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江苏学子三下乡:走进泥人世界,寻觅非遗韵味

来源: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文旅学院 作者:许霏

为了解惠山泥塑的渊源,领略非遗文化的深邃魅力,体会扎根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工匠精神”的传承,2021年7月19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锡韵”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无锡市中国泥人博物馆及惠山泥人厂旧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泥人博物馆于2011年12月正式落成开放,展陈面积达到一万四千万米,标志着中国泥人最高殿堂,给惠山泥人乃至中国各地域泥人有了一个展示、交流、宣传的平台。这里可以说是中国泥人集大成的展示,例如泥人的起源历史传承,泥人的流派及名家,还有生产制作过程等都介绍地清晰简要。

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中国泥人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一层大厅灯光比较昏暗,有效的突出了泥塑背光景色。通过不动的泥人与变幻的灯光布景,营造出光影交错的环境。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泥塑环形门道立于二楼入口处,门道上镶嵌着全国各地代表泥人彩塑,加上灯光的配合,大有泥人发展从黑暗中走向光明的意思。橱窗中,含情脉脉的少女、慈眉善目的老寿星、怒发冲冠的张飞……各色展品栩栩如生、细致入微,连人物的发丝、皱纹、经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令实践团成员不禁发出阵阵惊呼。更有“霸王别姬”、“蟠桃会”、“武松打虎”等故事性泥塑作品,仿佛故事就在眼前演绎,让人目不暇接。

博物馆中最大的展厅当属惠山泥人厅了。惠山泥人艺术土生土长于民间,几经沧桑,历史悠久,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山泥人选用的泥土十分讲究,选用的是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这种黑泥质地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极佳。”讲解员一边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一边介绍道。惠山泥人传统工艺极为复杂,其制作全凭艺人用手捏塑,搓、揉、挑、捏、印等,简直就是“十八般武艺”。而且光捏泥塑并不算完成作品,实践团成员发现博物馆里大大小小的展品都色彩鲜艳,各个展品大到服饰、小到花纹耳饰都要上色,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出现最多的是笑容可掬、墩憨厚实的“大阿福”彩塑。“大阿福”这一造型的起源有很多传说,虽然充满了梦幻般的想象和虚构,但也给惠山泥人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其中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名叫“沙孩儿”,他们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用惠山黑泥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具有镇山驱兽、避灾辟邪的象征意义。

“不瞒你们说,现在来泥人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少了,民众对惠山泥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低,惠山泥人的发展大不如前了。”讲解员有些惭愧地向实践团讲道。此次实践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到衰退的非遗文化,实践团成员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绵薄之力,让更多人关注到惠山泥人,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匠人工艺。

结束了泥人博物馆的参观,实践团成员前往惠山泥人厂旧址体验亲手制作惠山泥人。实践团成员选择自己的生肖捏制。在捏制的过程中,老师也跟实践团的成员谈到,随着国家进入现代化,很多的手工艺都被机器所替代,传统流传下来的古老手艺,也在逐渐失传。老师说他本着对古老传统的传承,希望不仅能够把老房子留下来,也能把老手艺留下来。但如今手艺留住了,传承还是一个大问题。其实制作泥人获得的收益是不高的,而且制作过程也很辛苦,现代的一些年轻人很少会选择这样一项工作。谈到这些,老师语气充满了遗憾,表情也十分凝重,仔细看可以发现,他的眼眶有些湿润了。实践团成员相视无言,但内心更加坚定了弘扬非遗文化的信念。

在老师的指点下,实践团成员捏的生肖胚胎渐渐成型,将泥塑阴干之后给其涂上鲜丽的色彩,最后刷上清漆,以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使作品光鲜亮丽。亲身实践,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方才感知到制作工艺的复杂和匠人背后付出的辛勤汗水。

惠山泥人艺术历经四百年的沧桑岁月,如今娓娓道来,言之不尽、意犹未尽。手艺传承者们锲而不舍的努力,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完备、继续传承。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实践也是感概万分,立志要让非遗文化被更多人所知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行胜于言 实践出真知

光阴荏苒,珠流璧转之间,为期七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本次活动极大的开拓了实践团成员的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实践能力。7月18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青春烛梦 爱心护航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全面普及食品健康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月17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以青春作伴 助乡村振兴

近年来,火热的电商直播正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风景线。为进……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知行合一践初心 服务群众暖人心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社会关注独居老人身心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群防诈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七彩守护 助力儿童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促进儿童成长,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暑假生活,7月14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乡村振兴实践团和当……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镌历史画卷 筑青春华堤

以专业学科特色为依托,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帮扶乡村振兴发展,为同学们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拓宽就业渠道,7月13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王雪丽老师和杨欣老师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走近千年箕地 感受文化底蕴

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振兴白燕 燃梦起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长知识、增本领,7月……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我们青年有担当--共创绿金淮北
大学生网报淮北7月14日电(通讯员张露露)7月14日早9:00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于海宫社区开展了“共同创造美好环境”的活动。活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指导,贯彻淮北市“绿金…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缅怀先烈忆苦思甜”活动
为更好理解、学习与弘扬孔繁森精神,坚定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积淀强大力量。6月26日,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6、8、9班“红色正直好青年”服务队共同前往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青岛大学生进南里,挖掘乡村红色文化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以“挖掘红色故事,学习百年党史”为主题赴青岛地即墨区的实践服务团,先后于2021年6月11号和7月14-15号在即墨区店集镇南里村开始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前期的准备与走访调查我们来到…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提升青年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调动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5班志愿服务队于7月30日至8月13日在各成员家乡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志愿者田倩榕积极响应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机…
长安大学学生前往哈尔滨地铁3号线,学习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铁在我们的出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方便,迅速,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铁路的现代化的全面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学生张宇阳前往哈尔滨…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寄出一份爱心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
为了给留守儿童更好的关爱,增强大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4班志愿服务队于七月底至八月中旬举办“寄出一份爱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服务队分别在聊城、阳谷、临清三个地方展开活…
新能源学院“新”同能源律动实践队开展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地调研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节能低碳使用,为了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8月4日至5日,新能源学院“新”同能源律动实践队的队员们先后来到青岛海信公司和中德生态园展开实地调研活动。8月4日,“新”同…
“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开展特色课程+了解藏族文化
手工课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由团队成员邵威龙担任主讲。针对“有趣的吊饰”课题,邵威龙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运用剪、对折、粘贴进行有目的的排列;在比较中感受民间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山东大学“学习四史,葆有初心”团队多方途径展宣讲,永担使命显初心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为更好地进行“四史”教育,让更多的人民去接触了解“四史”知识,山东大学“学习四史,葆有初心”团队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活动。同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学好“四史”…
“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开展素质拓展课
人文地理课由团队成员付英旗主讲,意在拓展学生地理知识面,提升学生地理素养。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付英旗主要介绍欧洲的基本情况,他就欧洲的人口、种族、民族、宗教及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