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记忆中的红色往事--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王正伟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血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红色传承实践队成员王正伟同学于8月1日赴甘肃天水武山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提起红色革命教育,我们总会想到红军长征。其实在武山也有很多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比如离家最近的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王正伟同学在了解了红军长征强渡渭河事迹后,深受感动,决定去参观学习这个红色经典纪念馆。

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5年9月2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陕甘支队,从漳县新寺镇过龙川河进入武山县境内,沿途经过包家柯寨、苗庄、杨坪、王家门、付家门,到达鸳鸯镇丁家门宿营。26日凌晨,红军经鸳鸯镇,击退从武山、漳县赶来的守敌,突破渭河-线,上北山宿营于费家山、水家沟一带。27日,红军翻越盘龙山和祁家岘梁,经榆盘庙儿沟、下堡村,进入通渭榜罗镇。

1936年8月23日,红四方面军第2纵队第31军由岷县经漳县新寺进入武山,第31军第91师驻鸳鸯、山丹一带,第31军军部驻鸳鸯颉家门村,第91师师部驻山丹镇车可图院内,部队分驻山丹、贺店、车川、魏沟、任门一带。红四方面军在武山把建立政权作为新区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当地人民开展声势浩大的打土豪、打土匪的工作,随军地方工作部门就地相继建立了武山县苏维埃政府和山丹、鸳鸯两个区级苏维埃政权。10月8日,红四方面军第31军第91师在武山驻扎40余天后,奉命撤离武山,继续北上,经费家山,穿越榆盘去往通渭。

1936年10月8日,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的率领下,翻越礼县分水岭进入武山,沿谢家庄、双碌、包家庄、李子沟、马皇寺、中坝,到达温泉柏家山一带宿营。9日,兵分两路北上。右路沿聂河出沟至甘谷磐安镇,渡过渭河,北进礼辛,12日到达通渭。左路翻越东梁山,经湾儿、观儿、史家庄、金刚寺、郭家庄、文家寺,到达武山县洛门附近,在西旱坪、上堡子一带击溃了国民党保安团的堵截,占领了洛门镇。白天,有国民党飞机轮番袭扰轰炸,为安全起见,当日深夜,红二方面军左路部队乘夜色掩护,在两岸间拉起绳索,当时正值渭河暴雨涨水,红军在当地群众协助之下渡过渭河。

怀着激动的心情,8月1日下午时间,王正伟同学到了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所在地。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镇,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纪念馆分三个单元四个章节,由中央红军三大主力先后过境武山、武山早期党组织建设、武山县工委领导下的武山起义和武山东梁渠四个部分组成,共展出各种图片100余幅、革命历史文物100余件,陈展面积200多平方米,以图片、沙盘、雕塑、电子视频、实物展示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真实展现了从1935年红军过境武山到建国初期武山的革命历程、经济建设和沧桑巨变。

通过参观学习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瞻仰珍贵历史资料,王正伟同学深刻体会到到红军在艰苦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被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革命气节所感动。作为一个新时代大学生,我要利用良好的学习环境,刻苦学习,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7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心陪伴,开启欢乐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身心素质。7月15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当地的学生们带去了体育、音乐、感恩、武术和语文等多个学科的精彩课……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程,将爱传递——“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在7月14日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包括音乐课、数学课、日语课和舞蹈课。在音乐课上,欧奕宏老师教授了基础……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传递希望,向光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乡村儿童的综合素养。7月13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天丰富多彩的课程。通过体育课、手工课、文化宣讲课和舞蹈课,孩子们享受到了全方位……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带来多样化教育体验,开启多元化课程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2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天的丰富课程,为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全面的学习体验,包括手工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和数学课等多元课程,旨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提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化课程,助力成就无限可能——“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1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包括书法课、牙齿健康课、音乐课和美术课,旨在促进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书法课上,欧奕宏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基本笔画和……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爱洒乡村 寄予希望——“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讲话。7月10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课程盛宴。经过一天精心设计和呈现的课程,队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课程,点亮缤纷梦想——“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9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包括心理健康课、数学课、书法课和体育课。在心理健康课上,睿智的葛颖老师通过小……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堂,携手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8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高州市根子镇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教育盛宴。通过多彩的课程,包括安全教育、手工技艺、兴趣开发和影视鉴赏,我们希望给孩子们留下一段……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核雕有困境,助力共拾遗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16日电(通讯员:王一骁王棕麟)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陆续开展的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非遗项目核雕的发展现状以更好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
赴亭城寻古韵,扬亭城真善美
滁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醉翁亭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凤阳花鼓、琅琊山庙会、全椒走太平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历史地域文化承载着滁州人民的美好回忆,滋养着滁州人民的心灵,也凝聚着滁州人民深厚的地域…
华中农学子暑期实践:“湘”村振兴,祁东之行
正值此脱贫攻坚圆满谢幕,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之际,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深入基层群众,践行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掌握乡村实情,参与基层工作”为目标,在衡阳市…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近螳螂拳基地,探寻武术奥秘
中青网烟台7月16日电(通讯员徐静怡)为更好地了解莱阳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传承与发展现状,7月16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ichem-惟石能言队”三位队员来到莱阳市一处太极螳螂拳培训基地—振华武术教育,对…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家乡非遗,助力文化传承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18日电(通讯员于昕)品一缕文化芳香,叹几世精神永存。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ichem-惟石能言队”成员于昕为响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于7月14日下午前往掖县滑石雕刻传承人周世辉…
【西农资环学院】助力生态文明 启航三下乡
图文来源:文/曹龄月图/张不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的暑期实践队伍于2022年8月3日开展“三下乡”活动。为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成员们来到了陕西杨凌绿城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参观…
南京学子三下乡:览梅园新村历史,传习近平讲话精神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传承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活动完美结束寻访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为更好地传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南京谈判期间的历史,2022年6月26日,江苏第二师…
曲园学子三下乡:艰难困苦玉琢于成,一刀一锤匠心不改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16日电(通讯员于昕)为了探寻非遗文化魅力,助力非遗传承发展。2022年7月14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ichem-惟石能言队”成员于昕采访掖县滑石雕刻传承人周世辉,了解家乡非遗传承…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掖县滑石雕刻,品琢非遗作品之美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23日电(通讯员于昕)君不见汉唐典籍浓墨飘香,君不见编钟古乐余音渺渺,君不见燕乐胡舞翩若惊鸿。中华民族拥有着灿若星河的文化传承,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魅力,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
曲院学子三下乡:流动的运河,不变的文化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14日电(通讯员牛夏言)大国泱泱上下五千年,河水滚滚由古流到今。烟波浩渺只是运河表面的美丽景色,穿越古今才是它有着千百年历史岁月的底蕴。垂柳袅袅,碧波荡漾,氤氲水雾后方便是这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