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大学子三下乡:看“会说话”的地震系列博物馆

来源: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李康博

湖大学子三下乡,看“会说话”的地震系列博物馆

2022年7月8日至22日,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体悟传承512抗震救灾精神”实践团队到四川省成都市进行了参观调研。7月8日,团队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由馆长樊建川于2005年主持建成,其中包括抗战博物馆、红色年代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地震博物馆等系列。

买好票之后,实践团队便直奔“512抗震救灾”纪念馆。纪念馆整体外观方正严肃,外部以水泥柱支撑为主且墙面外缘涂有深红色油漆,仿佛让人看到地震时后的血色土地。地面是铺有大片鹅卵石,踩上去让人足底微痛,似乎是为了提醒人们记住这片土地上的伤痛,不忘历史。进入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副巨型红色雕塑,背景是翻滚的旗帜和伤痕累累的大山,无数的军人、医生、普通民众或敬礼,或举臂高呼,或目视前方。当天日光正烈,三十八九度的高温让人汗流浃背,心情焦躁。看到这副雕像,却感觉森严肃穆,再无燥意。继续往里走,有一副绿色的地震地形示意图和实景照片墙,满目疮痍。纪念馆内部的具体安排按照七个部分组成:序篇和“坚强领导,心系人民”、“争分夺秒,全力营救”、“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八方支援,共克时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伟大精神,不竭动力”。根据时间顺序,引导参观的游客一步步回顾十四年前的那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在接下来的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看到了更多以前的记录视频、照片和实物。有大家熟悉的“可乐男孩”薛枭、“敬礼男孩”郎铮,也有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人民组织捐款捐物的照片,还有那些在震后现场出现和使用过的摩托车、黑板、武警官兵的帽子、带血的手套等。令团队成员印象深刻的一个小细节就是博物馆里的台阶。所有的台阶上都写满了地震发生的具体日期和时间。此时的数字已经不是单纯的数字,因为人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观看历史。

参观完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后,团队成员又前往了震撼日记512-612馆。该馆依旧以时间为线索,由樊建川馆长亲自设计,将灾区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在纪念馆里呈现出来。坍塌的房屋,四处飞散的钢筋水泥,被压瘪的汽车、半截带血的婚纱和沾满泥土的婚纱照,这些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各处收集来的抗震救灾实物和文物。5月15日背着遇难儿子回老家和家人度过最后一夜的父亲、5月16日来到灾区探望的胡锦涛总书记、5月20日成立的成都爱心食堂、6月8日端午节民众放灯祈福等是照片记录的真实故事。从开始的照片中呈现出来的悲惨、绝望,泪水到后来人们脸上的笑容与希望,一个月的共同努力,共克时艰让灾区再次拥有生的希望。

最后一站是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美术作品馆展出的美术作品有近200件,全部是美术家们捐赠。作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大型油画《热血·五月2008》;二是抗震救灾雕塑作品;三是抗震救灾书画作品;四是抗震救灾摄影作品。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后,艺术家们为了让人们铭记这一历史,不顾暑热,用画笔、雕塑或相机直抒胸臆,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他们对灾区人民和救援人员的真情大爱。作品内容主要是怀念美好家园,表现灾难瞬间,讴歌救灾英雄,描绘绚丽明天。油画《热血·五月2008》、雕塑《天泪》和《母爱之躯》、浮雕《地动山摇不屈英雄》,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国的铁花艺人史蒂夫·麦格鲁·斯波坎创作的《蒲公英》等作品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种子成熟后像白色绒球,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户,孕育新的生命。麦格鲁先生曾多次来中国,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他想通过这件作品表达对灾区遇难少年儿童的哀思。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找到建川博物馆文宣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工作人员表示“建川博物馆今年来参观的人数有所上涨,这与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英雄精神和不忘历史有很重要的关联作用。大家来到博物馆,我们希望他们不仅仅是来看这些照片和记录,更希望引起大家对历史、对自然的反思,这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作用。”

建川博物馆内藏品丰富,让每一个参观的人都印象深刻。对于人们来说,博物馆不仅仅是藏品的置放之所,而是凝聚了设计者、管理者、捐赠者等人的巨大心血的作品,更是历史的载体。每一件藏品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或喜或悲。在我们认真观看每一个文字、每一张图片的时候,我们都在与博物馆对话,我们的思想都在与抗震救灾精神融汇。博物馆不会像人一样发出自己的声音,却通过体内的每一个组成零件跟无数的人们交谈。那是无声的语言,是震撼人心的语言!它想告诉我们不忘历史,想告诉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正如博物馆游客中心墙面的馆长题词所写的一样:沧桑文物会说话,让历史告诉未来。

建团百年,本团队有幸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实地考察和感受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并深刻意识到当代社会所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当今特殊的时代环境下,抗震救灾精神更是不能被抛弃和遗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继续推进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传承与丰富发展!

