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齐承鲁韵行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For You。

中国青年网青岛710日电(通讯员 薛永)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术界、理论界、文艺界纷纷对外发声,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山东省中长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也明确指出“山东要充分利用山东丰富 的历史资源,扩大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的教育目标,因此,为推进齐鲁文化在山东省属高校中的融合,为省属高校本土化特色的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和策略,促进省属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对省属高校齐鲁文化的素养和对外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号召,推动齐鲁文化更好的对外发声。为进一步讲好 “齐鲁故事”,曲阜师范大学齐承鲁韵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分别前往各地中小学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山东高校内齐鲁文化的传播情况、各校学子对齐鲁文化的了解认知情况,以便因地制宜的为齐鲁文化的传播提新的建议。

了解文化根源

6月25日实践队成员开展第一次线下会议,经过讨论最终确定齐鲁文化传播社会实践主体。通过网上资料的查找、结合自身所学、并向老师请教,我们了解了齐鲁文化的根源。齐鲁文化有三个来源,其远源是东夷文化,近源是周文化,夏、商文化则介乎二者之间,它们都对齐鲁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早在东亚文明开辟鸿蒙的时代,地处黄河下游的齐鲁故地就是当时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东夷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此后,又和中原地区的古羌人、古戎狄人相互融合,携手共进,共同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孔子曾在这里删《诗》《书》、修《春秋》、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三干,贤人七十二”,遍布全国各地。齐鲁学风,弥漫华夏。由于孔教文化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因而历代王朝,无论是汉族地主阶级专政的所谓正统中原王朝,还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建立的各式王朝,无不以“尊孔崇儒”为宗旨,从而使得曲阜终于成为文物荟萃之地。今日依然辉煌壮丽的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不仅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文化的珍宝,更是齐鲁文化的骄傲。

初探高校文化

在暑假中,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了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莱西第一高级中学、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初级中学、青岛西海岸新区弘文中学等各山东高校,进行校外采访和问卷调查。在我们的采访者中有高校的学生、有来接学生的家长、有在校任职的老师、有学校门口的安保人员、也有经过学校门口的路过人员。对于我们所问的:“您平常会和家人朋友讨论文化的话题吗?在生活中你阅读关于齐鲁文化的书籍吗?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科技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你感觉我们的齐鲁文化发生的变化大吗?”等各种或深或浅的问题,我们的得到了许多不同的回答。

文化现象解析

将我们采访所听与问卷填写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我们可知即便是从不讨论文化有关话题的人,对齐鲁文化也有一定了解,这体现了出我们齐鲁文化的普及和传播的广度及深度,也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对文化的重视。我国一直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强国的内涵认识,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不断深入向前。通过我们的了解,我们发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对于齐鲁文化形式、齐鲁文化传播形式的认知还比较固有和片面。这也体现出我们所作的文化工作的缺口和漏洞,那就是文化创新,对文化创新的传播力度不够。

创新文化发展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齐鲁文化想要像源头活水一样不断散发出生机与活力,就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推动齐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思想营养和实践智慧、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化基因,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下去,传播开来。我们要让人们知道,阅读儒家经典、走访文化遗址、聆听文化讲座是传播文化、体味文化,欣赏如《唐宫夜宴》、《水月洛神》等国风舞台、创造使用国风产品也是在享受文化,活用文化,近距离感受文化,也是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传播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体验红军一天,感悟红色精神
7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青马工程实践团在井冈山市茨坪镇源头村开展了自做红军餐、重走红军挑粮小道等特色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重走小道、红色寻访等多样形式,切身体验红军生活,传承“井冈山精神”,感受跨越…
以国学育幼童,播撒人文关怀
以国学育幼童,播散人间关怀,国学经典对于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都有极大裨益。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指导精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燃烧青春,奉献力量”…
坚定信念,永远向前
(通讯员:杨艳)7月18日,今天是我们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结束日,不知不觉中,时间就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今天早上依旧是比较晚起来,吃个早饭然后规划一天的工作。但是除了今天的心得外,我们应该是没有什么其他…
三下乡的最后一天(冯文慧)
三下乡的最后一天(通讯员:冯文慧)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最后一天了。虽然是最后一天了,但是该完成的工作还是要完成的。今天我的工作还是发新闻稿,但是可能量比平时的多,毕竟是最后一天了,我们还是…
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通讯员:陈梓豪)7月18日,是我们三下乡的第15天。“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故居人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是要注重修养…
传承齐鲁文化,铸造时代精神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1日电(通讯员曹梦莹)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我省关于“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的…
相信还能再次相遇
(通讯员:龚海祺)7月18日,是我们三下乡的最后一天,我们在这1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过程中,有开心,有困难,有不舍等等,我们也收获了许多。在线下,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天真活泼无时…
传文化,燃薪火
通讯人:(黄文曦)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下乡促成长(田伊颖)
(通讯员:田伊颖)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自…
二师学子三下乡:奋发青春意气,激扬支教风华
为深入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响应党的号召,7月18日上午,于仙桃市剅河谢场村进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