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回味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经典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回首往昔峥嵘岁月,眺望那嘉兴南湖红船上冉冉升起的红星,感慨那数万人艰难困苦的长征之路,惋惜那战场上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将士们,庆祝那国家繁盛,百姓安康时代的到来。百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去努力。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对青年也提出了更高得要求,这也就更加需要新一代的青年明确自己为国家复兴的重担。正值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之际,2022年7月29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创建的致力于寻找和发扬革命精神与红色历史的“寻路”社团奔赴河南省安阳市来慰问革命老党员,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为发扬红色文化做出新时代青年的一份贡献。

团队成员在听李晚秋奶奶讲革命故事

慰问革命老党员李晚秋

李晚秋奶奶1970年入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转业到安阳,9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她钢铁一般的意志,入党的誓言造就了她一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为民为国甘愿奉献的精神。“祖国需要咱们,咱们就去干,干什么事都认真干,不干就不干,干就要把它干好”这是李晚秋奶奶用一生所践行的铭言。早在李晚秋奶奶年少时,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许多项目才刚刚启动,国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建设,一心为国的她下学后和同学们勤工俭学,毫不犹豫地支援到国家的建设中去,修铁路、挖电场水渠。也正是有无数个像李晚秋奶奶这样吃苦耐劳,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人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中国才能有如今的模样,华夏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团队成员参观红旗渠纪念馆“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红旗渠的建造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是无数勇士用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所筑建的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从1960年开始动工,历经10年,穿越1500多公里,削平了1250多个山头,打通了211个隧道,挖土石1818多万平方米。社团成员在参观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时无不为这惊人的数字所感叹,又被千千万万红旗渠修建者的精神所折服。红旗渠开工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封锁、制裁我国。

团队成员在红旗渠青年洞合影

林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毅然决然地启动红旗渠项目,“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充分体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气概。红旗渠的顺利完工,结束了林县人民一直缺水盼水的历史,为提高群众生活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解决了全县人畜吃水困难,而且把大部农田变成了水浇地,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为逐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强大和我们实现复兴的决心。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红旗渠的建造,是我们不畏艰险,敢于挑战自然的历史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道构成伟大的中国精神。正是有了这些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中国才会顺应时代越来越好,国家才会逐渐繁荣兴盛。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以奋斗实干和履职担当,让红旗渠精神焕发时代风采,彰显时代价。

参观烈士陵园为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社团成员前往南阳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在豫北战役中,无数解放军奋勇杀敌,用自己的身躯抵挡敌人的进攻,壮烈牺牲在前线。时光荏苒,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虽然硝烟早已散去,烽火已然成为记忆,但无名烈士的功勋万古流芳。

实践队员们在参观瞻仰中不仅领略到革命烈士“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爱国精神,感受了“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革命气概,更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时,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鼓舞迈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先烈们的献身精神是民族灵魂的集中体现,是教育和激励后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我们牢记烈士遗愿,踏着烈士足迹,为建设美好的新中国建功立业。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岁月流逝,精神赓续。红旗渠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多不凡业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3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滁州市银西社区开展为空巢老人送“阳光”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优秀传统美德,7月2日至7月4日,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子赴银西社区开展暖巢行动:“为空巢老人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首先,在社区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 赴银西社区实践小 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暖巢行动:为空巢老人送温暖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美术与设计学院积极鼓励一批勇于“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青年学子,参与到政务实践、社区服…… 赴银西社区实践小 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跨界合作 联名破圈——以肯德基联名为例的市场调查
跨界合作联名破圈——以肯德基联名为例的市场调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市场调查小分队新闻稿2022年6月20日到6月24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市场调查小分队组织了开展了以“跨界合作联名破…
E脉相传—赴聊城冠县第一个党支部王村支部旧址参观调研
7月11日上午,E脉相传实践团来到聊城冠县“中共冠县第一支团支部”旧址和纪念馆走访调研,炽热的革命情怀鼓舞着我们,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激励着我们。冠县王村,一个点燃鲁西北革命的星星之火的村庄。1935…
于舞龙魅力中感文化之美,用新媒手段弘扬非遗手艺
于舞龙魅力中感文化之美,用新媒手段弘扬非遗手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队走进龙乡铜梁是“中国龙灯之乡”,灵动活泼的“铜梁龙舞”与精巧绝伦的“铜梁龙灯彩扎技艺”这两大国家级非…
红色文化宣讲第一站,走进天福山
为传承红色精神,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革命史诗,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溯源星火·崴展红途”实践团队队长董小瑜于2022年8月5日赴文登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实践成员按次…
茶林茂,油品优,正是“橙黄橘绿”时
油茶作为邵阳县农业支柱产业的领军产业,在邵阳县每年的油茶种植面积达到72.8万亩,居全省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具体为油茶种植大户382户、专业合作社116家、公司24家、家庭农场5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7月20日,…
湖北学子返家乡创文社会实践感想
经过了这一个月,我的社会实践也已接近尾声。当时看到学校发出的通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家乡,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一份实事。很开心的是真武山街道办事处接受了我,让我有机会参与到创文工作…
兰州理工大学乡兴青为实践队:农村路况实践调研
兰州8月6日电(通讯员田惠敏)“要想富,先修路”,路是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硬件设施。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调研乡村产业,推动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了贯彻落实十九大中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解密四产成就,实勘振兴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19日前往邵阳县白仓镇和塘渡口镇调研烤烟、生…
进展馆观郑州历史;看往昔悟前辈精神
进展馆,观郑州历史看往昔,悟前辈精神——环境工程学院“点点红星”队暑期实践活动为了解中原革命的历史,新时代党的发展,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同时开启作为中原人的“溯根”之旅,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工…
山东大学生处理社区小广告,投身交通秩序维护
如今,随着商家和车辆的增多,社区里的小广告层出不穷,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春风杨柳,民和流芳”实践团于7月13日至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青创街区开始了处理小广告,维护交通安全的志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