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共走薯业振兴路 续写青春新华章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者:张鑫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响应国家的号召,全国“走进千村观察,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河南省“三下乡”重点团队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木计划”——乡村振兴新“薯”光产业调研团队于7月24日赶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王庄村红里村开展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前期,团队成员认真从官网搜集资料,了解当地有关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方面信息。唐河红薯具有品种多样、粗纤维较少口感鲜甜质地细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的特点。2012年3月唐河县成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唐河县建成两个占地200亩的红薯交易市场,因此唐河县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唐河红薯”实施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2年7月24日上午9点,调研团成员抵达唐河县王庄村,开展实地调研。“您家的主要劳动成员是谁、您家种了多少亩地、您家有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通常如何处理红薯茎叶、能接受的收购价格一般是多少……”,调研团成员结合红薯种植常见问题与当地村干部王主任开展座谈交流。经王主任介绍,王庄村种植红薯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当地种植红薯的村民多为老年人,所以村中每到丰收季节红薯都会采用机械化设备采挖,为农户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还能打大大提高收割效率,达到每亩产量4000-8000斤,每亩利润高达500-2000元的成就。

与王主任交谈后,调研团成员深入走访村中农户,针对当地红薯的销售模式、种植条件、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当地村民表示每年王庄村的红薯都会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助力收割红薯全部售空。线下渠道将集中售卖给批发市场,线上渠道将通过四个电商基地进行网上售卖。这种销售模式为王庄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助力,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改善民生。同时,对于种植条件农民也反应本地土壤肥力不足,土壤有虫茬,团队成员认真记录王庄村红薯销售方式的创新点,开阔思维、拓展视野,为后续调研团队助力河南省红薯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唯有产业兴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问题,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调研结束后,成员们已充分了解唐河县王庄村的红薯种植情况,并对其政策优势和种植难点进行思考和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走进乡村走进农田,将汗水挥洒在农田里,用足迹镌刻人生最美的华章。在以后的时光中,河南科技大学“青木计划”——乡村振兴新“薯”光产业调研团的成员们将继续深入其他地区的红薯种植基地,在社会的“大课堂”实践出真知,促进团队技术能力沉淀落地,夯实乡村振兴底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6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七彩的假期,欢乐的童年
假期是每个孩子都期待的时光。“双减”政策落实之后,课业辅导班已大幅减少,孩子们的假期不再是以学习为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丰富有趣的假期活动。大学生是推动“双减”课后服务项目落实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共促学生成长,祝愿温暖永存
七月入伏,正是最为炎热的时节。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学生发展的影响,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还是决定顶着烈日,去学生的家中拜访。此次家访活动,让我看见了家庭环境对孩…
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祖国的花朵需要用心呵护。对于“双减”政策,作为国家未来的青年大学生有怎样的态度和观点呢?又做出了怎样的行动呢?2022年7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
关注教育问题,助力双减落实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本次访谈对象多选择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旨在了解未来的人民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具体行动。首先,实践队员选择了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宋晓乐同学进行访谈…
多彩故事课,温暖筑童心
听故事,能发展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助于促进语言发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实践队员们与孩子们的第一堂课就是多彩故事课,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围成一个圈,端端正正地坐,认认真真地听。老师的故事讲…
星火之力永不断,代代相传守初心
星火成炬,赓续青年担当。据悉,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历年来的寒暑假都有各种团队到家乡进行教育实践,今年是团队教育实践的第3年。两年前,宋文浩在潍坊市昌乐县完成了13年的小初高学习生活,来到曲阜师范大…
矢志三农助发展,青农植医在路上
矢志三农助发展,青农植医在路上2022年7月7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调研乡村振兴示范村中草药种植助力产业振兴赴栖霞调研团开展调研了解山东省栖霞市国路夼村通过中草药种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
成理学子三下乡:整装待发,逐梦青龙
烁玉流金蝉鸣叫,阴阴夏木啭黄鹂。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今,一幅美丽中国新图景…
微光点点,汇聚成炬,守护孩子的梦想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累土不辍,丘山崇成。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守护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实践的第二天,实践队员决定与孩子们一…
喜迎二十大,宁师学子三下乡开展“改革创新注动力,红色旅游促发展”调研活动
为加强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家乡红色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调研队成员于2022年7月10日来到甘肃省张掖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情况。调研队成员通过收集资料得知,近年来,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