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刚克柔:用烙铁承载中国文化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网黄冈6月17日电(通讯员 闻亦轩)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和传承非物质物化遗产,也成为了青年应该担当的使命。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拾遗”志愿服务队奔赴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胡友恒工作室拜访宣纸烙画的传承人——胡友恒老师,向他学习宣纸烙画烙画的知识与技巧。

宣纸烙画,属于烙画一种。指通过烫具,在宣纸上烫出线条、明暗、立体和色彩,再现现实生活中各种形象的画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烙画的起源于商代的“印”,现代以来才将烙画的“画纸”推广到宣纸、葫芦、布、丝等物品上。

胡友恒告诉队员,烙画的烫法可以分为两类:阴烫类和阳烫类。阴烫类是指浅色调、背景和衬地为深色,画为白色,阳烫类反之。

“烙画一定不能心急,起笔重,收笔轻。最重要的是,得有趁手的工具。”烫制烙画的工具有很多,需要时可使用铜质材料将工具进行改造,方便处理烙画的细节。胡友恒在原有工具的基础之上,对工具进行了自己的改造。它使用粗铜为材料,更换了原有的“笔头”,使得烫制更加便捷化,迅速化,细致化,烫出的作品更加立体生动。

每一种工具都对应一种笔锋,共有六种:尖峰、中锋、偏锋、立峰、顿锋、逆锋。想烫制一幅精美的烙画,每一种运笔方式必不可少。

传承人跟队员讲述到,自己有很多的爱好,但是最喜欢的还是宣纸烙画。从黄冈艺校毕业后,他一直潜心探索宣纸烙画艺术。那个时候知道这个画种的人很少,大多数时间,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摸索练习。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胡友恒不断成长,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烫画方法。

2004年以来,胡友恒的身体就时常病痛,每周都要进行治疗,经历两场手术之后逐渐恢复。这场病痛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这门手艺需要有人来继承。“我的身体不行了,不能让这门手艺毁在我手里。”于是,他开始招收徒弟。经过几年的观察和筛选,终于从自己的学生中找到了两名条件和资质都不错的孩子,着重培养,将来继承他的衣钵。胡老师告诉队员们,这两位徒弟自从跟着他学手艺以来,非常刻苦,每天练习烙画到深夜,自己对两人也是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但胡友恒认为,只靠他们两人是远远不够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宣纸烙画,加入宣纸烙画。

2014年,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胡友恒工作室成立,主要用于传承宣纸烙画。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一睹宣纸烙画之美。他告诉实践队员们,现在的大环境非常好。政策的支持加之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这项民间艺术的瑰宝被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并且愿意去了解它,欣赏它,体验它,为宣纸烙画招来了更多新鲜血液。

2019年,胡友恒为扩大宣纸烙画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于同年4月在黄冈师范学院举办学术报告,同时开办宣纸烙画选修课程,供青年学子选择。“同学们都很热情,好多同学都说名额太少。”胡友恒还说,很多青年学子因为课程加入到创作宣纸烙画的行列中来,而且学的很快,希望学子们可以通过这小小的烙铁,将宣纸烙画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永不断绝。

宣纸烙画,是一门看着简单做起来难的手艺。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积淀下的经验积累,更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它能成为民间艺术的珍宝流传至今,不仅是因为它的审美价值,其对性格培养的教育价值也不可磨灭。如胡友恒老师所说:“宣纸烙画这门手艺,是最考验人的性格的,要是有人能把这个烫的好,做其它的事情也不会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魅力;是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根本动力;更是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匠人精神的物质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迫在眉睫,这不仅仅需要国家的扶持,更需要社会文化爱好者的支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6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水浒遗风,感受剪纸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水浒好汉城学习郓城剪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神农文化,传颂中医神话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梁氏骨科传承人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拾遗社会实践队赴中国陶瓷琉璃馆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巧匠细雕琢,陈木焕新生 ——拾遗社会实践队寻访张氏木雕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醋香飘深巷,技艺传千年 ——拾遗社会实践队参观王家园子醋工坊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非遗文化,感受面塑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纸与刃的相遇 ——拾遗社会实践队采访剪纸传承人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过门笺——拾遗社会实践队赴莒县古城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武汉学子三下乡:奋斗百年路,科学伴我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8日电(通讯员陈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创新思维,7月28日,第二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科学知识竞赛活动。经过一周的科…
最后一天
最后一天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支教的第三十天,也是本次支教的最后一天。原本以为没有机会再去教孩子们了,还好最后两天还有我和队友卢鑫梅的蓝之梦小课堂。由于各种原…
引贷款之光,圆学子之梦
中国青年网湛江8月2日电(通讯员黄雯玲)2022年暑期,为让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走进每家每户,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勤工助学服务中心贷款部派出两支宣传小分队,分别于湛江市吴川市春晖学校和茂名高州曹江镇…
最后一天
最后一天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支教的第三十天,也是本次支教的最后一天。原本以为没有机会再去教孩子们了,还好最后两天还有我和队友卢鑫梅的蓝之梦小课堂。由于各种原…
三下乡--支教最后一天
支教最后一天2022年8月2日星期二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线上支教的第三十天,也是此次支教的最后一天。过去一个月发生的一切如今都仍历历在目。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春筑梦,爱心护航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浦钰瑒)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增加乡村中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展开为期三个星期的支教活动。8月1日,郭…
阳光雨露,温暖春芽
2022年8月2日星期一,由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组建的“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已经支教三十天了。我们的支教就进行到今天了,在这段时间我对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刻的感情。只有真正地了解和真心的…
巧手匠心,妙里“生”花
2022年7月20日,时间来到了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徐徐暖风抚人心,手手相牵助人行”社会实践队伍在中房中学授课的最后一天。通过十多天的授课,实践队员们已为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方面的学习打下…
法进课堂,注爱成长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但因其自身辩知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和力量单薄等特点,极易受到不法侵害或是误入歧途。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制意识,7月18日,闽江学…
湖北学子三下乡:发挥教师作用,以教育促乡村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刘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耐心是教育的甘露。为更好地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8月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赴仙桃郭河镇古河社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