使用。另一方面,研学与旅游产业是仙坑村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村民一般多在家中置办民宿,而民宿的经营一般需要置备一些一次性用品,但大多时候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家每户都配备有专门的垃圾桶。这种简单的分类的垃圾桶,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分别分为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两种,减轻了村民们分类的难度,让更多人能直接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环保行动中。村民们分类好的垃圾将被运输到村里的堆肥厂,转化为肥料,以进行二次利用。

垃圾分类是一种环境保护的方式。实施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占地、变废为宝、减轻污染,使资源得到二次利用。通过仙坑村的做法,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并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为了进一步了解仙坑村垃圾分类实施带来的效益,倡导更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当天下午,“源心·夏乡”实践队的成员们前往仙坑村堆肥厂以及当地社区花园,了解了当地垃圾分类实施的状况。该村除了每家每户都配备有垃圾分类箱之外,还有专人把村民家中分好类的垃圾将运往堆肥厂,垃圾将在此经过粉碎、发酵、高温等过程转化为肥料,供村民们二次使用到农田里去。而社区花园则是一种人人都能参与的园艺生活方式。厨余垃圾成肥后所有村民都可以用来滋养这片共同的土地。仙坑村社区花园的出现让垃圾分类这一环保方式更深入村民们的心中。

垃圾分类,仙坑先行。每一次分类行动都是人们对家园最好的回馈。为此,我们倡议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投放,按照标识对垃圾进行正确投放。适量控制家庭垃圾数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等。

与此同时,为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我们联合青城环境倡导发展新兴的“零废弃”民宿。

“零废弃”不是完全不产生垃圾,而是尽可能地不产生垃圾。民宿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矿泉水、一次性牙刷套装、浴帽等,也可以在前台购买非一次性的旅行用品。游客们入住时也将相应被告知履行“零废弃”的原则,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等。

绿色生活正当时,垃圾分类伴我行。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世界是我们共同的愿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文明新风永驻仙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9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青春之帆 起梦想之航

2018年7月15日上午9点,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忆同窗寻访校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许昌市农村信用社,采访在许昌市金融大厦工作的文学与传媒学院2015届毕业生陈姣阳学姐。在采访中,首先,就…… 浅蓝 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忆往昔岁月 瞻大好时光

2018年7月15日上午十点,优秀校友许山芒回到许昌学院。许昌学院电气(机电)工程学院“忆同窗”校友寻访实践队成员在学校的图书馆门口迎接了许山芒同学。随后,在实践队队员的带领下…… 浅蓝 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心有花海 砥砺前行

7月14日早8点,我院“忆同窗”社会实践队员奔赴周口采访优秀毕业生陈婧,下午4点左右,队员于周口师范大学对陈婧校友进行了采访。陈婧校友在校期间一直都是活跃和出彩的,不论是学习…… 浅蓝 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敢想敢闯 敢于挑战

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财富,优秀校友在学校文化发展中占重要作用。寻访校友是一件有意义的重要活动,通过对校友的采访,了解校友的求学经历,汲取当中的宝贵经验,继承一代又一代的许院…… 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博览群书 鼎力创新

2018年7月14日上午9点,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忆同窗寻访校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许昌学院文综楼,采访在许昌学院毕业的现在在许昌学院后勤集团工作的王养忠学长。在采访过程中,王养忠学长…… 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感恩相遇 珍惜韶华

许昌学院硕果累累,优秀学子更是遍布大江南北。为了传达母校对他们的思念,许昌学院电气(机电)工程学院“忆同窗”校友寻访实践队与七月十三日对于优秀校友进行采访。陈波学长毕业…… 浅蓝 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把握机遇 开创前程

2018年7月13日星期六下午两点,许昌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忆同窗”走访校友实践队的指导老师陈荣华带领着四名队员来到了漯河恒瑞淀粉集团对2006级优秀毕业生陈林林进行了采访。现任…… 浅蓝 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坚定信念 永不言弃

2018年7月13号上午8点,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忆同窗”寻访校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许昌日报社记者文学与传媒学院2015届毕业生朱兆浩学长。在采访过程中,采访队员就“记者”这…… 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新一轮授课活动

4月23日至24日,我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新一轮授课活动,此次教学聚焦于高中政治必修四《规律是客观的》,实习队指导老师刘…

筑牢安全防线,共担时代使命

4月11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420团支部和2314团支部于历史与文化学院成功举办国家安全教…

衡师2025届经济与管理类行业性招聘会暨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通讯员:廖航瑜、皮潇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衡师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会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顺利召开

(通讯员:廖航瑜、程钰淇)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毕业生相关工作,提升就业质量和育人成效。4月16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

研支团动态 | 研途励行 防灾筑识

青砖灰瓦间,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宛如一部厚重的地质史书,静静诉说着大地的沧桑变迁。4月17日,兰州交通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

最新发布

海恒物业——提供党建优质服务
【海恒物业——提供党建优质服务】为方便群众生活,海恒物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积极参与解决,发扬领头雁的作用,着力打造红色物业,精致管家服务品牌,提升物业服务质量,通过创新…
三秦学子三下乡感悟:乘低碳之风,助科学发展
为普及节能降碳知识,树立低碳环保理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组建了一支以探究碳循环为主体的实践团队,并于2022年8月2日前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黄河西宁热电公司进行实践调研。图为黄河西宁热…
佛山学子三下乡:参观茶园茶厂,体验客家建筑
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每一天都对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多一点了解,很有幸在原住村民的带领下对仙坑村的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进行了解。参观茶厂,感悟茶叶文化。这日伊始,我们源心·夏乡全体成员在当地村…
佛山学子三下乡:探登云书院之史,品经典阅读之韵
中国大学生网河源市6月29日电(通讯员 林惠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文化往往需…
佛大学子:一折一剪,“剪”直太出“彩”
为了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支部下属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于2022年6月20日,以“探索佛山非遗之美——佛山剪纸…
佛山学子三下乡:初见仙坑,身陷美丽
夏至已过,我初次踏上了三下乡的道路。本次旅程我以“源心·夏乡”队员的身份来到了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仙坑村。初见仙坑,我因它的古朴和美丽而沉沦。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仙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虽…
佛山学子三下乡:了解村民生活,探访古楼历史
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因此,乡村振兴尤为重要。为了将中国最真实的乡土文化呈现在更多人面前以及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中国乡土文化发展,“源心·夏乡”实践队…
佛山学子三下乡:探访茶园茶厂,探索乡村振兴奥秘
为了响应和落实有志青年助力乡村发展工作,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村调研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帮助农民脱贫秘诀,6月28日上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暑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源心·夏乡团队来到广东省河源…
传承非遗文化,剪出吾辈风“采”
为了探索新时代下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了解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更好的把握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命题,进一步唤起新时代新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关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
铁枝木偶独难行 唯有创新破此局
为学习潮州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行三下乡实践团队通过线上联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培森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与交流。因此,青行三下乡实践团队于6月28日前往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