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宝地——湖工商学子暑期三下乡赴永安镇西湖谭村调研 7月5日上午,湖南工商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于经管楼报告厅进行培训。中午,“青春知行”社会实践团队出发,赴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西湖谭村对于土地入市制度进行实地调研活动。 近年来,随着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改革,2016-2021年,西湖潭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不足3万元升至200万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探索西湖潭村由“薄弱村”变“集体经济强村”的奥秘,“青春知行”三下乡队伍来到永安镇,实地走访西湖潭村,跟随当地村委工作人员参观了集体经营性展示馆,深入了解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制度。 盘活荒地,走向富裕 走进西湖潭村,碧空如洗,微风蝉鸣,林木葱茏,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村民描述,村里原来到处都是荒地,每亩荒地的租金才45元,而今荒山变为宝地,每亩土地的租金加上分红直接涨了一百多倍。那么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队员采访了村委会工作人员,据介绍,自2015年浏阳市被确定为全国三十三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新市区之一,西湖潭村顺应政策及产业需要,通过土地入市制度振兴永安经济,盘活土地资源。 参观集体经营性展示馆可以看到土地入市制度带来的杰出成就。2017年以来,在永安镇党委政府的主导下,搭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东风,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公司+村民”的发展模式,创建了“两入两统两保”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新模式,土地入市,农民入股,同时确保了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经营者所有。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带动村庄集体经济发展。 入驻带就业,出租促增收 西湖潭村土地集体入市后,许多企业入驻,项目赋能产业振兴推进村企融合。 产业项目给村民创造了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村委会工作人员带着队员们参观过程中了解到,自项目建设以来,随着务工人员增多,周边已新增多家超市及餐馆,更有许多本地村民将自建房进行出租,实现增收。 村里精准扶贫户也受益实现脱贫。根据介绍的三口之家的贫困户,映射出土地入市制度,企业入驻的巨大优势。此户人家有一亩多的林地,是在这个项目内的,一年的租金近五千七百元,其次他的自建房出租给这些打工的人务工的人员,一年租金达三万元,妻子还在这个园区新城小区里面工作,每月有三千元的收入,粗略来算,企业入驻项目给这个家庭创造了六到七万元的年收入。 建美丽屋场,旧屋换新颜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细心地发现,村里有许多非常极具田园特色的房屋,这些房屋是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契机,全面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建设有湾里屋场等特色屋场。 这些屋场干净整洁富有特色,引人注目,展现出西湖潭村美丽宜居,和谐安宁。为进一步推进西湖潭村的村容村貌建设,还组织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同时义务成立有巡逻队,为美丽文明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通过一天的调研采访,目睹西湖潭村发展的“面目一新”,队员们感慨颇深,永安镇西湖潭村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曾经的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乘势发展搭上了乡村振兴的顺风车,摇身一变,崛起为集体经济强村,秘诀就是抓住了土地入市制度改革的好机遇,现已成为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长沙市文明村。 荒山变宝地了,村民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活了,日子自然也就变红火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94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社会想要发展,就不可能一成不变,乡村想要振兴也是如此,必须革故鼎新,吸取以往之精华,加以创新改造,才能创……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几年来,城乡差距一直在缩小,但终究有着一定的距离,虽然在全国许多乡村都已经改头换面,全面脱贫,但是要达到城市的水平还需要不少的努力。想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保证村民们的……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奔赴小康生活,过上好日子,就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时代在发展,近些年来,国家致力于乡村振兴,颁布了与之相关诸多政策……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仓廪实,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由我国宪法确立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环境卫生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直接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需要整体规划……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良种对粮……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指出:"要突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
金芮萱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