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潭大学三下乡|麻栗场镇基层治理焕新貌

来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数字花垣三下乡

(指导老师:刘超,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段晓翔)

7月8日,为探寻数字赋能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有效经验,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烈日炎炎下走进麻栗场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平安乡村,促进基层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麻栗场镇是花垣县平安乡村建设示范点。调研小队对麻栗场镇司法所所长向团家进行了专访,并观看了网格管理社会服务平台演示。“麻栗场镇自网格平台应用后,没有发生过一起诈骗或人员走失事件,邻里乡亲有矛盾纠纷发生,也基本可以做到麻烦事不出村,复杂事不出镇。”向所长如是说。麻栗场镇结合湘西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一方面,依托“党建引领 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利用各村微信群、村民大会、院坝会、小组会以及“村村响”等方式进行政策宣传,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努力做到“道理讲清楚,矛盾先化解”,将治理的源头前移。另一方面,结合“一村一辅警”制度,深化网格治理工作,基本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调研小队注意到,据平台数据显示,麻栗场镇2020年通过网格社会服务平台处理事件共1628件,2021年处理事件共2855件,2022年上半年处理事件已达1361件。

美丽宜居,绘制农村环境治理锦绣画卷

在麻栗场镇,美丽的环境成就了“美丽的经济”。绿树阴浓,夏日苦热,麻栗场镇的景色令人清心。该镇道路宽敞干净、规划有度,路旁花草相间、绿意盎然,路口垃圾桶摆放有序、分类处理。通过采访村民和发放问卷,调研小队了解到麻栗场镇曾大力开展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空心房”和“两违”拆除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但是这些活动的成效并不能维持长久。因为对于部分群众来说,维持经济收入的个人需求和环境整治的公共需求存在冲突,所以农村环境治理容易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为此,麻栗场镇探索出“产业植入”型的“庭院经济+村集体经济”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调研小队认识到,环境整治绝不能是基层干部的“独角戏”,而应该是群众的“集体舞”,乡村既要“富起来”,又要“美起来”,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心牢牢地贴在一起。

产业兴旺,牵动集体经济发展花团锦簇

麻栗场镇奉行“一村一品”的原则,村村有发展亮点,户户有集体产业收入。比如沙科村油菜花海变成致富田,文笔峰村梯田观光游人如织,沙坪村用辣椒栽出红火日子,新科村百亩黄桃果香四溢甜了村民的笑脸……但是调研小队一致认为,调研不能只带“脚”,不走“心”,不能只赞扬欣欣向荣,不反思挫折经验。之前,通过理论学习,调研小队认识到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普遍面临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的困境,很多地区存在村民素养有限制约乡村治理发展的问题。“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调研小队来到新科村找寻针对该困境破解经验,并研判经济发展怎样反哺乡村治理。新科村的龙支书说:“乡村发展既要‘火车头’,又要‘动车组’。村干部有责任带头发展,但是刚开始村民怎么去相信村干部能带领大家把这个村搞好呢?还是得做好村集体经济,村干部说话才有人听,村干部带着村民富起来,村民才能信任村干部。”的确,村集体经济作为集体共有,可以将分散的村民组织再造为一个有较高凝聚力的共同体,从而有利于优化村民的集体行动逻辑。同时,村集体经济发展好,村里的公共财政才有资金,乡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才有保障。

时代发展的风灌满了一方水土前进的帆,麻栗场镇一步一个脚印,从长远处规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行稳致远。作为湘大公管学子,目光所及皆是华夏,心之所向是谓远方,应秉承“公为天下,管益千秋”的情怀,联系所学专业知识针砭时弊,以笔为刀激扬文字,将青春绽放于红旗下,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5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青春少年进社区,反诈宣传增意识
为确保社区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确立实践社区后,实践团队长丁泽及时与该社区干部取得联系,讨论了实践事宜并顺利完成了社区反诈骗知识宣传工作。实地调研长经验,问卷调查定方案7月6日至7月13日,曲阜师范大…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赴泰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至14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2名师生赴泰宁县开展“乌瓦黄墙,忆汉唐古镇…
湖北学子三下乡:线上支教行,满腔少年情
本网讯(通讯员杨木子)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云上慧志愿服务队的暑期线上支教活动正式开始。云上慧志愿服务队集结112位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有志于助力乡村教育的队员。此次支教活动…
敬致英烈,红色传承
2022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暑假实践团队赴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和青岛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实践团队前往红色革命旧址,学习红色历史文化,感悟不朽的革命精神,重温党…
湘潭大学三下乡|“溺水警钟时常鸣,安全教育记心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指导老师:刘超,商学院通讯员:李沁)正值暑期,全省各地中小学生迎来假期,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迫在眉睫,为更有效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严防发生青少年溺水事故…
湘潭大学三下乡|防溺水宣传进乡村,筑牢暑期“安全线”
(指导老师:刘超,商学院通讯员曾志立)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高发期,溺水被称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2022年,湖南省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通知》,要求在全省持续开展防范学…
湘潭大学暑期三下乡|智能平台融入生活,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指导老师:刘超,商学院通讯员:向茹艳)为进一步响应国家数字智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两个方面为主要研究方向,于7月5日前往花垣…
湘潭大学三下乡|十八洞村续写山乡巨变新篇章
(指导老师:刘超,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段晓翔)七月在野,草木清和。为探寻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经验,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着欣喜和期待,走进被誉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和…
热心智慧助老,安信工“常青树”实践团队在路上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移动支付、电子证件、电子卡等各式各样的智能化产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化技术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大多数人都在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时,仍有许…
湘潭大学三下乡|直播培训走进农村,电商人才带动产业创新
(指导老师:刘超通讯员:曾志立张紫惠)为探究“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花垣县电商直播培训为切入点,于7月3日前往湖南省湘西市花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