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丰中华之韵,探非遗之美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丰吴地之韵,探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中华民族的“非遗文化和精神”如同静静水流,

悄悄地融入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这个寒假,外国语学院的学子们去到多个地方

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语实践

非遗的文化和魅力具有多样性,为更好的从多方面去理解传承非遗文化,经典译站组织了探寻非遗之旅,利用双语优势传承中华文化,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15名学生党员组成了“丰吴地之韵,探非遗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团,探索江苏苏州的非遗文化。本次实践同时也是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的一次党日活动。

虞山派篆刻艺术馆

一笔篆刻,朱白对比。

参差相间,典雅和谐。

用巧不过于妩媚,

用拙不流于怪野。

1月13日上午,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团的成员们在虞山印派的邵宁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虞山派篆刻艺术馆,而后,邵宁老师为大家介绍篆刻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以及文字的演变过程。其次,邵宁老师亲身示范篆刻过程,并鼓励同学学习制作。最后,邵宁老师介绍了虞山派的起源与传承

实践心得

贝贝(英师191班):通过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我对于常熟非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深入地了解了虞山印派及篆刻的相关知识。我从中感受到了传承的魅力,篆刻是常熟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弘扬下去。英师191班的贝贝同学将场馆的陈列一一介绍,用英文讲述了虞山派的故事。

民以食为天——常熟叫化鸡

而后,在1月16日,实践团队成员又来到常熟叫化鸡传人周爷爷的家中。叫化鸡传人周爷爷给团队成员介绍了叫化鸡的来历及起源。学习了一些叫化鸡的基本知识后,成员们开始体验做叫化鸡。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在传承人细心讲解和示范下,小组成员成功做出了叫化鸡。

实践心得

盛毅倩(英师193班):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通过爷爷口述的小故事,我知晓了常熟特产叫化鸡有趣的由来。在周爷爷的讲解示范下,我也了解了叫化鸡的制作过程、悟得了精研美食的不易。每一项非遗,都是先人留下的不可复制的瑰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传承非遗文化和精神是我们的责任所在!英师193班的盛毅倩同学首先讲述了叫化鸡的来历和起源,然后介绍了叫化鸡的具体做法(英汉解说)。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1月19日下午,实践团队成员又前去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探寻非遗之路。英师183班的陆妍同学和德语191班的夏旭同学讲述木刻年画和剪纸的起源以及制作过程(英汉解说)。成员们进入非遗馆进行非遗文化体验项目。团队成员主要体验了木刻年画剪纸两个项目。团队成员各自选择喜欢的图案进行年画制作。团队成员在剪出雏形后,还需要用到刻刀细细雕琢,使之成为一副完整的作品,通过今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从剪纸和木刻年画的制作中感受到古人智慧。本次社会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机结合,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唤起广大师生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使大学生成为“非遗”传承的生力军。

聆听:“宫商角徵羽”民族音乐文化

芦笙含风满簟花,

出门葭菼川麻麻。

玉屏箫笛

清音舞伴瑶池。

凯里芦笙节

2022年1月16日,外国语学院日语192班的文菊花同学前往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亲身参与到芦笙节之中,听着优美的芦笙,看那些盛装女子琳琅满目的装扮,让人不禁感到赏心悦目。大家围成一个圈重复地跳着动作,乐此不疲。一圈又一圈,银铃声、芦笙声、铜鼓声自成一派,各有特点却又意外地十分融洽。

在这次探访中,日语192班的文菊花同学感受到了当地人们对传统文化节日芦笙节的重视,让后代们不会在社会的发展中忘了芦笙节的美好,将这份民族情怀传承下去。

玉屏箫笛

而同样在贵州,日语203班的巨丽丹同学的家乡,玉屏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在玉屏,箫笛制作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一直持续至今。正因如此,玉屏被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的称号。

在实践过程中,日语203班的巨丽丹同学认真地了解了箫笛背后的历史,也走进箫笛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更是向箫笛世家的老师傅请教了许多关于箫笛的问题和演奏方法。在切身了解和体验过程中,日语203班的巨丽丹同学油然而生对于家乡,对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深刻认识到了家乡和箫笛这些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体验:巧手来刻纸,非遗遇上冬奥

剪纸对联红艳艳

吉祥快乐到身边”

刻刀剪纸艺术

刻刀剪纸是一种用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英师211班的贾奕涵同学认真学习刻刀剪纸艺术。

在实践过程中,英师211班的贾奕涵同学在老师的教导下熟练了刻刀剪纸的步骤,亲身感受刻刀剪纸艺术的魅力,运用刻刀剪纸艺术助冬奥迎寅虎。在切身体验过之后,英师211班的贾奕涵同学意识到刻刀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艺术,应该去传承它,并发扬光大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2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 | 青春正当时,携手赴远方!
青春正当时,携手赴远方!“爆竹声中一岁除”,新年即将来临,外院学子们都已归家。身为新时代青年的他们,寒假期间在家乡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服务他人,探寻当地红色文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响应国家号召,…
社会实践 | 筑梦冰雪,相约冬奥
喜迎冬奥,虎虎生威今年寒假,恰逢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召开,春节的爆竹声未落,华夏大地就已经迎来了冬奥的开幕式。北京也因此在零八奥运之后成为全球首个承办冬夏两届奥运的城市。这一盛事为许多因为疫情…
积极扫雪,路路畅通
强降雪引起校园出行不便,学生干部进行扫雪行动…
爱心守望,风雪同行
强降雪引起的积雪带来出行不便,学生干部进行扫雪行动…
扎根一层,投身实践
自2月5日起,“他们真的好会”实践队开始了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扎根基层一线,投身发展前沿。队员分别前往了各自所在社区,由社区工作人员安排进行社区服务。本次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是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
深挖当地特色产业,助推乡村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实现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为深入了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旅游业,曲阜师…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一、实践的目的做为一个很快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利用寒假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参加这次裕华区团委组织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各方面见识,增强素质水平,更多的接受各方面…
聚焦农村双减,探寻落实情况—曲园学子守护梦之队第一次线上会议圆满举行
多彩大学生投稿聚焦农村双减,探寻落实情况——曲园学子守护梦之队第一次线上会议圆满举行2021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双减政策——一是减少孩子课后作业负担,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为深入了解农村双减政策落实…
曲园学子深入农村——调研实践感悟
曲园学子深入农村——调研实践感悟2021年九月,双减政策正式落地,而在双减政策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寒假,它的落实情况是怎样的呢?2022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守护梦之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关…
协力同心,穷波讨源——守护梦之队第二次线上会议顺利召开
曲阜师范大学寒假实践小组“守护梦之队”寒假线上线下实践访谈已结束。根据队内各小组的实践情况和产生问题,守护梦之队于1月22号下午20:00到22:00在腾讯会议进行了线上第二次会议。图为守护梦之队线上会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