作者:李康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7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创新发展,共推乡村振兴

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社会想要发展,就不可能一成不变,乡村想要振兴也是如此,必须革故鼎新,吸取以往之精华,加以创新改造,才能创……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缩小城乡差距,共同奔赴小康

近几年来,城乡差距一直在缩小,但终究有着一定的距离,虽然在全国许多乡村都已经改头换面,全面脱贫,但是要达到城市的水平还需要不少的努力。想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保证村民们的……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携手追梦,共创未来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奔赴小康生活,过上好日子,就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时代在发展,近些年来,国家致力于乡村振兴,颁布了与之相关诸多政策……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仓廪实,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土地承包带来乡村振兴新动能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由我国宪法确立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环境卫生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直接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需要整体规划……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植业强“芯”,赋能乡村振兴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良种对粮……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乡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指出:"要突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 金芮萱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刘…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新一轮授课活动

4月23日至24日,我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新一轮授课活动,此次教学聚焦于高中政治必修四《规律是客观的》,实习队指导老师刘…

筑牢安全防线,共担时代使命

4月11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420团支部和2314团支部于历史与文化学院成功举办国家安全教…

衡师2025届经济与管理类行业性招聘会暨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通讯员:廖航瑜、皮潇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衡师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会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顺利召开

(通讯员:廖航瑜、程钰淇)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毕业生相关工作,提升就业质量和育人成效。4月16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

最新发布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猫爪藤
猫爪藤起源于秘鲁的原始丛林,是一种能治愈的攀援植物,被称为“亚马逊草药奇迹”。它用于治疗攻击免疫系统的恶魔,例如癌症或艾滋病毒。亚马逊部落对这种草药非常崇拜,因为它对医学的贡献很大。它带有的另…
师范学院“集百年征程党史故事,讲百年光辉红色事迹”实践团成员赴所在地开展社会实践
7月23日至7月25日,师范学院“集百年征程党史故事,讲百年光辉红色事迹”实践团成员赴各自所在地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初期,实践团成员围绕活动主题与流程等事宜召开简单线上会议,成员们积极讨论并解决问题…
以青春力量促乡村振兴
本次考察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更难能可贵的是村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高度自觉,无论是考察沿线还是所到村庄,不管是河道沟渠还是道路两旁,视野之内几乎看不到生产生活垃圾,这与当…
“长路明灯”实践团访问虎林老干部服务中心,了解东北改革历史
7月27日上午,实践团抵达位于虎林市北兴东街的退休老干部服务中心,对各事业单位及国企退休职工进行走访调查。国有经济在支持国家建设、保障人民就业、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鉴于上世纪…
武汉实践团重温红色景点,唤起党史记忆
摘要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更是红色精神的摇篮。它历来是九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也有烈士陵园、战争遗迹、重大事件会址等不少红色纪念地。社会实践的尾声,我们小队来到了实…
统计住户情况,创社区服务新风,我们在行动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召开。为了迎接二十大的到来,推动社区基础服务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7月20日前往了华亭市西大街社区进行走访调研,对华亭市西大街社区的未来社区创建工作…
“灯塔计划”公益宣讲团成员暖心慰问优秀老党员
(通讯员莫珩报道)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党史学习走深走实。7月26日,“灯塔计划”公益宣讲团成员时隔一年,不忘初心,在九真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再一次寻访慰问81岁高龄的优秀党员刘泽…
创建美丽乡村,从一点一滴做起
中国青年网濮阳7月27日电(通讯员高彤彤)2022年的暑假由于疫情原因比以往更早,因为疫情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临时決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各队员在自己家乡自行举行。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建设“美丽乡村…
南工程手绘乡村暑期支教团队第十次活动
南京工程学院“手绘乡村•青春行动”暑期实践活动顺利进行2022年7月23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手绘乡村”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来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朱寨镇开展第十次手绘活动——-共筑中国梦。团…
西北农大三下乡:十月金桔香 助力产业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注重社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