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下乡有感:我们所怀恋的那块土地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法学 作者:wolf

农村宅基地是保障农村居民有所居的土地基础。解决宅基地问题对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体的土地权益、调整土地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月13日,我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心夏乡”团队,来到了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沿山村,调查乡村闲置宅基地的利用情况,怀恋我们所怀恋的那块土地。

沿山村,是我留下了童年的地方。小时候父母外出,我就跟随我的姨妈,在沿山村度过我的童年。小时候,那里有很多朋友,不怕热天的烈日炎炎,也不怕凉天的瓢泼大雨,只一声吆喝,就赤着脚丫子在那块土地上追闹。我走进沿山村姨妈的老家,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只不过已经长满了杂草,瓦片破碎。我踩着杂乱不堪的荒草,看着早已消失不见的梁头,发现断垣残壁仍寂寞地被钉在颓废的墙基之上,那满眼破败的凄凉让我不忍直视。可我明明感到这被遗弃的不是老宅基地,而是我那永远也回不去的童年。

姨妈说,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了。大家都买了近郊区的地皮,将房子迁了出去。现在村里大部分都是些老年人,守着老旧的老屋和宅基地,一天又是一天。曾经,搬离村庄是村里人的奋斗目标,但当真的离开之后,却怀念那既朴实又满怀希望的时光。农村老房子作为几代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物质匮乏时代的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从前我也讨厌住在乡村的老房子,讨厌一下雨就泥泞的泥巴地,讨厌隐藏在树林里成群成群的虫子,而现在我讨厌的都是我所怀恋的。

在村中走访的时候,我问到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孤苦伶仃一人在村中生活,我问她为什么不搬出去和儿女们一起住?老奶奶说,习惯了村里的生活,过不惯城市中的快节奏生活。自己在家门口的小庭院种种菜,晚饭后在村子里溜溜狗,和几个老友闲聊八卦,更有烟火气。更重要的是叶落归根的念想,若是和儿女们一起,村中的宅基地就要卖掉,这是老奶奶难以割舍的对宅基地的情怀。因为老屋倒了,便再没有安慰和寄托,连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都会渐渐淡去,只能把老屋深深地埋在心里。老屋情结,在每个人的心中,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里,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有思想就有老屋情结。你住过的地方,生活过的地方,离开了,就会想念它,这就是老屋情结,这就是乡愁。

乡下建的是一个情结,一个关于“根”的情结:把根留住。

是啊,宅基地是我们的根,尤其对老一辈人来说,他们一辈子在宅基地上生长,生于那片土地,这是他们难以割舍的情怀。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很多人通过学习或者其他的方式离开农村生活,村子里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永远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更是寄托着一份对先人的思念。这里不仅仅有回忆和眷恋还有祖辈留下来的宅基地,这些宅基地被作为遗产一代一代的传承着。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骨子里满满的都是浓郁的乡土情怀。生于斯,长于斯,童年里乡村生活的记忆总是像生了根一样,午夜梦回也总是梦到乡村的童年生活片段。老话说水有源树有根,乡村就是农村人的根。落叶归根是多少外出求学打工游子的真实想法,但现实是乡村沦陷,故乡消亡,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根,还能感受到那浓郁的乡土情怀吗?(通讯员 饶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9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一片‘兵’心永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
8月16日,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邱凌教授指导的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片‘兵’心永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实践团队成员,在北戴河西山街道社区进行了实践宣讲。该团队实践…
山东大学新传学院“一片‘兵’心永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宣讲实践团队开展宣讲活动
8月16日,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邱凌教授指导的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片‘兵’心永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实践团队成员,在北戴河西山街道社区进行了实践宣讲。该团队实践…
湖北学子三下乡:深入探究天河口村宅基地利用困境
进入到2021年之后,国家明确指出将会深入推动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并保障农村居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为深入了解当下乡村村民们的宅基地利用困境与难题,在6月1…
将昌荣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作为一位兴化本地人,一直以来,我就耳濡目染听说了许多严昌荣烈士的红色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兴化团市委组织的红色青年旅游活动,在活动中,我了解学习到了很多兴化本土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其中…
“三下乡”义务普法,让法律走近每个人
全国“八五”普法教育,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新一轮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在过去20年里,全民普法教育在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正在为构建和…
乡村振兴宅基地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
进入2021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成为下一个发展的着力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中关键的一环就是推动宅基地改革。早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构想在乡村振兴…
通大学子三下乡:昌荣精神进社区,我们永远在路上
7月21日,为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命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昌荣文化,学习昌荣精神,南通大学昌荣红色实践小队走进了兴化市昭阳街道文林社区,开展“…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实践团赴金龙湖社区进行社区服务
为服务社区建设,探寻英雄足迹,同时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中国矿大“行走中的红色思政金课”暑期社会实践百人研学团于7月26日在韦胜怀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金…
湖北汽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宅基地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
进入2021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成为下一个发展的着力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中关键的一环就是推动宅基地改革。早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构想在乡村振兴…
通大学子三下乡:入党初心恒未变,昌荣精神永流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命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昌荣文化,学习昌荣精神。7月24日,南通大学昌荣红色实践小队来到兴化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拜访红色…