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走绿色发展道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刘锴锟

作为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辛庄镇的“水盘芝麻糖”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全国范围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2022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探‘富’之眼”实践队队员来到这个充满麦芽与芝麻的村庄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队队员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一家芝麻糖坊,坊主刘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坊主带领我们来到他所在的糖坊。通过采访,队员了解到,水盘村的芝麻糖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就有记载。据记载,一逃难者来到水盘与人佣耕。秋收过后已至农闲,因感东家对其不薄便将祖传绝艺以实相授。因其香甜酥脆风味独特,一问世便誉满招远、龙口、莱州三县。那个年代,芝麻糖比山珍海味还受人追捧,故有“一斤糖十斤粮”之说。后来此人被其族人诱骗回家石沉海底,而其祖传绝艺便留在了水盘。由于芝麻糖天越冷越酥脆的特点,其最早只在冬闲时节才开始制作。近200年的光阴里,村民不断改进和传承,把村庄做成了地理名牌,成为远近闻名的芝麻糖之乡。现在水盘村内一共有23家糖坊,村内将近十分之一的人从事相关职业,水盘芝麻糖已经百年,流传至今,仍沿用传统手工作法:用小麦芽和玉米面,历经八道工序(发酵、熬糖、炒糖、抻糖、割糖、炒芝麻、粘芝麻、包装)做成好吃的芝麻糖。首先要将玉米细磨成面,加大量水煮透。煮沸后加入麦芽,入淋缸加温过滤,糖糟留于淋缸内,糖稀便被提取出来,此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后将糖稀入锅重新翻炒,令水分耗干,形成原糖,原糖高温后经手工上、拉、递、扣等几道工序做成糖坯,遇冷后凝固形成糖板。最后糖板回锅遇蒸汽使表层软化,放入炒熟的芝麻中,将芝麻蘸匀后取出冷却,整套工序完毕约30余工时。纵观整套工序,芝麻糖完全经过高温,无毒无菌。但水盘芝麻糖无添加剂、防腐剂仍能常年不变质,乃真正的绿色天然放心食品,故而久负盛名。

实践队队员跟着刘先生来到一所塘坊,坊内雾气缠绕,坊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完成芝麻糖制作工艺中的割糖,实践队队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帮助完成割糖工序。据工作人员所说,水盘芝麻糖不仅在招远本地畅销,在省内外、全国各地都享誉闻名,甚至畅销海外。在生产旺季,整个园区每天能出产芝麻糖5000多公斤,每年售出芝麻糖约500吨,但此产量仍然供不应求。队员发现塘坊内每个包装芝麻糖所用的盒子上都写着“水盘芝麻糖”五个大字,每个包装上还有二维码。原来,为了使广大消费者品尝到正宗的水盘芝麻糖,也便于加强对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的监管,招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生产者探索施行了食品安全二维码管理,给水盘芝麻糖贴上专属的“身份证”,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芝麻糖上的二维码就能查阅到芝麻糖的生产相关信息。实现了小作坊食品“扫一扫”,食品安全信息全知道。

实践队队员离开糖坊,前往水盘村委会了解水盘村的经济发展情况,沿途可闻到村内散发着的芝麻香气。水盘村委会刘书记告诉实践队队员,曾经的水盘村十分贫穷落后,后来有一位村民认为芝麻糖这一产业可以带动村内的经济发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水盘村委会和辛庄镇政府的帮助下申请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请批复成功,水盘芝麻糖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村委会也采取了扶贫助农、环境整治、增设基建等一系列脱贫攻坚措施,让芝麻糖的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目前,园区内23户芝麻糖加工户全部办理了营业执照和食品小作坊备案证,每一户的墙上都公示了食品安全信息,建立健全了日常监管档案,所有从业人员全部持健康证上岗。按照“淘汰一批、整改一批、提优一批、升级一批、集中一批”的工作思路,整改或关停了部分卫生脏乱差的业户,建立了一系列食品生产加工和园区管理制度,在园区内实行原材料统一购进、统一管理,专业检测机构定期进行检验检测,对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予采用,从源头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倾力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在水盘芝麻糖的经济效益下,周边村的经济也被慢慢带动起来。2019年10月,招远市辛庄镇入选“中国百强镇”,这当然少不了水盘芝麻糖的功劳。现在,正在建设的潍烟高铁将在辛庄镇境内设站,相信水盘村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2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江苏师范大学”云上实践,苏师助力“云宣传活动
中俄学院的李勤同学为“寻访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参与了“云团课宣讲学党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一起寻找红色革命记忆,传播与弘扬伟大革命英雄精神,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对于党思想…
回首悠悠三十年 乡土整治万千变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基在于实现乡村振兴。为加深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了解,曲阜师范大学“探‘富’之眼”实践队队员于…
看好书,品书之精华
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赋予我们的规劝和慰藉,质同金玉,价值无量。为此,我们…
探扶贫政策,走小康之路
为真实贴切地了解脱贫事业,曲阜师范大学“探‘富’之眼”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月15日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祝阿镇古城苑社区实地探访部分村民,就扶贫话题向古城苑社区村委会宋传峰书记进行访谈。在村委书记宋…
社会实践 | 传文庙千年历史,宣言子政德风尚
常熟,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处处流淌着芬芳古韵,源远流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涵养民众为政之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外国语学院陈杰奥,徐子怡,姚宇兰和钱恺妮四名同学组成“传言…
社会实践 | “鹏程万‘理’,志成筑梦”赴盐城伍佑中学招生宣传实践
鹏程万“理”,志成筑梦1月22日,由来自外国语学院的陈垚同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张扬翎、陈烨、陈星宇同学,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的陈莹同学和机械工程学院的许广学同学组成的“鹏程万‘理’志成筑梦”实践团赴…
筑梦青春百年,赓续红色基因
为了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我校组织了这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筑梦青春百年,赓续红色基因”,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身的国家使命感和认同感。在这次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走访身边…
中南大学学生走近吉林蔡家村,共明乡村振兴志
14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22年的寒假,疫情依…
社会实践 | 虎年送温暖,花样喜迎春
虎年吉祥虎年到!2021悄悄过去,又是一年迎新春!我校学生寒假期间在各地积极参与各项志愿迎新活动,宣传弘扬了春节文化,给当地增添了不少年味。新春活动:手写春联风花雪月新年临近,入冬寒意随风吹进,千…
社会实践 |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新元肇启,万象更新;日迈月征,朝暮轮转。2022年就在第一轮旭日中到来了。寒假期间,外国语学院学子虽身处各地,但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或赴红色场馆参观,重走当年征程;或到服务行业兼职,体会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