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大学子“三下乡”助力泸溪挑花技艺转化指尖经济

来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张宇星 张逸冰 谭

为进一步挖掘泸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守护千年非遗,探究苗族挑花技艺赋能泸溪县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近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泸溪县调研分队来到天工居挑花传习所、泸溪县文化旅游局、张家湾村及芭蕉坪村进行参观调研。

7月15日,调研团队奔赴湘西乾州古城天工居传习所,与苗族挑花州级传承人滕静蓉女士交流学习。在滕女士的热情讲解下,团队成员近距离感受到挑花经纬里神秘美丽的湘西神话。据悉,苗族挑花产业正逐渐形成以千年非遗为基本内涵、以“公司+基地+绣娘”模式为发展载体、以文化旅游业为辅助依托、以校企合作为创新驱动、以市场需求为指引导向的路径模式。其中滕女士为团队一行详细介绍了其所创办的静静文化公司经营形式:旗下主打“挑花娘子”品牌,公司牵头向外接受订单,通过“召集绣娘-传授技艺-下发材料-回收绣品”的模式、融合旅游产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腾升。谈到挑花产业目前发展存在的困难,滕女士表示文化传承缺乏新鲜血液、手绣机绣存在争议分歧等问题都亟待解决,仍需不断摸索探究。

随后,为深入了解泸溪挑花发展现状,团队一行于7月16日前往泸溪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参与苗族挑花专题座谈会。出席本次座谈会有: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王学文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进先生,苗族挑花专家姚本奎先生,三位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就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在此次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非遗文化仍存在文化价值高却难以适应市场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形成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族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政府助道’在这其中不可或缺。”姚本奎老先生向团队成员说道。此外,团队成员提出可以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来解决散户绣娘与集约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让非遗技艺在保有原文化魅力的基础上,适应市场化大生产,开辟一条新的“发展之路”。通过本次座谈会,团队成员对于泸溪县苗族挑花及乡村振兴的总体情况与发展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并牢牢记住姚本奎老先生“深入实地,观于一线,做实事,守本心”的殷切嘱托。

为切实了解泸溪县苗族挑花文化发展现状,调研团队深入实地,对泸溪县挑花绣娘聚集村寨张家湾村及芭蕉坪村开展走访调研。

团队一行首先前往泸溪县张家湾村,在村支部书记舒绍星先生的带领下,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春花女士、州级非遗传承人向晓梅女士进行专访。在访谈过程中二位向团队成员展示了其代表作品:2020年新冠爆发期间,杨女士历时月余制作挑花抗疫产品以表达对国家防疫的支持;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向女士绣出《国富民强》挑花作品表达对党的赞颂。展示之余,向女士感慨挑花技艺要求极高、学成不易,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年轻一代少有沉心学习者,苗族挑花传承工作还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令人欣喜的,目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非遗文化大会活动定期举行,这些举措都为苗族挑花的传承创新提供发展平台。

离开张家湾村后,团队一行赶赴芭蕉坪村,在村妇联主席张自梅女士的带领下开展入户调研活动,采访当地绣娘及村民。入户前,张主席首先为团队成员介绍了当地苗族挑花的发展情况,表示本村为挑花大村,村寨80%以上的村民熟练掌握挑花技艺。随后团队一行在与村寨绣娘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截至目前苗族挑花技艺平均每年为存在绣娘增添收入2-3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极大活力。与此同时,村寨挑花发展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村寨人口老龄化严重,文化传承青黄不接;二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当地旅游业遭受冲击,同时为挑花产品销售造成影响;三是当地电商发展尚未成熟,挑花产品处于滞销状态。走访结束后,张自梅主席殷切嘱托团队成员,务必要担当起大学生的使命责任,为非遗文化宣传承弘扬事业添砖加瓦。

“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要让非遗文化保留其原真性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非遗文化传承人杨进先生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向团队一行深切叮嘱,团队成员也必将牢记使命,以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依托,赓续民族文化,守护千年非遗,探寻赋能之道,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一路向远调研团访谈篇(目前框架)
为了深入了解平台经济影响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和状况,数学与统计学院“一路向远”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0日对寿光蔬菜的负责人郝新先生进行了访谈活动,本次访谈采取以视频连线、线上访谈的方式进行。作…
少年风,强健体
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名族风格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具有以攻防技击为内容,以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等特点。从小学开始进行武术…
【永远跟党走】坚定文化自信,谱写奋进新篇
2022年7月15-16日,为追寻习总书记考察足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党建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三苏纪念馆进行参观调研。眉山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
禁毒之微光,点亮前进之方向
禁毒之微光,点亮前进之方向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事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队在长安区于2022年7月17日开展了禁毒宣传、采访活动。在宣传中,大家积极参与,…
一路向远调研团访谈篇(存在问题)
为深入了解数字电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未来的规划,7月20日,数学与统计学院“一路向远”社会实践团队对网点直播平台负责人叶春梅女士进行了采访,本次访谈以举办线上访谈会的方式进行。叶春梅认…
观沂青岛烈士纪念馆,传承红色文化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队走进青岛烈士纪念馆,倾听红色故事,感受革命热情。该纪念馆除园林绿地外,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堂(建筑面积1709平方米)、烈士事迹陈列馆(建筑…
蓬勃青春,奋楫扬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不仅是对我们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是对我们精神品质的锻炼。青少年的体育不能缺席,因为青少年体育不仅关乎个人发…
探寻党史,学习党史,传播党史 ——寻团探史实践队
探寻党史,学习党史,传播党史——寻团探史实践队2022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寻团探史实践队开展了实践活动,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对队员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是人生的重要的经历…
难忘的篮球课
在长满五颜六色鲜花的校园里,你能发现一桩桩一件件的校园趣事吗?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现在,就让我带着你一起去发现校园里的趣事吧。来到宽阔的操场上…
追忆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22年7月17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的队员,我来到了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追忆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4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