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滴漆入土,千年不朽——探寻大漆工艺的奥秘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的瑰宝,暑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来到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参观学习非遗文化。

早晨到达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后,老师就带领大家参观了此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漆文化。根据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大漆工艺是中国传统家具工艺中对木质家具进行保养与美化的一种手段。从天然漆树中采割生漆,对古典居家进行上漆的操作,保留木质天然木色与自然纹路。传统大漆工艺是一种绿色天然的制木技艺,对环境污染小,对人体危害小,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耗时耗力的古老技艺。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大漆文化展厅。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虎座鸟架悬鼓的复制品,它是战国时期楚墓中造型独特的漆器,也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物,它以两只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站立一只引吭高歌的凤鸟,背向而立的凤鸟中间悬挂一面大鼓。以虎为座,虎声宏大,以鸟为架,鸟声远闻,符合鼓音宏大而远闻的特征。

离开大漆文化展厅,就来到了大漆制作工艺展厅。在这里有一个复制的传统制漆作坊,活态呈现了漆农割漆、漆制工艺的流程。漆,在中国已经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庄子《人间世》中说:“漆可用,故割之”,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有关采割生漆的记载。割生漆需要在树围三分之一处开两刀,形成牛鼻形,依此形状切割树皮采集生漆,并在漆口下方插上事先准备好的现折的树叶或者薄膜收集生漆。而大漆的工艺过程,包括打底子(也称“做底子”)、刮面漆、磨砂皮,最后进行打磨操作的师傅再连续多次的擦漆。制品每上一次漆,晾干后就要砂纸打磨一次,然后再上漆,再打磨,这样的工序需要反复十几次。在此过程中,制品要多次被送入荫房,因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漆膜方能干透,一套制品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全套的工序。传统大漆工艺工序繁杂,只有纯手工精做的红木制品才有可能用生漆工艺。

最后是技艺展厅,在这里以精典的楚式漆器器物再现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工艺流程。数千年来,楚人从漆树上采漆,以木胎制器,反复髹涂,精心描绘,形成了独特的楚式漆艺。“髹”是用漆涂物,“髹饰”意为以漆饰物。楚漆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其夸张奇异的造型、多彩灵动的图饰风格、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一件件精致的木漆器,承载着厚重的楚文化。

从历史长河中探索,我们可以发现漆很早就被运用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瓜菱形朱漆碗,距今已有六千多年;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一批漆器残片,制作精细,工艺精湛;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百余件漆器种类繁多,华丽精美……

大漆之美,坚牢于质,光彩于文。漆与艺的结合,是一道古朴雅致、细腻滑润、富丽堂皇的风景。大漆工艺在传承与创新中延续,非遗的光彩在保护与发展中更加迷人。从漆到器,从技到艺,大漆艺术经历了深厚沉积的文化滋养,也经历了精湛绝伦的技艺修磨,使其成为美轮美奂的中国乃至东方古典艺术样式的代名词。

我想,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民群众的尊重。非物质文化是地方的根,只有跟牢固了,才能在时代进步中,始终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并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在一个地方促进当地的文化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9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河湖健康问题与群众了解关注度的调研

调研概述:本次实践主题为“美丽中国”调研时间:7.1、8.10地点:玄武湖、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调研人员:徐颜清、许语馨、王婧、鲁俊杰、欧雅、陈晓语、吕雨恬、唐嘉励调研对象:群众、…… 徐颜清、许语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美丽中国实践活动

为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7月1日上午与7月15日下午,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南京小分队开展“河小青”创新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于7月1日…… 徐颜清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关于垃圾分类与河道清理的调查研究

【调研概述】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河道检测、垃圾分类

中国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返家……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颂红色经典 砥砺初心使命”红色人物事迹故事会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热情,4月1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举办了“传颂红…

最新发布

“讲好伟人故事,赓续红色基因”——我们在行动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以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为出发点,组建了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岳塘区霞光社区红色故事宣讲团。团队以“讲好伟人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弘扬非遗文化,促进经典流传
回望中华民族的千年脉络,各种优秀的文化灿若繁星,汇成中华文明璀璨的星河。为保护这些优秀的文化不会在时代发展中消失匿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举行了“拾遗”社会实践活动,诸位学子在暑期奔赴湖北…
揭开黑陶美丽面纱,探寻黄河流域文化
揭开黑陶美丽面纱,探寻黄河流域文化文/宋淑环岁在壬寅,夏末秋初。2022年7月26日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精益求精”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济南趵突泉仇志海黑陶艺术馆参观,了解黑陶文化和背后的黄河文化底蕴。本…
三下乡 | 红色教育传薪火 争做先锋好青年
知史而明志,资古以鉴今。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少先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更应学习了解红色革命历史的发展历程,让红色基因的种子在少先队员们的内心中生根发芽,从而红…
三下乡|阵阵书声悠悠扬 师生情谊系风铃
盛夏七月,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印象樟海镇,筑梦二十大”社会实践团支教小分队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主要以感恩教育、红色主题教育、艺术文化教育等人文素养课程为主,以手抄报及手工…
三下乡|青山绿水走瓦房 片片荔香满山中
继前几天走访了中咀村和斑竹村,7月17日,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印象樟海镇,筑梦二十大”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瓦房村。团队一共分成了三个小组,分别由村干部带领走访了村里不同地方的农户。在走访期间,…
积累经验,建设美好陈疃——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
陈疃镇立足生态文明乡镇建设,利用本地土壤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引擎,核心就是蓝莓产业,陈疃镇,位于日照水库上游,让陈疃镇远离了工业的沾染,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掣肘着陈疃产业的发展。多年求索后,…
支教回望
支教回望支教活动也快结束了,我渐渐地进入角色,自己身边也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原来只有舍身处地的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活动的快乐与意义。时光荏苒,悄然消逝,相比刚刚通过面试那会儿,我现在才真…
三下乡 | 挥洒青春汗水 探索油樟
走进神秘的“油樟王国”,探索“小树叶”熬出的大味道。7月21日至7月24日,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印象樟海镇,筑梦二十大”实践团队来到宜宾市叙州区樟海镇,接过去年产业调研的接力棒,结合上一年油樟产…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红色物业延伸红色服务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红管先锋实践队伍在日照东港区选取了海恒物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为方便子女探访,物业党支部在小区内设立了“常回家看看”孝心停车位,开通“孝心车位”预约热线,住户家属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